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32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硫化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辊筒的尺寸选择胶板的尺寸及数量;S2:胶板上涂室温硫化粘结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溶液;S3:清洗辊筒表面;S4:辊筒表面涂金属表面处理剂;S5:在金属表面处理剂上涂两层室温硫化粘结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溶液;S6:将胶板铺在辊筒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辊筒室温硫化工艺,不需要进行加热,在常温下即可进行硫化,不需要热源提供,也不需要其他的设备,是一种不用提供温度、压力,仅在室温条件下,不需要任何设备,就可进行硫化且强度可以超过国家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需要额外的大型设备,也不需要对温度进行控制,对压力进行控制,大大节省了硫化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筒硫化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
技术介绍
热硫化法是橡胶加工中应用最广泛常见的硫化方法,由于是在加热条件下进了,硫化反应活性大,速度快;热硫化法可以采用如水蒸汽、热空气、热水电热等介质来加热硫化橡胶制品,热硫化法可以分为直接硫化法、间接硫化法、加压硫化法等;不同性质和形状的橡胶制品依据不同成型加工工艺和加热加压方式需采用不同的硫化方法,橡胶与其它材料的复合一般采用热硫化工艺,如橡胶与金属的粘接。专利技术专利CN105235303A公布了一种耐磨陶瓷滚筒热硫化工艺。包括在金属滚筒表面沿中部向两侧设有正反向螺纹,在金属滚筒上的正反向螺纹与耐磨陶瓷胶板及其上的胶浆层之间依次设有开姆洛克橡胶胶粘层、铁胶层胶浆层、硫化橡胶层构成的过渡连接层;其硫化工艺为:向金属滚筒表面涂覆开姆洛克橡胶胶粘剂、铁胶、胶浆、生橡胶料、及耐磨陶瓷胶板打磨配合面涂覆胶浆,与生橡胶料表面进行粘接形成整体,装入模具进行硫化,脱模得到耐磨陶瓷滚筒。但是,热硫化法需要有热源提供,势必增加设备的复杂性,需要有温度,压力控制设备,工艺流程复杂,设备昂贵,需要现场有足够的空间和能源供给,通常输送带工作现场,工况比较恶劣,空间和能源都紧张;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可以不用提供温度、压力,仅在室温条件下,就可进行硫化且强度可以超过国家标准。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辊筒的尺寸选择胶板的尺寸及数量;S2:胶板上涂室温硫化粘结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溶液;S3:清洗辊筒表面;S4:辊筒表面涂金属表面处理剂;S5:在金属表面处理剂上涂两层室温硫化粘结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溶液;S6:将胶板铺在辊筒表面;所述S5与S6之间包括S5.1:在辊筒的表面标记90度划线。所述S1中胶板的尺寸为:当辊筒宽度大于500mm时,依据辊筒宽度选择胶板的尺寸,胶板的尺寸为胶板的长度,即辊筒宽度为胶板的长度。当辊筒大于500mm时,采用的胶板为陶瓷胶板。所述陶瓷胶板之间的接头方式为对接。所述混合溶液中,室温硫化粘接剂和固化剂的比例为100:4。所述粘接剂采用的为蒂普拓普的SC2000型或SC4000型硫化剂,所述搭配固化剂采用蒂普拓普的UTR20或固化剂ER42。所述S2具体为:去除胶板的保护膜,在胶板上涂室温硫化粘结剂和固化剂的混合溶液;所述S3具体为:使用金属清洗剂使辊筒表面彻底清洁。所述S6包括以下步骤:S61:根据90度划线,将胶板铺在辊筒的表面;S62:继续粘接剩余的胶板,将胶板按压在辊筒表面;S63:用压辊碾压胶板的接缝处和每一块胶板,并用橡胶锤砸实;S64:将封口条粘在胶板的接缝处;S65:再次用压辊碾压胶板的接缝处和每一块胶板,然后用橡胶锤砸实;S66:用刀具去除边缘多余长度的胶板。所述S2中,混合溶液干燥的时间至少为60min。所述S4中,混合溶液干燥的时间至少为60min。所述S1中,陶瓷胶板数量=辊筒总周长/陶瓷胶板宽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辊筒室温硫化工艺,不需要进行加热,在常温下即可进行硫化,不需要热源提供,也不需要其他的设备,是一种可以不用提供温度、压力,仅在室温条件下,不需要任何设备,就可进行硫化且强度可以超过国家标准;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辊筒和胶板分别涂设混合室温硫化粘结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溶液,然后将二者黏贴在一起,提高了辊筒表面的耐磨性;本专利技术一般适用于辊筒宽度大于500mm的辊筒,需要使用陶瓷胶板,提高其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对于辊筒宽度小于等于500mm的辊筒,因为其载重较轻,使用蒂普拓普高耐磨带特殊CN层的胶板即可,在胶板上开设菱形花纹等,提高其摩擦力,并且易于观察磨损度,开设菱形花纹形成的沟槽适用于潮湿坏境,方便排污排泥。蒂普拓普带特殊CN层的胶板,采用本硫化工艺,降低使用成本,方便生产;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需要额外的大型设备,也不需要对温度进行控制,对压力进行控制,大大节省了硫化成本,并且本专利技术中陶瓷胶板与金属粘接强度大于国家标准8N/mm。满足输送带辊筒包胶要求,适用于各种复杂工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辊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S5.1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S61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S65、S66的示意图;1、辊筒2、胶板3、保护膜4、90度划线5、压辊碾6、橡胶锤7、刀具8、侧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各安装方式及各技术术语,都是所属
中早已明确知晓的技术用语,故不再做过多解释。此外,对于相同的部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但这并不影响也不应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技术方案的准确理解。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可以不用提供温度、压力,仅在室温条件下,就可进行硫化且强度可以超过国家标准。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辊筒1的尺寸选择胶板2的尺寸及数量;优选地,所述S1中,胶板数量=辊筒总周长/陶瓷胶板宽度。S2:胶板2上涂室温硫化粘结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溶液;优选地,混合溶液干燥的时间不低于60min;60min后用手指背面测试是否还有轻微粘性即可;S2具体为:去除胶板的保护膜3,涂粘接剂和固化剂的混合溶液,至少1h后进行操作;1h后,混合溶液晾干至手指背部测试仍有轻微粘性的程度,如若不及时使用胶板的情况下,再次将保护膜3盖好,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落到混合溶液上,影响粘结的效果。S3:清洗辊筒1表面;具体地,使用蒂普拓普金属清洗剂使辊筒1表面彻底清洁,去除先前的胶板2、脂、灰尘、油等;蒂普拓普金属清洗剂,能彻底清除先前的胶板2,油脂,灰尘等;所述S3可以采用喷丸处理,因为喷丸处理是最有效的清理辊筒表面的方法;如果不具备喷丸条件,可使用角磨机进行处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表面粗糙度应与推荐值约60μm相当,也就是工业表面标准SA21/2。S4:辊筒1表面涂金属表面处理剂;优选地,金属表面处理剂采用蒂普拓普的PR200金属处理剂对辊筒1表面进行处理;优选地,混合溶液干燥的时间不低于60min;S5:在辊筒1表面上涂两层室温硫化粘结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溶液;优选地,每层混合溶液干燥的时间不低于60min,刷第一层混合溶液60min后用手指背面测试是否还有轻微粘性即可,再刷第二层混合溶液,60min后用手指背面测试是否还有轻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根据辊筒(1)的尺寸选择胶板(2)的尺寸及数量;/nS2:胶板(2)上涂室温硫化粘结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溶液;/nS3:清洗辊筒(1)表面;/nS4:辊筒(1)表面涂金属表面处理剂;/nS5:在辊筒(1)表面上涂两层室温硫化粘结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溶液;/nS6:将胶板(2)铺在辊筒(1)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辊筒(1)的尺寸选择胶板(2)的尺寸及数量;
S2:胶板(2)上涂室温硫化粘结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溶液;
S3:清洗辊筒(1)表面;
S4:辊筒(1)表面涂金属表面处理剂;
S5:在辊筒(1)表面上涂两层室温硫化粘结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溶液;
S6:将胶板(2)铺在辊筒(1)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与S6之间包括S5.1:在所述辊筒(1)的表面标记90度划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胶板(2)的尺寸为:辊筒(1)宽度大于500mm时,根据辊筒的宽度选择胶板(2)的尺寸,胶板的尺寸为胶板(2)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板(2)采用陶瓷胶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胶板之间的接头方式为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筒室温硫化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逸泉
申请(专利权)人:蒂普拓普天津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