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38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痰装置,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紧固带以及依次连接的吸痰接头、连接管、连接器;吸痰接头、连接管和连接器内部分别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吸痰接头呈弧形,其直径沿远离连接管的方向逐渐减小,在吸痰接头的末端设有吸痰孔;紧固带的一端设有齿牙部,另一端设有扣环;齿牙部包括连续延伸的多个齿牙;扣环的尺寸大于紧固带的尺寸,且扣环内设有与齿牙相适配的卡齿;连接器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插接部;插接部的外周面设有与紧固带宽度相适配的环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痰接头与咽部相适配,便于伸入咽部与气管连接,通过连接器能与负压引流管快速连接,操作方便,气密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痰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吸痰用于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是气道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有效供氧的重要方法。患者吞咽及咳嗽反射明显减弱,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无法化解,因此会产生痰液淤积的情况,对患者的呼吸产生不利影响。医护人员通常通过吸痰管和负压源进行负压吸痰,在使用时,将吸痰管一端插入患者的气管内,另一端则通过负压引流管与负压源相连接。吸痰时,由负压源提供负压,将患者气管中的内分泌物吸出。如上所述的吸痰管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将吸痰管的两端分别与气管和负压引流管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如下的缺陷:1、吸痰管用于与气管连接的一端质软,不易与气管连接。带有吸痰接头的吸痰管,吸痰接头平直,与咽部的结构不适配,不易伸入咽部,且与气管连接时操作困难,对齐、插入过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2、吸痰管用于与负压引流管连接的一端质软,且为了保证吸痰时的气密性,吸痰管与负压引流管的配合通常十分紧密,这就会导致在将吸痰管与负压引流管连接时比较困难,费时费力。综上所述,现有的吸痰管结构,在与气管和负压引流管连接时操作不便,费时费力,可能会因为吸痰操作前期准备时间过长而错过最佳吸痰时机,影响患者的及时救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痰装置。本技术的吸痰接头与咽部相适配,便于伸入咽部与气管连接,通过连接器能与负压引流管快速连接,操作方便,气密性好。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吸痰装置,包括紧固带以及依次连接的吸痰接头、连接管、连接器;所述吸痰接头、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连接器内部分别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吸痰接头呈弧形用于伸入患者咽部,且其直径沿远离所述连接管的方向逐渐减小,在所述吸痰接头的末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的吸痰孔;所述紧固带的一端设有齿牙部,另一端设有扣环;所述齿牙部包括连续延伸的多个齿牙;所述扣环的尺寸大于所述紧固带的尺寸,且所述扣环内设有与所述齿牙相适配的卡齿;所述连接器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负压引流管内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紧固带宽度相适配的环形槽;所述插接部插入负压引流管内后,所述紧固带设有齿牙部的一端穿过所述扣环,使所述紧固带呈环形环绕在负压引流管端部的外侧,且与所述环形槽的位置相对应,其中一个齿牙与所述卡齿卡合,所述紧固带向负压引流管施加沿径向向内的紧固力。优选地,所述插接部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插接部的末端呈锥形。优选地,所述连接器上设有安全阀组件,所述安全阀组件包括螺杆和阀片,所述阀片与所述第三空腔相适配且设置在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螺杆沿径向穿设在所述连接器上,所述螺杆的下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内且与所述阀片相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连接器的侧壁螺纹配合。优选地,所述螺杆的上端设有把手。优选地,所述吸痰接头的弧度为30°-40°,长度为6-8cm。优选地,所述吸痰接头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层。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吸痰装置,其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吸痰接头硬质,且呈弧形,直径逐渐减小,这种吸痰接头更贴合于咽部结构,更便于伸入咽部内,到达患者的气管位置,且硬质和尖头状的结构,更利于与气管进行连接,使得吸痰接头与气管连接时操作方便快速,耗时短。连接器设有插接部,插接部用于插入负压引流管内,可便于连接器与负压引流管的连接,紧固带可施加紧固力,确保连接器与负压引流管连接紧密、气密性好、不易脱落。本技术的吸痰装置在与气管和负压引流管连接时方便快速,能减少吸痰操作的前期准备时间,实现快速、及时的吸痰操作。吸痰装置整体气密性良好,连接器与负压引流管连接紧密,不易脱落,能保证吸痰过程的顺利进行。2、插接部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可增强连接器与负压引流管之间的连接气密性。3、插接部末端呈锥形,锥形结构有利于插接部插入负压引流管内。4、安全阀组件可快速关闭第三空腔,停止负压吸痰,使得医护人员能更好的控制负压吸痰过程,使负压吸痰过程的安全性更高。5、螺杆上端设有把手,把手可方便转动螺杆。6、吸痰接头的弧度为30°-40°,长度为6-8cm,该尺寸与咽部相适配,便于吸痰接头伸入咽部内与气管相连接。7、吸痰接头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层,橡胶层质软,可以避免伸入过程中,硬质的吸痰接头划伤咽部及口腔粘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吸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紧固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痰接头,11-第一空腔,2-连接管,21-第二空腔,3-连接器,31-第三空腔,32-插接部,321-环形槽,33-安全阀组件,331-螺杆,3311-把手,332-阀片,4-紧固带,41-齿牙部,42-扣环,5-负压引流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吸痰装置,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连接的吸痰接头1、连接管2和连接器3,还包括紧固带4。吸痰接头1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内部为中空结构,形成第一空腔11,吸痰接头1始端呈锥形,以便于插入连接管2内,末端设有与第一空腔11相通的吸痰孔。吸痰接头1整体弯曲延伸呈弧形,与咽部的结构相适配。吸痰接头1的末端用于插入气管内,痰液等内分泌物从吸痰孔处被吸入到第一空腔11中。连接管2采用常用的软质塑胶管即可,其内部中空,形成第二空腔21,第二空腔21与第一空腔11相通,用于流动痰液等内分泌物。连接器3整体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外形呈圆管状,连接器3远离连接管2的右端设有用于插入负压引流管5内部的插接部32,插接部32的外周面设有环形槽321,环形槽321环绕插接部32的外周面设置,且其槽宽略大于紧固带4的宽度。请详细参阅图3,紧固带4采用塑料制成,整体呈长带状,可弯曲变形。在紧固带4的一端设有齿牙部41,另一端设有扣环42。齿牙部41包括连续延伸的多个齿牙,如图3所示的,齿牙部41位于紧固带4上表面靠近端部的位置,多个齿牙沿着紧固带4的长度方向连续延伸。扣环42则位于紧固带4的另一端,扣环42整体呈方形环状结构,其中部镂空部分的尺寸大于紧固带4的截面尺寸,使得紧固带4设有齿牙部41的一端能穿过扣环42。在扣环42的上边沿处设有卡齿,卡齿与齿牙相适配,将紧固带4设有齿牙部41的一端穿过扣环42时,将其端部向下按压,使齿牙不与卡齿接触,此时紧固带4的端部可在扣环42内穿动,以调节紧固带4所围成的圆环的大小,当调节完成后,松开紧固带4的端部,紧固带4受自身材料的弹性作用自动向上回弹,此时其中一个齿牙与卡齿卡合,使得紧固带4的端部相对于扣环42保持固定,紧固带4所围成的圆环大小保持不变。通过上述的齿牙和卡齿结构,能快速调节紧固带4所围成的圆环的大小。设置紧固带4的目的是向负压引流管5施加沿径向向内的紧固力,使负压引流管5与连接器3的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带以及依次连接的吸痰接头、连接管、连接器;所述吸痰接头、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连接器内部分别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吸痰接头呈弧形用于伸入患者咽部,且其直径沿远离所述连接管的方向逐渐减小,在所述吸痰接头的末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的吸痰孔;/n所述紧固带的一端设有齿牙部,另一端设有扣环;所述齿牙部包括连续延伸的多个齿牙;所述扣环的尺寸大于所述紧固带的尺寸,且所述扣环内设有与所述齿牙相适配的卡齿;/n所述连接器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负压引流管内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紧固带宽度相适配的环形槽;/n所述插接部插入负压引流管内后,所述紧固带设有齿牙部的一端穿过所述扣环,使所述紧固带呈环形环绕在负压引流管端部的外侧,且与所述环形槽的位置相对应,其中一个齿牙与所述卡齿卡合,所述紧固带向负压引流管施加沿径向向内的紧固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带以及依次连接的吸痰接头、连接管、连接器;所述吸痰接头、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连接器内部分别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吸痰接头呈弧形用于伸入患者咽部,且其直径沿远离所述连接管的方向逐渐减小,在所述吸痰接头的末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的吸痰孔;
所述紧固带的一端设有齿牙部,另一端设有扣环;所述齿牙部包括连续延伸的多个齿牙;所述扣环的尺寸大于所述紧固带的尺寸,且所述扣环内设有与所述齿牙相适配的卡齿;
所述连接器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负压引流管内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紧固带宽度相适配的环形槽;
所述插接部插入负压引流管内后,所述紧固带设有齿牙部的一端穿过所述扣环,使所述紧固带呈环形环绕在负压引流管端部的外侧,且与所述环形槽的位置相对应,其中一个齿牙与所述卡齿卡合,所述紧固带向负压引流管施加沿径向向内的紧固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祖林安德连李慧娟温红梅卫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