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16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轴承侧面的静迷宫环和设置在轧辊轴外周上的动迷宫环;静迷宫环周向向后、且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环板,第一环板的前侧面贴合固定在轴承座上;动迷宫环的外周面与环板的内周面间隙配合;动迷宫环的外周面后端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环板,第二环板和第一环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轧辊轴上还套设有水封环,水封环的前端面与第二环板的后端面及轴承座的后端面贴合密封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封环随轧辊高速运转的同时,将氧化渣与冷却水全部被甩开,有效的防止异物靠近动静迷宫配合处,避免异物进入轴承座内腔,起到良好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密封
,尤其涉及一种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件。
技术介绍
轧机轴承,系指用于压延行业,即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非金属制品压延。用于压延辊系辊径处及滚筒上的轴承。该轴承外环与轧辊内表面连接,内环套在轧机的台阶轴上。台阶轴的小直径部分套在轴承内环表面,大直径部分与小直径部分的相接处的圆环状侧面抵压在轴承的侧面。通常在安装轧机轴承时,在上述的圆环状侧面和轴承侧面相接处采用单道次骨架密封,但是单道次骨架密封防护能力比较薄弱,轧线冷却水、氧化渣容易透过密封进入轴承,造成油品污染轴承磨损、润滑乳化变质、油脂流失,存在轧机轴承烧损的风险,影响生产节奏及钢材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件,有效防止轧线冷却水、氧化渣等异物进入轴承内腔,避免轴承烧损。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轴承侧面的静迷宫环和设置在轧辊轴外周上的动迷宫环,静迷宫环和动迷宫环用于相互配合实现轴承侧面的密封;静迷宫环周向向后、且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环板,第一环板的前侧面贴合固定在轴承座上;动迷宫环的外周面与环板的内周面间隙配合;动迷宫环的外周面后端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环板,第二环板和第一环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轧辊轴上还套设有水封环,水封环的前端面与第二环板的后端面及轴承座的后端面贴合密封设置。进一步地,动迷宫环的前端外周面上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台阶环形空间,轴承后侧面与台阶环形空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进一步地,第二密封垫的后端面上开设有凹陷环空间,动迷宫环的前端设置有与凹陷环空间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环状凸棱。进一步地,第一环板的内端向后延伸有第一凸沿,第一凸沿用于第一密封环的支撑和定位。进一步地,凸沿的高度大于第一密封环的厚度。进一步地,第二环板的前端面上开设有相邻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第一凸沿,第二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第一密封环。进一步地,第一密封环的外周上具有向内凹陷部,第二环板的外缘向前设置有第二凸沿,第二凸沿向内侧具有凸出部,凸出部与向内凹陷部用于互相配合,以实现静迷宫环和动迷宫环的密封。进一步地,第一环板间隔开设有多个螺栓通孔。进一步地,水封环为柔性材质制成,其包括以柔性材质环,柔性材质换向外呈喇叭状延伸,且厚度逐渐减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水封环随轧辊高速运转的同时,将氧化渣与冷却水全部被甩开,有效的防止异物靠近动静迷宫配合处,避免异物进入轴承座内腔,起到良好密封效果,并且通过第一密封环作为第二道防线,安装在原有的动静迷宫衔接处,使其相配合达到密封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棒线材渣机轴承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棒线材渣机轴承密封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棒线材渣机轴承密封组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静迷宫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动迷宫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水封环;2.第一密封环;3.动迷宫环;4.第二密封垫;5.静迷宫环;6.轧辊;7.轧辊轴;8.轴承;9.轴承座;21.向内凹陷部;31.第二环板;32.台阶环形空间;33.第一容纳空间;34.第二凸沿;35.第二容纳空间;41.凹陷环空间;51.第一凸沿;52.螺栓通孔;53.第一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件,如图1、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轴承8侧面的静迷宫环5和设置在轧辊轴7外周上的动迷宫环3,静迷宫环5和动迷宫环3用于相互配合实现轴承8侧面的密封;静迷宫环5周向向后、且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环板53,第一环板53的前侧面贴合固定在轴承座9上;动迷宫环3的外周面与环板53的内周面间隙配合;动迷宫环3的外周面后端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环板31,第二环板31和第一环板5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2;轧辊轴7上还套设有水封环1,水封环1的前端面与第二环板31的后端面及轴承座9的后端面贴合密封设置。本专利技术通过水封环随轧辊高速运转的同时,将氧化渣与冷却水全部被甩开,有效的防止异物靠近动静迷宫配合处,避免异物进入轴承座内腔,起到良好密封效果,并且通过第一密封环作为第二道防线,安装在原有的动静迷宫衔接处,使其相配合达到密封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环2是对原有的动迷宫进行改造,在其与静迷宫接触的部位用机床加工一个400环形台阶,在静迷宫原有的止口处加装437*400*20骨架油封,使其相配合达到密封作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动迷宫环3的前端外周面上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台阶环形空间32,轴承8后侧面与台阶环形空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4。通过该第二密封垫4,形成整个组件的第三道密封防线。另外,如图6所示,第二密封垫4的后端面上开设有凹陷环空间41,动迷宫环3的前端设置有与凹陷环空间41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环状凸棱。当轧辊轴7转动时,环状凸棱在凹陷环状空间41内转动,且该第二密封垫4一般为橡胶垫,进而二者形成了动态密封。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环板53的内端向后延伸有第一凸沿51,第一凸沿51用于第一密封环2的支撑和定位。凸沿51的高度大于第一密封环2的厚度。进而使得第一凸沿51可以伸入到第一容纳空间33中,起到动静态迷宫环之间的限位作用。第二环板31的前端面上开设有相邻的第一容纳空间33和第二容纳空间35,第一容纳空间33用于容纳第一凸沿51,第二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第一密封环2。第二容纳空间35和第一密封环2之间间隙配合,第一容纳空间33与第一凸沿51间隙配合。如图7所示,第一密封环2的外周上具有向内凹陷部21,第二环板31的外缘向前设置有第二凸沿34,第二凸沿34向内侧具有凸出部,凸出部与向内凹陷部21用于互相配合,以实现静迷宫环5和动迷宫环3的密封。具体的,在第一环板53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螺栓通孔52,用以将静态迷宫环5固定到轴承座9上。在本实施例中,水封环1为柔性材质制成,其包括以柔性材质环,柔性材质换向外呈喇叭状延伸,且厚度逐渐减小。更为具体的,水封环1是设计一种加长唇口的环形密封,因为密封唇口长、唇口角度与轧辊成60度向下,称它为伞形密封。伞形密封固定在动迷宫外侧一周,在轧辊高速运转的同时氧化渣与冷却水全部被甩开,有效的防止异物靠近动静迷宫配合处,进而进入轴承座内腔,起到密封效果。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应用的状态,轧辊6的轧辊轴7穿过轴承8,轴承8固定在轴承座9上。本实施例的密封组件装在轴承座9外表面处,轴承座9的部位为前端,轧辊6的方向为后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合结构,以解决目前轧机轴承经常烧损的现状,降低影响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轴承(8)侧面的静迷宫环(5)和设置在轧辊轴(7)外周上的动迷宫环(3),所述静迷宫环(5)和动迷宫环(3)用于相互配合实现轴承(8)侧面的密封;/n所述静迷宫环(5)周向向后、且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环板(53),所述第一环板(53)的前侧面贴合固定在轴承座(9)上;/n所述动迷宫环(3)的外周面与所述环板(53)的内周面间隙配合;/n所述动迷宫环(3)的外周面后端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环板(31),所述第二环板(31)和所述第一环板(5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2);/n所述轧辊轴(7)上还套设有水封环(1),所述水封环(1)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二环板(31)的后端面及轴承座(9)的后端面贴合密封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轴承(8)侧面的静迷宫环(5)和设置在轧辊轴(7)外周上的动迷宫环(3),所述静迷宫环(5)和动迷宫环(3)用于相互配合实现轴承(8)侧面的密封;
所述静迷宫环(5)周向向后、且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环板(53),所述第一环板(53)的前侧面贴合固定在轴承座(9)上;
所述动迷宫环(3)的外周面与所述环板(53)的内周面间隙配合;
所述动迷宫环(3)的外周面后端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环板(31),所述第二环板(31)和所述第一环板(5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2);
所述轧辊轴(7)上还套设有水封环(1),所述水封环(1)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二环板(31)的后端面及轴承座(9)的后端面贴合密封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迷宫环(3)的前端外周面上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台阶环形空间(32),所述轴承(8)后侧面与所述台阶环形空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垫(4)的后端面上开设有凹陷环空间(41),所述动迷宫环(3)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凹陷环空间(41)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环状凸棱。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棒线材轧机轴承密封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健李春辉冯银涛徐耀晨梁建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