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加工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44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加工机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设有液压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有钻头,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还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信号接收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设有通孔,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的槽壁上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抵板,且所述抵板活动设置在通孔上,所述抵板的一侧胶合粘接橡胶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加工机床
本技术属于智能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加工机床。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程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要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钻头机床作为机床的一种,现有的钻头机床通常都是采用人工控制升降杆的下降,还有针对当不同材料进行钻孔作业时做不到针对材料的特性智能的采取不同的转速进行钻孔,导致现有的钻头机床的不具有智能效果。此外,在现有的钻头机床缺少对工件的固定装置,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移动,导致工件加工产生误差,降低了加工精度,不能满足加工的要求。由此可见,针对如何克服现有钻头机床通常都是采用人工控制升降杆的下降,针对当不同材料进行钻孔作业时做不到针对材料的特性智能的采取不同的转速进行钻孔,针对现有钻头机床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移动的问题,尚缺乏完善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加工机床,以解决如何克服现有钻头机床通常都是采用人工控制升降杆的下降,针对当不同材料进行钻孔作业时做不到针对材料的特性智能的采取不同的转速进行钻孔,针对现有钻头机床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移动的问题。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加工机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设有液压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有钻头,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还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信号接收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设有通孔,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的槽壁上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抵板,且所述抵板活动设置在通孔上,所述抵板的一侧胶合粘接橡胶套。进一步的,所述抵板的底面与所述通孔相接触,所述抵板底面积的大小大于通孔的大小。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有盖体。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底端设有三角形漏斗,所述三角形漏斗的底端设有收集车。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车的底端设有滑轮,所述收集车与所述载物台通过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分别与所述液压缸和所述旋转电机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液压伸缩杆控制连接,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钻头通过所述传动轴控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接收器与控制终端无线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其中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直径与所述凹槽的直径大小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在通槽的槽壁和抵板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抵板挤压弹簧产生弹力,通过弹簧的弹力将抵板很好的抵在待加工的工件上,实现了对工件的固定,避免工件发生滑动,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同时,根据工件尺度的不同来不同程度的挤压弹簧,使得该智能加工机床适合对不同尺度工件进行加工,实用性更强,抵板上胶合黏结的橡胶套,增加了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滑动的情况。2、本技术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控制终端的控制信号,在经过控制器的处理来操控液压缸和旋转电机的运转与否,使得智能加工机床不需人工操作。3、本技术通过盖体和凹槽的密封使得钻头在钻孔使产生的碎屑直接通过三角形漏斗掉入到收集车内部,在通过收集车与载物台的滑动连接使得收集车便于取出对其进行清理。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载物台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载物台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液压缸;3、液压伸缩杆;4、连接杆;5、控制箱;6、信号接收器;7、旋转电机;8、盖体;9、传动轴;10、钻头;11、载物台;12、通孔;13、收集车;14、滑槽;15、通槽;16、弹簧;17、抵板;18、橡胶套;19、三角形漏斗;20、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加工机床,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液压缸2,液压缸2上设有液压伸缩杆3,液压伸缩杆3上设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一端设有旋转电机7,旋转电机7的一端设有传动轴9,传动轴9的一端设有钻头10,传动轴9的另一端设有盖体8,连接杆4的表面还设有控制箱5,控制箱5上设有信号接收器6,该智能加工机床通过信号接收器6接收控制终端的控制信号,在经过控制器的处理来操纵液压缸2和旋转电机7的运转与否,使得该智能加工机床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通过盖体8和凹槽的密封使得钻头10在钻孔时产生的碎屑直接通过三角形漏斗19掉入到收集车13内部,在通过收集车13与载物台11的滑动连接使得收集车13便于取出,对其进行清理。底座1上还设有载物台11,载物台11的内部设有凹槽,凹槽的表面设有通孔12,凹槽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的通槽15,且通槽15的槽壁上固定连接弹簧16,弹簧16的一端固定连接抵板17,且抵板17活动设置在通孔12上,抵板17的底面与通孔12相接触,抵板17的一侧胶合粘接橡胶套18。该智能加工机床在通槽15的槽壁和抵板17之间通过弹簧16固定连接,抵板17挤压弹簧16产生弹力,通过弹簧16的弹力将抵板17很好的抵在待加工的工件上,实现了对工件的固定,避免工件发生滑动,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同时,根据工件尺度的不同来不同程度的挤压弹簧16,使得该智能加工机床适合对不同尺度工件进行加工,实用性更强,抵板17上胶合黏结的橡胶套18,增加了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滑动的情况。底座上还设有载物台11,载物台11的内部设有凹槽,凹槽的表面设有通孔12,通孔12的底端设有三角形漏斗19,三角形漏斗19的底端设有收集车13,收集车13的底端设有滑轮20,收集车13与载物台11通过滑槽14滑动连接。控制箱5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连接线分别与液压缸2和旋转电机7电性连接,液压缸2与液压伸缩杆3控制连接,旋转电机7与钻头10通过传动轴9控制连接。控制器通过信号接收器6与控制终端无线信号连接。控制器为PLC或者单片机其中一种。盖体8的直径与凹槽的直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加工机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设有液压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有钻头,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还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信号接收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设有通孔,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的槽壁上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抵板,且所述抵板活动设置在通孔上,所述抵板的一侧胶合粘接橡胶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加工机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设有液压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有钻头,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还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信号接收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设有通孔,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的槽壁上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抵板,且所述抵板活动设置在通孔上,所述抵板的一侧胶合粘接橡胶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板的底面与所述通孔相接触,所述抵板底面积的大小大于通孔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有盖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底端设有三角形漏斗,所述三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翔宇丁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