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59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包括壳体、截止阀、第一密封圈、单向阀、弹簧。壳体内形成相连通的阀体腔室和弹簧腔室;截止阀设于阀体腔室内且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连通形成通道;第一密封圈设于阀体腔室内,当接头未装配时第一密封圈与截止阀贴合;单向阀设于阀体腔室内,单向阀具有单向阀片,单向阀片可滑动地设于出口一侧以打开或者遮蔽出口;弹簧设于弹簧腔室内,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壳体,弹簧形变时的另一端与单向阀或截止阀抵接,弹簧复位时带动截止阀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避免接头断开时出现燃油泄漏,同时进行泄压,阀组件设计可节约空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油油管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完成热试试验后,燃油管一端连接燃油导轨,一端为断开状态,常规接头容易发生燃油泄漏问题。为避免发生此问题,需要开发带有截止功能的接头,从而避免燃油泄漏。停止供油后,燃油快速回流到油箱会产生噪音,且反向高压可能损坏接头。但若要同时解决燃油泄漏与高压破坏接头问题需要分别串接两个零部件从而导致分零件数量的增加,以及泄漏点、生产成本都会增加,而且整体体积增大不方便布局。故需要专利技术一种不需要增加零件即可以同时解决燃油泄漏、燃油回流时高压破坏阀体问题的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将不同功能的两个阀体集成到一个接头内部,实现在减少零件数量节约成本的同时解决燃油泄漏、燃油回流高压破坏阀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相连通的阀体腔室和弹簧腔室;截止阀,所述截止阀设于所述阀体腔室内,所述截止阀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连通形成通道;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阀体腔室内,当接头未装配时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截止阀贴合;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于所述阀体腔室内,所述单向阀具有单向阀片,所述单向阀片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出口一侧以打开或者遮蔽所述出口;和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弹簧腔室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弹簧形变时的另一端与所述单向阀或所述截止阀抵接,所述弹簧复位时带动所述截止阀复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截止阀的侧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通道的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与所述进口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进口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截止阀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单向阀片具有中空延伸部,所述单向阀还具有单向阀支架,所述单向阀支架包括阀座和卡紧部,所述阀座前侧中间位置有圆柱凸起轴并与所述中空延伸部配合,所述卡紧部有多个卡爪且圆周均布于所述阀座外缘,所述卡爪的末端固定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单向阀片轴向活动于所述截止阀末端与所述阀座前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阀座后侧抵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口为平面,所述平面开设有限位孔及导通孔,所述中空延伸部径向固定于所述限位孔,所述单向阀片可覆盖所述导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口套设有密封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体腔室内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固定于壳体上且靠近阀体腔室入口处,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安装有隔离环,所述第一密封圈材质为氟橡胶,所述第二密封圈材质为氟硅橡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单向阀支架之间安装有隔离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通孔有若干且均匀分布于所述限位孔四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向阀片为弹性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单向阀、截止阀、弹簧、第一密封圈的共同作用,避免在热试验结束后,两个接头断开导致燃油泄漏。(2)通过在截止阀上开设泄压孔,可以在燃油快速回油箱形成反向高压的时候,进行泄流,泄压。(3)将单向阀、截止阀集合到一个快插接头中,节约了空间,减少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的已有结构剖面图,接头未装配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的已有结构剖面图,接头装配后状态;图3为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的外观图;图4为截止阀的立体图1;图5为截止阀的立体图2;图6为截止阀的正视图;图7为截止阀的右视图;图8为单向阀的立体图1;图9为单向阀的立体图2;图10为单向阀的剖视图。标号说明壳体1第二密封圈2密封环3隔离环4第一密封圈5隔离环6截止阀7泄压孔71限位孔72导通孔73进口74出口75环形凹槽76单向阀8单向阀片81中间开口811中空延伸部812固定帽8121单向阀支架82阀座821卡紧部822卡爪8221卡钩8221a弹簧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3所示,其表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如图1所示,该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包括壳体1,壳体1内形成相连通的阀体腔室和弹簧腔室。阀体腔室内置有截止阀7、密封环3、第一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2、隔离环4、隔离环6、单向阀8。如图4、图5所示,截止阀7有进口74及出口75,进口74与出口75间形成通道。如图6所示,截止阀7的侧面开设有连通至通道的泄压孔71,如图7所示,出口75为平面,该平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限位孔72,限位孔72四周均匀分布有导通孔73。如图5、图6所示,截止阀7外壁设有环形凹槽76。如图1、图2所示,密封环3套设于截止阀7的进口74处,使得在两个接头装配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并使得两个接头接触时密封性更佳。且密封环3开口大小可与截止阀7进口74大小相一致,使得液体可以更顺畅地流入截止阀7。如图8、图9所示,单向阀8可包括单向阀片81与单向阀支架82两部分。单向阀片81可以覆盖导通孔73,单向阀片81可为氟硅橡胶材质,发生形变时能更好的贴合截止阀7,达到最好的密封效果。如图10所示,单向阀片81远离单向阀支架82一侧中间开口811且向外延伸形成一个中空延伸部812,中空延伸部812可通过端部形成固定帽8121,固定帽8121安装固定于限位孔72,也可通过套设环形圈将中空延伸部812固定于限位孔72,以此限制单向阀片81的径向运动。所述单向阀支架82包括阀座821和卡紧部822,阀座821前侧中间位置有一个圆柱凸起轴用于与单向阀片81的中空延伸部812配合,卡紧部822有三个卡爪8221圆周均布于阀座821外缘,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相连通的阀体腔室和弹簧腔室;/n截止阀,所述截止阀设于所述阀体腔室内,所述截止阀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连通形成通道;/n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阀体腔室内,当接头未装配时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截止阀贴合;/n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于所述阀体腔室内,所述单向阀具有单向阀片,所述单向阀片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出口一侧以打开或者遮蔽所述出口;和/n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弹簧腔室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弹簧形变时的另一端与所述单向阀或所述截止阀抵接,所述弹簧复位时带动所述截止阀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相连通的阀体腔室和弹簧腔室;
截止阀,所述截止阀设于所述阀体腔室内,所述截止阀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连通形成通道;
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阀体腔室内,当接头未装配时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截止阀贴合;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于所述阀体腔室内,所述单向阀具有单向阀片,所述单向阀片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出口一侧以打开或者遮蔽所述出口;和
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弹簧腔室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弹簧形变时的另一端与所述单向阀或所述截止阀抵接,所述弹簧复位时带动所述截止阀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的侧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通道的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与所述进口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进口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单向阀片具有中空延伸部,所述单向阀还具有单向阀支架,所述单向阀支架包括阀座和卡紧部,所述阀座前侧中间位置有圆柱凸起轴并与所述中空延伸部配合,所述卡紧部有多个卡爪且圆周均布于所述阀座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晶茹田永巍冀宝玮赵波禚娴娴王丽萍李宏杰李庆刚宫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亚大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