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线轧机减压型锥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26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线轧机减压型锥套,属于高速线材生产机器零部件技术领域,该一种高线轧机减压型锥套,包括锥套本体,所述锥套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有皮带轮,锥套本体内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为两端内径大小不一的锥形,安装孔的圆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辊环,锥套本体的圆周内壁开设有两个大小不一的调节槽,锥套本体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割缝,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连接块、三个第一固定孔、三个第二固定孔和三个以上齿条,每个第二固定孔开设于锥套本体的外壁上,每个齿条均焊接于每个固定孔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割缝和两个调节槽对锥套本体进行调节,使得锥套本体的内径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线轧机减压型锥套
本技术属于高速线材生产机器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高线轧机减压型锥套。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锥套则是用来锁紧辊环的,辊环套在锥套外,锥套则套在轧辊,由于锥套与辊环内孔为小过盈配合,因而多次拆装会导致锥套和辊环的磨损,导致没有过盈量,使得锥套使用寿命降低或报废,而由此产生的锥套频密更换则会降低整个高速线材生产的效率,增加生产成本。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2105850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一种新的高线轧机减压型锥套,包括锥套头部、锥套壳体和膨胀槽,锥套头部和锥套壳体连为一体,在锥套壳体上均匀设置三道膨胀槽,使得锥套与辊环之间由小过盈配合改变为小间隙配合。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过锥套与辊环之间的大小间隙配合进行安装固定,而当锥套固定于辊环内过程中的配合表面微观不平的峰尖不可避免的受到擦伤或压平,使得锥套与辊环之间连接的紧固性不够稳定,因此还存在锥套与辊环之间连接的紧固性不够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线轧机减压型锥套,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锥套与辊环之间连接的紧固性不够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锥套本体,所述锥套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有皮带轮,锥套本体内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为两端内径大小不一的锥形,安装孔的圆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辊环,锥套本体的圆周内壁开设有两个大小不一的调节槽,锥套本体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割缝。为了完成整体的传动工作,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连接块、三个第一固定孔、三个第二固定孔和三个以上齿条,每个第二固定孔开设于锥套本体的外壁上,每个齿条均焊接于每个固定孔的内壁。为了促进辊环的固定,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均通过螺纹固定于第二固定孔的内壁上,且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与齿条形成啮合传动。为了促进整体的传动效率,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壁通过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固定于锥套本体的外壁上,连接块的外壁通过螺栓与皮带轮相连接,每个第一固定孔均开设于连接块的内壁上。为了促进对加热板进行保护,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锥套本体由加热板、外锥套和内锥套组成,外锥套焊接于锥套本体的一侧内壁上。为了避免加热板被破坏,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内锥套焊接于锥套本体的另一侧内壁上,加热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外锥套和内锥套的相对一侧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有固定组件对锥套本体进行连接固定,从而进行工作,通过安装孔为锥形,使得安装孔与辊环接触更加充分,进而使得固定更加稳定,通过割缝和两个调节槽对锥套本体进行调节,使得锥套本体的内径可调,从而通过安装孔可对不同大小的辊环进行固定。2、通过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连接固定连接块和锥套本体,从而固定连接皮带轮,锥套本体安装孔内固定有辊环,进而达到传动效果。3、通过加热板对锥套本体进行加热,使得锥套本体与辊环形成温度差,进而产生间隙便于安装,通过外锥套和内锥套对加热板进行保护,防止加热板被破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中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锥套本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皮带轮;2-辊环;3-加热板;4-锥套本体;5-割缝;6-第一螺纹杆;7-第二螺纹杆;8-连接块;9-第一固定孔;10-安装孔;11-第二固定孔;12-调节槽;13-外锥套;14-内锥套;15-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锥套本体4,所述锥套本体4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有皮带轮1,锥套本体4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0,且安装孔10为两端内径大小不一的锥形,安装孔10的圆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辊环2,锥套本体4的圆周内壁开设有两个大小不一的调节槽12,锥套本体4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割缝5。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固定组件对锥套本体4进行连接固定,从而进行工作,通过安装孔10为锥形,使得安装孔10与辊环2接触更加充分,进而使得固定更加稳定,通过割缝5和两个调节槽12对锥套本体4进行调节,使得锥套本体4的内径可调,从而通过安装孔10可对不同大小的辊环2进行固定。具体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6、第二螺纹杆7、连接块8、三个第一固定孔9、三个第二固定孔11和三个以上齿条15,每个第二固定孔11开设于锥套本体4的外壁上,每个齿条15均焊接于每个固定孔11的内壁,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7均通过螺纹固定于第二固定孔11的内壁上,且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7与齿条15形成啮合传动,连接块8的内壁通过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7固定于锥套本体4的外壁上,连接块8的外壁通过螺栓与皮带轮1相连接,每个第一固定孔9均开设于连接块8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7连接固定连接块8和锥套本体4,从而固定连接皮带轮1,锥套本体4安装孔10内固定有辊环2,进而达到传动效果。具体的,所述锥套本体4由加热板3、外锥套13和内锥套14组成,外锥套13焊接于锥套本体4的一侧内壁上,内锥套14焊接于锥套本体4的另一侧内壁上,加热板3通过螺栓固定于外锥套13和内锥套14的相对一侧内壁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加热板3对锥套本体4进行加热,使得锥套本体4与辊环2形成温度差,进而产生间隙便于安装,通过外锥套13和内锥套14对加热板3进行保护,防止加热板3被破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施案例在使用时,通过加热板3对锥套本体4进行加热,使得锥套本体4与辊环2形成温度差,进而产生间隙便于安装,通过外锥套13和内锥套14对加热板3进行保护,防止加热板3被破坏,通过安装孔10为锥形,使得安装孔10与辊环2接触更加充分,进而使得固定更加稳定,通过割缝5和两个调节槽12对锥套本体4进行调节,使得锥套本体4的内径可调,从而通过安装孔10可对不同大小的辊环2进行固定,过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7连接固定连接块8和锥套本体4,从而固定连接皮带轮1,锥套本体4安装孔10内固定有辊环2,进而达到传动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线轧机减压型锥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套本体(4),所述锥套本体(4)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有皮带轮(1),锥套本体(4)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0),且安装孔(10)为两端内径大小不一的锥形,安装孔(10)的圆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辊环(2),锥套本体(4)的圆周内壁开设有两个大小不一的调节槽(12),锥套本体(4)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割缝(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线轧机减压型锥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套本体(4),所述锥套本体(4)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有皮带轮(1),锥套本体(4)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0),且安装孔(10)为两端内径大小不一的锥形,安装孔(10)的圆周内壁通过螺纹固定有辊环(2),锥套本体(4)的圆周内壁开设有两个大小不一的调节槽(12),锥套本体(4)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割缝(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线轧机减压型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6)、第二螺纹杆(7)、连接块(8)、三个第一固定孔(9)、三个第二固定孔(11)和三个以上齿条(15),每个第二固定孔(11)开设于锥套本体(4)的外壁上,每个齿条(15)均焊接于每个第二固定孔(1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线轧机减压型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市金州金钛锻造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