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太焕专利>正文

多孔钻机床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5063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孔钻机床,包括机小马达,小马达的下端设置有机轴,机轴的一端设置有主轴承,主轴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上轴套,第三上轴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盘,第一齿轮盘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盘,第三连接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下轴套,第二下轴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上轴套,第二上轴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盘,第二连接盘的一端设置有小转盘,小转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五连接杆;该多孔钻机床不仅能根据客户需求指定加工,而且还能多孔钻同时作业,进而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孔钻机床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
,具体涉及到多孔钻机床,更具体涉及多孔钻机床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如今,现有的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孔进行钻削时,一般采用钻头进行单孔加工,当出现多个孔需要钻削时,只能采取逐孔分别加工的方式来对孔进行加工,此类加工虽然能达到加工的目的,但加工的效率较低,对于批量生产,特别是小尺寸多孔加工时,此类加工使设备的利用率明显降低;虽然对于多孔加工时也有采用多孔钻进行加工,但是对于大批量生产其加工方式一般采用固定式多孔加工,而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多孔加工则难以发挥其工作效率,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钻削工具进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多孔钻机床;通过外力驱动从而带动小马达的高速运转,接着小马达的转动带动机轴的运转,通过机轴的运转带动主轴承的运转,有利于加快钻孔速度,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主轴承的运转进而带动下端第三齿轮盘的转动,另外通过第三齿轮盘的转动进而带动一端第一齿轮盘的转动,且第一齿轮盘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连接盘、第四下轴套和第四下连接盘的转动,该齿轮环环相扣有利于提高钻孔时的精度,进而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通过第一齿轮盘的转动进而带动一端第二齿轮盘的转动,且第二齿轮盘转动的同时带动第四连接杆、第三上轴套、第五下连接盘和第三连接盘的转动,该转动采用全数控控制系统,进而调整更简便,定位也更精确,接着通过主轴承带动运转的第三齿轮盘在转动的同时带动一端第一副转盘的转动,另外第三齿轮盘和第一副转盘通过卡槽相互啮合的方式转动,然后通过第一副转盘的运转进而带动上端小转盘的转动,加工工件时采用气动夹紧松开,从而装夹方便,进而小转盘运转的同时带动主转盘的转动,最后由小转盘驱动的主转盘,主转盘在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上轴套、第一连接盘、第一下轴套、第一下连接盘、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的高速运转,当第五下轴套转动的同时带动下端第一活动杆的转动,第一活动杆转动的同时带动下端第一回轮钻头的转动,有利于满足多孔钻头同时作业的需求;通过第四下连接盘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上万向轴和第二下万向轴,进而带动第二活动杆的高速运转,第二活动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上万向轴A和第二下万向轴B,且第二上万向轴A和第二下万向轴B通过第二下衔接栓活动连接,在其配合液压机床工作时,该多孔钻机床可自动进行快进、工进(工退)、快退、停止同单轴钻,进而第二活动杆高速运转的同时带动第二回轮钻头的转动,当第五下连接盘的下端连接有第三上万向轴和第三下万向轴,且第三上万向轴和第三下万向轴通过第三上衔接栓活动连接,根据其加工件加工频率高、量大之原因,专门量身定制一件一机的设备,在其工作中勿须担心尺寸跑偏,然后第五下连接盘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三上万向轴和第三下万向轴进而带动第三活动杆的高速运转,第三活动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三上万向轴A和第三下万向轴B,除用到常规的产品外,还可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进行专项设计,然后第三活动杆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三上万向轴A和第三下万向轴B进而带动第三回轮钻头的转动,以最后达到多孔钻同时作业的效果;该多孔钻机床不仅能根据客户需求指定加工,而且还能多孔钻同时作业,进而提高加工效率;工件加工精度高、工率快,可有效的节约投资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而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到的一系列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第一个技术方案实现:多孔钻机床,包括机小马达,所述小马达的下端设置有机轴,所述机轴的一端设置有主轴承,所述主轴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上轴套,所述第三上轴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盘,所述第一齿轮盘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盘,所述第三连接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下轴套,所述第二下轴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上轴套,所述第二上轴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的一端设置有小转盘,所述小转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副转盘,所述第一副转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上轴套,所述第一上轴套的一端设置有主转盘,所述主转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下轴套,所述第一下轴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壳撑,所述第一壳撑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壳撑,所述第二壳撑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板槽,所述第一滑板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钻头连接杆,所述第三钻头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回轮钻头,所述第三回轮钻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回轮钻头,所述第二回轮钻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回轮钻头,所述第一回轮钻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钻头连接杆,所述第一钻头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钻头连接杆,所述第二钻头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机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下轴套,所述第三下轴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五连接盘,所述第五连接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五下轴套,所述第五下轴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下连接盘,所述第一下连接盘的下端设置有上连接盘,所述上连接盘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盘,所述下连接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上衔接栓,所述第一上衔接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套杆,所述第一螺纹套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下衔接栓,所述第一下衔接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上万向轴A,所述第一上万向轴A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下万向轴B,所述第一下万向轴B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棒,所述第一滑棒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棒,所述第二滑棒的上端设置有第三滑棒,所述第三滑棒的上端设置有第二下万向轴B,所述第二下万向轴B的上端设置有第三下万向轴B,所述第三下万向轴B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上万向轴A;所述第三上万向轴A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下衔接栓,所述第二下衔接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上万向轴A,所述第二上万向轴A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套杆,所述第二螺纹套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上衔接栓,所述第二上衔接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螺纹套杆,所述第三螺纹套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三下万向轴,所述第三下万向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三上衔接栓,所述第三上衔接栓的一端设置有第四下连接盘,所述第四下连接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上万向轴,所述第三上万向轴的上端设置有第四下轴套,所述第四下轴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五下连接盘,所述第五下连接盘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盘,所述第二齿轮盘的上端设置有第三齿轮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滑板,所述第三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滑板轴,所述第三滑板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板轴,所述第二滑板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滑板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滑板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板轴,所述第一滑板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轴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上万向轴,所述第二上万向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下万向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多孔钻机床,包括机小马达(1),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马达(1)的下端设置有机轴(2),所述机轴(2)的一端设置有主轴承(3),所述主轴承(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上轴套(4),所述第三上轴套(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盘(5),所述第一齿轮盘(5)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杆(6),所述第四连接杆(6)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盘(7),所述第三连接盘(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下轴套(8),所述第二下轴套(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0),所述第三连接杆(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上轴套(12),所述第二上轴套(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盘(13),所述第二连接盘(13)的一端设置有小转盘(14),所述小转盘(14)的一端设置有第五连接杆(15);所述第五连接杆(1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副转盘(16),所述第一副转盘(1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盘(17),所述第一连接盘(1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上轴套(18),所述第一上轴套(18)的一端设置有主转盘(19),所述主转盘(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下轴套(20),所述第一下轴套(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架(21),所述第一连接架(21)的一端设置有箱体(22),所述箱体(22)的一端设置有外壳(23),所述外壳(2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壳撑(24),所述第一壳撑(2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壳撑(25),所述第二壳撑(2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动杆(26),所述第一活动杆(26)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的下端设置有底板(28),所述底板(2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板槽(29),所述第一滑板槽(29)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钻头连接杆(30),所述第三钻头连接杆(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回轮钻头(31),所述第三回轮钻头(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回轮钻头(32),所述第二回轮钻头(3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回轮钻头(33),所述第一回轮钻头(3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钻头连接杆(34),所述第一钻头连接杆(3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钻头连接杆(35),所述第二钻头连接杆(35)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36);/n所述机轴(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下轴套(37),所述第三下轴套(37)的一端设置有第五连接盘(38),所述第五连接盘(38)的一端设置有第五下轴套(39),所述第五下轴套(3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下连接盘(40),所述第一下连接盘(40)的下端设置有上连接盘(41),所述上连接盘(41)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盘(42),所述下连接盘(4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上衔接栓(43),所述第一上衔接栓(4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套杆(44),所述第一螺纹套杆(4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下衔接栓(45),所述第一下衔接栓(4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上万向轴A(46),所述第一上万向轴A(4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下万向轴B(47),所述第一下万向轴B(47)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棒(48),所述第一滑棒(4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栓(49),所述第一螺栓(4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栓(50),所述第二螺栓(5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螺栓(51),所述第三螺栓(5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棒(52),所述第二滑棒(52)的上端设置有第三滑棒(53),所述第三滑棒(5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下万向轴B(54),所述第二下万向轴B(54)的上端设置有第三下万向轴B(55),所述第三下万向轴B(5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上万向轴A(56);所述第三上万向轴A(5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下衔接栓(57),所述第二下衔接栓(5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上万向轴A(58),所述第二上万向轴A(5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套杆(59),所述第二螺纹套杆(59)的上端设置有第二上衔接栓(60),所述第二上衔接栓(6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螺纹套杆(61),所述第三螺纹套杆(61)的上端设置有第三下万向轴(62),所述第三下万向轴(62)的上端设置有第三上衔接栓(63),所述第三上衔接栓(63)的一端设置有第四下连接盘(64),所述第四下连接盘(6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上万向轴(65),所述第三上万向轴(65)的上端设置有第四下轴套(66),所述第四下轴套(66)的一端设置有第五下连接盘(67),所述第五下连接盘(6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盘(68),所述第二齿轮盘(68)的上端设置有第三齿轮盘(69)。/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孔钻机床,包括机小马达(1),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马达(1)的下端设置有机轴(2),所述机轴(2)的一端设置有主轴承(3),所述主轴承(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上轴套(4),所述第三上轴套(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盘(5),所述第一齿轮盘(5)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杆(6),所述第四连接杆(6)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盘(7),所述第三连接盘(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下轴套(8),所述第二下轴套(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0),所述第三连接杆(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上轴套(12),所述第二上轴套(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盘(13),所述第二连接盘(13)的一端设置有小转盘(14),所述小转盘(14)的一端设置有第五连接杆(15);所述第五连接杆(1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副转盘(16),所述第一副转盘(1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盘(17),所述第一连接盘(1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上轴套(18),所述第一上轴套(18)的一端设置有主转盘(19),所述主转盘(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下轴套(20),所述第一下轴套(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架(21),所述第一连接架(21)的一端设置有箱体(22),所述箱体(22)的一端设置有外壳(23),所述外壳(2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壳撑(24),所述第一壳撑(2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壳撑(25),所述第二壳撑(2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动杆(26),所述第一活动杆(26)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的下端设置有底板(28),所述底板(2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板槽(29),所述第一滑板槽(29)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钻头连接杆(30),所述第三钻头连接杆(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回轮钻头(31),所述第三回轮钻头(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回轮钻头(32),所述第二回轮钻头(3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回轮钻头(33),所述第一回轮钻头(3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钻头连接杆(34),所述第一钻头连接杆(3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钻头连接杆(35),所述第二钻头连接杆(35)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36);
所述机轴(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下轴套(37),所述第三下轴套(37)的一端设置有第五连接盘(38),所述第五连接盘(38)的一端设置有第五下轴套(39),所述第五下轴套(3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下连接盘(40),所述第一下连接盘(40)的下端设置有上连接盘(41),所述上连接盘(41)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盘(42),所述下连接盘(4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上衔接栓(43),所述第一上衔接栓(4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套杆(44),所述第一螺纹套杆(4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下衔接栓(45),所述第一下衔接栓(4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上万向轴A(46),所述第一上万向轴A(4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下万向轴B(47),所述第一下万向轴B(47)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棒(48),所述第一滑棒(4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栓(49),所述第一螺栓(4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栓(50),所述第二螺栓(5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螺栓(51),所述第三螺栓(5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棒(52),所述第二滑棒(52)的上端设置有第三滑棒(53),所述第三滑棒(5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下万向轴B(54),所述第二下万向轴B(54)的上端设置有第三下万向轴B(55),所述第三下万向轴B(5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上万向轴A(56);所述第三上万向轴A(5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下衔接栓(57),所述第二下衔接栓(5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上万向轴A(58),所述第二上万向轴A(5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套杆(59),所述第二螺纹套杆(59)的上端设置有第二上衔接栓(60),所述第二上衔接栓(6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螺纹套杆(61),所述第三螺纹套杆(61)的上端设置有第三下万向轴(62),所述第三下万向轴(62)的上端设置有第三上衔接栓(63),所述第三上衔接栓(63)的一端设置有第四下连接盘(64),所述第四下连接盘(6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上万向轴(65),所述第三上万向轴(65)的上端设置有第四下轴套(66),所述第四下轴套(66)的一端设置有第五下连接盘(67),所述第五下连接盘(6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盘(68),所述第二齿轮盘(68)的上端设置有第三齿轮盘(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钻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26)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滑板(70),所述第三滑板(7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滑板轴(71),所述第三滑板轴(7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板轴(72),所述第二滑板轴(7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板(73),所述第二滑板(7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滑板槽(7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钻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板槽(7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板轴(75),所述第一滑板轴(7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板(76),所述第一滑板(7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杆(7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钻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杆(7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上万向轴(78),所述第二上万向轴(7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下万向轴(7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钻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万向轴(7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板槽(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钻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槽(8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杆(81),所述第二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黄太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