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痰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38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痰管,包括管体和管塞,管体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软管,管体的一端与管塞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源;管塞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齿圈,管体一端内壁设有与齿圈匹配的多个卡槽,管塞插入管体后齿圈卡入卡槽内,管塞另一端伸出管体外且连接有真空吸盘。利用真空吸盘可将吸痰管固定在病床边的墙壁上,不仅方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取;而且不需要破坏墙体,吸附力强,固定牢固。利用管塞插入管体一端开口,将其密封,管体另一端连接负压源。管体两端开口密封,避免管体内被污染。管塞和管体的连接是通过齿圈和卡槽的配合,管塞与管体连接部位不易脱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痰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痰管。
技术介绍
吸痰指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适应症于昏迷病人、痰液特别多有窒息可能的情况、需气管内给药,注入造影剂或稀释痰液的病人。现有技术中的吸痰管没有放置装置,在急需使用的时候还需要找出吸痰管并打开包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若是将吸痰管管口直接暴露在外面则会污染吸痰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固定在床边的吸痰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痰管,包括管体和管塞,管体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软管,管体的一端与管塞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源;管塞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齿圈,管体一端内壁设有与齿圈匹配的多个卡槽,管塞插入管体后齿圈卡入卡槽内,管塞另一端伸出管体外且连接有真空吸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吸盘包括吸盘本体、活塞、连接杆和连接筒,连接筒包括内螺纹筒和活塞筒,内螺纹筒和活塞筒连通且一体成型,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活塞筒内且将活塞筒分隔为两部分,连接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内螺纹筒且与管塞固定连接,连接杆与内螺纹筒螺纹连接,吸盘本体与活塞筒连通。采用螺纹旋转的方式控制活塞前后移动,可以随时调整吸附力大小,防止意外脱落,即省力又稳定。更进一步的,所述吸盘本体为漏斗结构,小端口与活塞筒固定连接,大端口端面上覆盖有密封环。在真空吸盘吸附过程中,密封环可以使空气与吸盘本体内部隔离,可以吸附在任意光滑或粗糙表面上,提高了吸盘的吸附强度。更进一步的,所述管塞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设有凸块。利用凸块旋转管塞,避免打滑。更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与管塞之间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套环和连接带,连接带一端与套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管塞固定连接,套环套设于管体上且与管体螺纹连接。管塞从管体腔体内拔出时,管塞也能连接在管体上,避免丢失。管体与管塞可拆卸,不需要同时更换管体与管塞,降低成本。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带为弹性带。确保管塞轻松插入管体腔体内。所述管塞靠近齿圈的端头形成有尖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1.利用真空吸盘可将吸痰管固定在病床边的墙壁上,不仅方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取;而且不需要破坏墙体,吸附力强,固定牢固。2.利用管塞插入管体一端开口,将其密封,管体另一端连接负压源。管体两端开口密封,避免管体内被污染。3.管塞和管体的连接是通过齿圈和卡槽的配合,管塞与管体连接部位不易脱开。附图说明图1是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吸痰管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管塞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2、管塞;3、真空吸盘;4、密封环;5、连接件;6、凸块;11、卡槽;21、齿圈;22、尖端;31、内螺纹筒;32、活塞筒;33、连接筒;34、连接杆;35、活塞;36、吸盘本体;51、套环;52、连接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吸痰管,包括管体1和管塞2,管体1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软管,管体1的一端与管塞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源;管塞2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齿圈21,管体1一端内壁设有与齿圈21匹配的多个卡槽11,管塞2插入管体1后齿圈21卡入卡槽11内,管塞2另一端伸出管体1外且连接有真空吸盘3。真空吸盘3包括吸盘本体36、活塞35、连接杆34和连接筒33,连接筒33包括内螺纹筒31和活塞筒32,内螺纹筒31和活塞筒32连通且一体成型,活塞35可滑动的设置于活塞筒32内且将活塞筒32分隔为两部分,连接杆34的一端与活塞35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内螺纹筒31且与管塞2固定连接,连接杆34与内螺纹筒31螺纹连接,吸盘本体36与活塞筒32连通。吸盘本体36为漏斗结构,小端口与活塞筒32固定连接,大端口端面上覆盖有密封环4。其中,管塞2与连接杆34的连接处设有凸块6。管体1与管塞2之间设有连接件5,连接件5包括套环51和连接带52,连接带52一端与套环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管塞2固定连接,套环51套设于管体1上且与管体1螺纹连接。连接带52为弹性带。管塞2靠近齿圈21的端头形成有尖端22。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在不需要使用吸痰管时,首先,将吸盘本体36压在病床边的墙壁上,旋转管塞2,采用螺纹旋转的方式控制活塞35移动,连通活塞筒32的吸盘本体36会在大气压力下吸附在墙壁上。吸盘本体36内部真空,大气压强给吸盘本体36外部一个很大的作用力,密封环4会自动密封,保证吸盘本体36内部与外部环境隔绝,从而实现真空吸盘3牢固吸附在墙壁上。然后,将管塞2插入管体1内,同时,齿圈21卡入卡槽11内。最后,将管体1连接负压源。不仅能直接吸附在病床边墙壁上,方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取;而且密封吸痰管两端开口,避免吸痰管管内被污染。在需要使用吸痰管时,首先,将管体1拔出,管塞2与管体1分离。然后,旋转管塞2,使活塞35移动到自由的位置时,即可轻松从病床边墙壁上取下管塞2。最后,打开负压源,利用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取用吸痰管方便快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管塞(2),管体(1)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软管,管体(1)的一端与管塞(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源;管塞(2)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齿圈(21),管体(1)一端内壁设有与齿圈(21)匹配的多个卡槽(11),管塞(2)插入管体(1)后齿圈(21)卡入卡槽(11)内,管塞(2)另一端伸出管体(1)外且连接有真空吸盘(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管塞(2),管体(1)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软管,管体(1)的一端与管塞(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源;管塞(2)一端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齿圈(21),管体(1)一端内壁设有与齿圈(21)匹配的多个卡槽(11),管塞(2)插入管体(1)后齿圈(21)卡入卡槽(11)内,管塞(2)另一端伸出管体(1)外且连接有真空吸盘(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3)包括吸盘本体(36)、活塞(35)、连接杆(34)和连接筒(33),连接筒(33)包括内螺纹筒(31)和活塞筒(32),内螺纹筒(31)和活塞筒(32)连通且一体成型,活塞(35)可滑动的设置于活塞筒(32)内且将活塞筒(32)分隔为两部分,连接杆(34)的一端与活塞(35)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内螺纹筒(31)且与管塞(2)固定连接,连接杆(34)与内螺纹筒(31)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黄莉丽赵雪珍潘江妹梁喜春粟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