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膜透法净化高盐高浓度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580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膜透法净化高盐高浓度废水的方法,它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絮凝净化机构中进行絮凝净化的步骤,经过絮凝净化后的废水经过多级膜过滤机构后的透过液收集,浓缩液回流至絮凝净化机构继续进行絮凝净化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前期的絮凝处理后,将有机物先行去除,从而降低了后续膜处理的压力,膜处理过程中,将无机物与大分子颗粒继续逐级分离,得到浓度提高后的含盐废水,通过结晶将盐从废水中去除,从而实现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膜透法净化高盐高浓度废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级膜透法净化高盐高浓度废水的方法,它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研发新型的水处理技术进行工业废水处理、回收纯水和有价值的溶质资源、实现废水的“近零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高盐废水由于排放量大、含盐度高、对环境破坏性强等特点一直是工业废水处理的重点。高浓度Na+、Mg2+//Cl水溶液是一种典型的高盐废水,该类废水目前主要采用先浓缩后蒸发结晶的方式处理,由于蒸发结晶操作温度高、蒸发器内的结晶过饱和度不可控,导致操作能耗一直居高不下,结晶过程可控性差,产品纯度低,过程处理产生大量固废、危废副产物。膜分离-结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和结晶耦合分离技术,可实现纯水和有价值盐的同步回收。相比传统的反渗透、多效蒸发技术,膜蒸馏有诸多显著优点。但是膜分离过程往往容易产生堵塞,导致分离效果和效率降低。公开日为2019年12月03日,公开号为CN110526512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高盐高COD废水回收零排放系统及工艺”的专利技术专利。该高盐高COD废水回收零排放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高盐高COD废水通过预处理,去除COD、总氮、SS、重金属离子;步骤二、对经预处理后的废水,采用双级浓缩通过RONFNFRO浓缩得到高浓度的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步骤三、采用高压平板膜过滤高浓度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蒸发浓缩得到纯度>99%的结晶盐。虽然工艺对于高盐废水的处理做到层层递进,整个工艺无废水排放,能够去除特征目标污染物,且能够保证下一步反应的进水要求,系统工艺的废水回收率接近于100%;但是采用先浓缩后蒸发结晶的方式处理,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稳定可靠,污水处理净化效果好,适用性较好的多级膜透法净化高盐高浓度废水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级膜透法净化高盐高浓度废水的方法,包括在絮凝净化机构中进行絮凝净化的步骤,其特征在于:经过絮凝净化后的废水经过多级膜过滤机构后的透过液收集,浓缩液回流至絮凝净化机构继续进行絮凝净化步骤。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多级膜过滤机构包括结晶罐、结晶残留液储罐、净化水储罐、以及依次连接的微孔膜组件、超滤膜组件、纳滤膜组件和RO膜组件;絮凝净化机构包括固液分离器、气浮除油器、砂滤池、絮凝罐、以及连接絮凝罐的絮凝废水储罐,絮凝废水储罐连接微孔膜组件的进水端,微孔膜组件、超滤膜组件、纳滤膜组件和RO膜组件的浓缩液出口分别连接絮凝废水储罐;结晶罐连接纳滤膜组件透过液出口,结晶罐与结晶残留液储罐连接,结晶残留液储罐连接RO膜组件的进水端,RO膜组件的透过液出口连接净化水储罐;固液分离器连接絮凝罐出料口,固液分离器的出料口与气浮除油器连接,气浮除油器的出料口连接砂滤池,砂滤池的出料口与絮凝废水储罐连接。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净化具体步骤如下:废水进入到絮凝罐中后,在絮凝罐中加入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和PAM,并加入NaOH溶液调废水的pH至7-9,搅拌5-10min,之后用泵打入到固液分离器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体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废水进入到气浮除油器中除油,除油后的废水进入到砂滤池中过滤,之后进入絮凝废水储罐储存,其中,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和PAM与絮凝罐中的废水的重量比分别为0.1-2wt‰:1和0.1-1wt‰:1;絮凝废水储罐的废水用泵打入到微孔膜组件的进水端,微孔膜组件浓缩液回流到絮凝废水储罐中,透过液用泵打入到超滤膜组件的进水端,超滤膜组件的浓缩液回流到絮凝废水储罐中,透过液用泵打入到纳滤膜组件的进水端,纳滤膜组件的浓缩液回流到絮凝废水储罐中,透过液进入到结晶罐中静置5-24hr后,将结晶罐中的废水打入到结晶残留液储罐中,结晶残留液储罐中的废水用泵打入到RO膜组件的进水端,RO膜组件的浓缩液回流到絮凝废水储罐中,透过液进入到净化水储罐中。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晶罐内设有若干结晶柱,该结晶柱上套设有能沿结晶柱轴向往复运动的结晶物下料套,结晶罐底部设有出料人孔。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晶柱呈中空状且底部密封顶部敞口,结晶柱上密布有结晶孔,结晶柱内填充有NaCl和MgSO4的混合物,结晶物下料套套设在结晶柱上,结晶物下料套呈环形且内壁与结晶柱外壁之间具有间隙,结晶物下料套上固连有一根提拉杆。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晶柱内NaCl和MgSO4的摩尔比为1:1,若干结晶柱呈环形阵列设置在结晶罐内。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晶罐中的液体全部打入到结晶残留液储罐中后,上下抽提结晶物下料套,将结晶柱上的结晶物从结晶柱上刮下,并往结晶柱内补充NaCl和MgSO4的混合物,打开出料人孔,将结晶物从结晶罐中取出。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微孔膜组件、超滤膜组件、纳滤膜组件和RO膜组件的滤径分别为1-10μm、10-100nm、2-10nm和0.5-2nm;微孔膜组件、超滤膜组件、纳滤膜组件和RO膜组件进水端的压力分别为0.2MPa、0.5MPa、2MPa和5Mpa;操作温度为常温。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前期的絮凝处理后,将有机物先行去除,从而降低了后续膜处理的压力,膜处理过程中,将无机物与大分子颗粒继续逐级分离,得到浓度提高后的含盐废水,通过结晶将盐从废水中去除,从而实现污水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晶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晶柱在结晶罐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晶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多级膜过滤机构Z,微孔膜组件1,超滤膜组件2,纳滤膜组件3,RO膜组件4,絮凝净化机构5,絮凝罐6,絮凝废水储罐7,结晶罐8,结晶残留液储罐9,净化水储罐10,结晶柱11,结晶物下料套12,出料人孔13,结晶孔14,提拉杆15,固液分离器16,气浮除油器17,砂滤池18;多级膜过滤机构Z:微孔膜组件1,超滤膜组件2,纳滤膜组件3,RO膜组件4,结晶罐8,结晶残留液储罐9,净化水储罐10;絮凝净化机构5:絮凝罐6,絮凝废水储罐7,固液分离器16,气浮除油器17,砂滤池18;结晶罐8:结晶柱11,结晶物下料套12,出料人孔13,结晶孔14,提拉杆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多级膜透法净化高盐高浓度废水的方法,包括在絮凝净化机构5中进行絮凝净化的步骤,经过絮凝净化后的废水经过多级膜过滤机构Z后的透过液收集,浓缩液回流至絮凝净化机构5继续进行絮凝净化步骤。本实施例多级膜过滤机构Z包括依次连接的微孔膜组件1、超滤膜组件2、纳滤膜组件3、结晶罐8、结晶残留液储罐9、RO膜组件4和净化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膜透法净化高盐高浓度废水的方法,包括在絮凝净化机构(5)中进行絮凝净化的步骤,其特征在于:经过絮凝净化后的废水经过多级膜过滤机构(Z)后的透过液收集,浓缩液回流至絮凝净化机构(5)继续进行絮凝净化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膜透法净化高盐高浓度废水的方法,包括在絮凝净化机构(5)中进行絮凝净化的步骤,其特征在于:经过絮凝净化后的废水经过多级膜过滤机构(Z)后的透过液收集,浓缩液回流至絮凝净化机构(5)继续进行絮凝净化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膜透法净化高盐高浓度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膜过滤机构(Z)包括结晶罐(8)、结晶残留液储罐(9)、净化水储罐(10)、以及依次连接的微孔膜组件(1)、超滤膜组件(2)、纳滤膜组件(3)和RO膜组件(4);絮凝净化机构(5)包括固液分离器16、气浮除油器17、砂滤池18、絮凝罐(6)、以及连接絮凝罐(6)的絮凝废水储罐(7),絮凝废水储罐(7)连接微孔膜组件(1)的进水端,微孔膜组件(1)、超滤膜组件(2)、纳滤膜组件(3)和RO膜组件(4)的浓缩液出口分别连接絮凝废水储罐(7);结晶罐(8)连接纳滤膜组件(3)透过液出口,结晶罐(8)与结晶残留液储罐(9)连接,结晶残留液储罐(9)连接RO膜组件(4)的进水端,RO膜组件(4)的透过液出口连接净化水储罐(10);固液分离器(16)连接絮凝罐(6)出料口,固液分离器(16)的出料口与气浮除油器(17)连接,气浮除油器(17)的出料口连接砂滤池(18),砂滤池(18)的出料口与絮凝废水储罐(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膜透法净化高盐高浓度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净化具体步骤如下:废水进入到絮凝罐(6)中后,在絮凝罐(6)中加入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和PAM,并加入NaOH溶液调废水的pH至7-9,搅拌5-10min,之后用泵打入到固液分离器(16)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体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废水进入到气浮除油器(17)中除油,除油后的废水进入到砂滤池(18)中过滤,之后进入絮凝废水储罐(7)储存,其中,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和PAM与絮凝罐(6)中的废水的重量比分别为0.1-2wt‰:1和0.1-1wt‰:1;絮凝废水储罐(7)的废水用泵打入到微孔膜组件(1)的进水端,微孔膜组件(1)浓缩液回流到絮凝废水储罐(7)中,透过液用泵打入到超滤膜组件(2)的进水端,超滤膜组件(2)的浓缩液回流到絮凝废水储罐(7)中,透过液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猛谢尚祺周梦莹徐丽亚任嬿陈晶晶胡雨聪易佳玲黄瀚坤张峰陈小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