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板、车厢以及铁路棚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货运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板、车厢以及铁路棚车。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网络经济的兴起,近年来全社会货物运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邮件、包裹为代表的高附加值零散货物的运输需求快速增加。铁路棚车是铁路物流中应用的主要铁道车辆之一,主要用于运输防雨、雪、潮且防丢失的贵重物品。铁路棚车装卸的货物,大多采用散装、托盘或集装箱笼等方式装载,装卸时大多通过人力将货物码放规整。这种方式会耗费大量人力且装卸效率极低,无法保证电商等货物运输的时效性。为了提升货物的装卸效率,现有技术中采用叉车对棚车内的货物进行码放,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提升货物装卸效率,但叉车作业对棚车的内衬的损坏非常严重,导致棚车的维修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板、车厢以及铁路棚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铁路棚车的装卸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板,包括:第一地板模组,包括多个;第二地板模组,包括多个,第一地板模组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地板模组(10),包括多个;/n第二地板模组(20),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地板模组(10)与所述第二地板模组(20)在预设方向n上交替布置;/n减摩结构(3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地板模组(10)上的多向减摩结构(3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地板模组(20)上的单向减摩结构(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地板模组(10),包括多个;
第二地板模组(20),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地板模组(10)与所述第二地板模组(20)在预设方向n上交替布置;
减摩结构(3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地板模组(10)上的多向减摩结构(3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地板模组(20)上的单向减摩结构(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地板模组(10)之间的第二地板模组(20)上设置有标识结构(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结构(40)包括两条第一标识线,所述第一标识线与其所在的所述第二地板模组(20)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在575mm至579mm之间;和/或,所述标识结构包括两条第二标识线,所述第二标识线与其所在的所述第二地板模组(20)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在1170mm至1174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还包括:
第一纵向限位结构(50),为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纵向限位结构(50)设置于所述标识结构(40)处,所述第一纵向限位结构(50)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限位面,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面的法线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n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板模组(10)为n个,所述n为偶数,所述第二地板模组(20)为n+1个,设置于所述地板的中部的两个所述第一地板模组(10)之间的第二地板模组(20)的长度为其他所述第一地板模组(10)的长度以及其他所述第二地板模组(20)的长度的二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板模组(10)与所述第二地板模组(20)均包括多个地板模块(1),所述地板还包括:
多个第一纵向限位结构(50),每块所述地板模块(1)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纵向限位结构(50),所述第一纵向限位结构(50)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限位面,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面的法线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n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地板模块(1)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纵向限位结构(50),两个所述第一纵向限位结构(50)沿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n的方向m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限位结构(50)包括双向卡爪,所述双向卡爪包括铰接连接的两个相反设置的第一卡钩(51),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面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卡钩(51)上,所述双向卡爪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一地板模组(10)和所述第二地板模组(20)的上表面的第一工作位置和低于所述第一地板模组(10)和所述第二地板模组(20)的上表面第一回收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鸿亮,周雪,赵峰,贺茂盛,刘海东,周晓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