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润滑装置、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装置、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发动机工作时,摩擦表面之间以很高的速度作相对运动,使零部件工作表面迅速磨损,摩擦所产生的热量还可能使某些工作零件表面熔化,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因此需要使用润滑剂(机油等)对发动机进行润滑,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但是发动机不同的零部件需要的机油粘度也不相同。如凸轮轴、气门机构处于边界润滑、混合润滑区域,需要粘度较高的机油,来防止磨损;又如活塞组-曲轴组等需要较低粘度的机油,来降低摩擦。目前趋势是发动机尽可能地采用粘度低的机油来减少燃油消耗,一味的降低机油粘度,会带来异常磨损、机油挥发、干摩擦等问题,使摩擦磨损进一步恶化,无法满足发动机中不同零部件对不同粘度机油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装置、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发动机中不同零部件对不同粘度机油的需求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温度调控模块、第一连通管道、第二连通管道和油道;/n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容纳机油的空腔;所述第一连通管道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温度调控模块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将所述温度调控模块与所述油道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道与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的机油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道与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的机油出口连通;/n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用于对通过所述机油入口流入的机油进行温度调整以改变所述机油的粘度,并将温度调整后的所述机油通过所述机油出口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温度调控模块、第一连通管道、第二连通管道和油道;
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容纳机油的空腔;所述第一连通管道将所述壳体与所述温度调控模块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将所述温度调控模块与所述油道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道与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的机油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道与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的机油出口连通;
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用于对通过所述机油入口流入的机油进行温度调整以改变所述机油的粘度,并将温度调整后的所述机油通过所述机油出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控模块包括:加热子模块和冷却子模块;所述加热子模块,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的机油入口包括所述加热子模块的机油入口,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的机油出口包括所述加热子模块的机油出口,所述加热子模块用于对流入的机油进行加热;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的机油入口包括所述冷却子模块的机油入口,所述温度调控模块的机油出口包括所述冷却子模块的机油出口,所述冷却子模块用于对流入的机油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控模块还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加热子模块的入口,在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时,机油流入所述加热子模块;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冷却子模块的入口,在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时,机油流入所述冷却子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润滑装置还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或关闭,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控模块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基卉,陈新,黄旭,陈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