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95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包括:轧辊、具有依次连接的辊身和辊颈,辊身和辊颈之间形成台阶面;径向轴承,套设在辊颈外;操作侧轴承座,套设在径向轴承的外侧,操作侧轴承座设置有第一油气孔;油气供给组件,与第一油气孔的入口连通;密封组件,设置在操作侧轴承座的一侧与台阶面之间,密封组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二油气孔,第二油气孔的入口与第一油气孔的出口连接,第二油气孔的出口位于密封组件的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油气供给组件经过第一油气孔和第二油气孔向设定位置注入油气混合物,能够使油气混合物进入操作侧轴承座腔体,并在腔体内循环后排出,能够带走部分热量,以降低径向轴承内部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
,具体涉及一种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冷轧带钢、冷轧有色金属及合金带材领域,目前广泛应用四辊、六辊轧机轧制带材。轧机的支承辊轴承常见润滑方式为油气润滑和强制稀油润滑。其中油气润滑常用于机组速度1350m/min以下的机组。对于机组速度高于1350m/min的机组,常规采用强制稀油润滑技术。采用强制稀油润滑技术时,通常采用三道旋转油封防止轴承座腔体内稀油泄漏、防止外部乳化液等进入轴承座腔体内。由于工作环境恶劣、轧辊旋转速度高,旋转油封易失效或损伤,导致轴承座腔体内润滑油泄漏或外部乳化液等进入轴承座腔体。不仅导致产品表面质量下降,同时容易导致轴承受损、乳化液变质、润滑油消耗量急剧增加等不良后果;不仅增加了润滑油、乳化液的消耗,更严重影响轧机的正常运行。同时,支撑辊装配和维护复杂、工作量大、密封件等消耗量大。随着轧机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上述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整个机组的作业率和运营维护带来了很大挑战。采用常规油气润滑时,可有效避免强制稀油润滑带来的稀油泄漏、乳化液进入轴承座腔体等问题。但是,油气润滑系统存在冷却能力不强的弱点。在高速轧制时,轴承温度高,超出轴承和润滑油允许正常使用范围。油气润滑仅成功应用在1350m/min以下的轧机支撑辊轴承润滑中;尚无在高速轧机(速度大于1350m/min)支撑辊轴承长期稳定应用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以达到在高速轧机支撑辊轴承长期稳定应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包括:轧辊、具有依次连接的辊身和辊颈,辊身和辊颈之间形成台阶面;径向轴承,套设在辊颈外;操作侧轴承座,套设在径向轴承的外侧,操作侧轴承座设置有第一油气孔;油气供给组件,与第一油气孔的入口连通;密封组件,设置在操作侧轴承座的一侧与台阶面之间,密封组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二油气孔,第二油气孔的入口与第一油气孔的出口连接,第二油气孔的出口位于密封组件的内侧。进一步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油封和第二旋转油封,第一旋转油封的唇口朝向台阶面,第二旋转油封的唇口朝向操作侧轴承座。进一步地,第一旋转油封和第二旋转油封抵接,第二油气孔包括横向段和纵向段,第一旋转油封和第二旋转油封的抵接处形成纵向段,横向段贯穿第二旋转油封并用于连接纵向段和第一油气孔。进一步地,油气供给组件包括:油气混合器,出口与第一油气孔的入口连接;定量注油器,与油气混合器的第一入口连接;供气管路,与油气混合器的第二入口连接。进一步地,油气混合器的出口通过油气润滑管路与第一油气孔的入口连接。进一步地,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还包括轧辊辊身冷却梁,平行设置在辊身处,轧辊辊身冷却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且每个喷嘴的喷射方向均朝向辊身的外壁。进一步地,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还包括轴承座冷却梁,平行设置在操作侧轴承座外,轴承座冷却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且每个喷嘴的喷射方向均朝向操作侧轴承座的外壁。进一步地,轧辊还包括与辊颈连接的小径段,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还包括推力轴承和端盖,推力轴承套设在小径段外,端盖套设在推力轴承外并与操作侧轴承座远离台阶面的一侧抵接。进一步地,端盖上设置有与操作侧轴承座内腔连通的放气装置。进一步地,端盖上还设置有泄油口和泄污口,泄油口的最底端低于径向轴承的下部滚子上沿高度,泄污口的最底端与径向轴承最底部平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油气供给组件经过第一油气孔和第二油气孔向设定位置注入油气混合物,能够使油气混合物进入操作侧轴承座腔体,并在腔体内循环后排出,能够带走部分热量,以降低径向轴承内部温度,使本实施例能够用于高速轧机支撑辊轴承。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中附图标记:1、轧辊;2、操作侧轴承座;3、传动侧轴承座;4、径向轴承;5、推力轴承;6、第一旋转油封;7、第二旋转油封;8、放气装置;9、水封;10、端盖;11、油气润滑管路;12、油气供给组件;13、轴承座冷却梁;14、泄油口;15、供油管;16、定量注油器;17、油气混合器;18、供气管路;19、泄污口;20、轧辊辊身冷却梁;21、第一油气孔;61、第二油气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包括轧辊1、径向轴承4、操作侧轴承座2、油气供给组件12和密封组件。轧辊1具有依次连接的辊身和辊颈,辊身和辊颈之间形成台阶面;径向轴承4套设在辊颈外;操作侧轴承座2套设在径向轴承4的外侧,操作侧轴承座2设置有第一油气孔21;油气供给组件12与第一油气孔21的入口连通;密封组件设置在操作侧轴承座2的一侧与台阶面之间,密封组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二油气孔61,第二油气孔61的入口与第一油气孔21的出口连接,第二油气孔61的出口位于密封组件的内侧。通过油气供给组件12经过第一油气孔21和第二油气孔61向设定位置注入油气混合物,能够使油气混合物进入操作侧轴承座2腔体,并在腔体内循环后排出,同时带走部分热量,以降低径向轴承4内部温度,使本实施例能够用于高速轧机支撑辊轴承。密封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油封6和第二旋转油封7,第一旋转油封6的唇口朝向台阶面,第二旋转油封7的唇口朝向操作侧轴承座2。利用油气供给组件12在操作侧轴承座2腔体内形成的气压,并配合第一旋转油封6和第二旋转油封7,可有效防止外部乳化液进入操作侧轴承座2内部,保证轴承运行状态良好。其中第二旋转油封7的唇口朝操作侧轴承座2,主要用于防止操作侧轴承座2腔体内润滑油流出。第一旋转油封6唇口朝台阶面,主要用于防止外部杂质进入操作侧轴承座2的腔体内。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油封6和第二旋转油封7抵接,第二油气孔61包括横向段和纵向段,第一旋转油封6和第二旋转油封7的抵接处形成纵向段,横向段贯穿第二旋转油封7并用于连接纵向段和第一油气孔21。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台阶面处设置有迷宫环(现有技术),在第一旋转油封6与迷宫环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在安装空间内还设置有水封9,设置水封9可以进一步防止外部乳化液进入操作侧轴承座2内部,保证轴承运行状态良好。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油气供给组件12包括油气混合器17、定量注油器16和供气管路18。油气混合器17的出口与第一油气孔21的入口连接。定量注油器16与油气混合器17的第一入口连接。供气管路18与油气混合器17的第二入口连接。定量注油器16提供的润滑油和供气管路18提供的压缩空气在油气混合器17中混合并进入油气润滑管路11,为本实施例提供油气混合物进行润滑和降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轧辊(1)、具有依次连接的辊身和辊颈,所述辊身和所述辊颈之间形成台阶面;/n径向轴承(4),套设在所述辊颈外;/n操作侧轴承座(2),套设在径向轴承(4)的外侧,操作侧轴承座(2)设置有第一油气孔(21);/n油气供给组件(12),与第一油气孔(21)的入口连通;/n密封组件,设置在操作侧轴承座(2)的一侧与所述台阶面之间,所述密封组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二油气孔(61),第二油气孔(61)的入口与第一油气孔(21)的出口连接,第二油气孔(61)的出口位于所述密封组件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轧辊(1)、具有依次连接的辊身和辊颈,所述辊身和所述辊颈之间形成台阶面;
径向轴承(4),套设在所述辊颈外;
操作侧轴承座(2),套设在径向轴承(4)的外侧,操作侧轴承座(2)设置有第一油气孔(21);
油气供给组件(12),与第一油气孔(21)的入口连通;
密封组件,设置在操作侧轴承座(2)的一侧与所述台阶面之间,所述密封组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二油气孔(61),第二油气孔(61)的入口与第一油气孔(21)的出口连接,第二油气孔(61)的出口位于所述密封组件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油封(6)和第二旋转油封(7),第一旋转油封(6)的唇口朝向所述台阶面,第二旋转油封(7)的唇口朝向操作侧轴承座(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油封(6)和第二旋转油封(7)抵接,第二油气孔(61)包括横向段和纵向段,第一旋转油封(6)和第二旋转油封(7)的抵接处形成所述纵向段,所述横向段贯穿第二旋转油封(7)并用于连接所述纵向段和第一油气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机支撑辊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气供给组件(12)包括:
油气混合器(17),出口与第一油气孔(21)的入口连接;
定量注油器(16),与油气混合器(17)的第一入口连接;
供气管路(18),与油气混合器(17)的第二入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东海韩志勇李强张海东刘延军贾大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