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缸轴头的特效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512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轴头修复相关设备领域,尤其为一种烘缸轴头的特效修复方法,包括S10、a类修复方法和S20、b类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轴头单边磨损量选择两类修复方法:轴头单边磨损量≤3mm的情况采用S10、a类修复方法;轴头单边磨损量>3mm的情况采用S20、b类修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烘缸轴头的特效修复方法根据烘缸轴头不同的磨损状况而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分别应用a类修复方法修复轴头磨损≤3mm的状况,b类修复方法修复轴头磨损>3mm的状况,很好的应对了生产中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并且在保证修复后轴头强度的同时避免了烘缸轴头或烘缸的整体更换,极大的缩减修复时间,减低修复成本,使企业能够尽快的恢复正常生产,降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缸轴头的特效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头修复相关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缸轴头的特效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纸机烘缸为外烘筒、传动侧端盖轴头和操作侧端盖轴头组成,操作侧端盖轴头是通过与烘筒过盈配合后使用螺栓固定在烘筒上,传动侧轴承为固定端,因此出现研轴现象较少,操作侧为游动端出现研轴现象较多,一般端盖与轴头铸造为一个整体件,目前也有分体式设计,采用螺栓连接,轴头上加工有轴承位和定位轴承的锁紧螺母位烘缸操作侧轴承为游动端,因纸机上有许多生产备件需要定期更换或设备维修,需要进行停机处理,造成烘缸轴头伸缩、膨胀变形,而造成了轴承位与轴承内圈滑动研轴,或由于轴承缺少润滑油卡死造成研轴及其他原因而出现研轴,轴承位研轴磨损量小时还能正常生产,但研轴磨损量过大时烘缸两轴承位不同心,加之与轴头与轴承内圈之间有滑动,造成纸机烘缸振动大,上下烘缸之间产生速度差,纸幅在上下烘缸之间抖动大,引起纸张起皱或在烘缸组内断头,无法正常生产,被迫停机处理。烘缸是纸机生产线上的干燥设备,约占纸机总重量的30%,也是纸机生产线上的关键部件,纸机上烘缸在生产线上不能备用,一旦出现问题必须进行停机处理,若直接更换整只烘缸或烘缸端盖轴头,耗时长(24-36小时),人工以及设备费用高,严重影响企业是正常生产,鉴于以上现有的烘缸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将其进行改进,来完善此项设备,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缸轴头的特效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纸机上烘缸在生产线上不能备用,一旦出现问题必须进行停机处理,若直接更换整只烘缸或烘缸端盖轴头,耗时长(24-36小时),人工以及设备费用高,严重影响企业是正常生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烘缸轴头的特效修复方法,包括S10、a类修复方法和S20、b类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轴头单边磨损量选择两类修复方法:轴头单边磨损量≤3mm的情况采用S10、a类修复方法;轴头单边磨损量>3mm的情况采用S20、b类修复方法,其中,所述S10、a类修复方法包括S101、初步清理及检查轴头磨损状况,判断是否可修复或者更换,若轴头单边磨损量≤3mm,则继续执行以下步骤;S102、用抹布清理烘缸轴头上的油渍、油污,再用RSB-105低泡碱性金属清洗剂对轴头进行全面清洗,再对磨损部位加强清洗,确保见金属本色后,再用擦拭纸或干棉布擦干磨损部位;S103、用特制金属修补剂涂抹在已清理干净的磨损烘缸轴头上,按标准轴头形状、大小用专用小铲压实,去除内部气泡,保证密实;S104、将相配的侧面未开孔的轴头模套在内表面上涂上脱膜剂,轻轻地套入已涂修补剂且压实的轴头上,并轻轻左右旋转,保证套位到原轴承位处,再用专用铲子铲去掉多余的修补剂;S105、30分钟后退下轴头膜套,再视修补剂硬化程度,用刀片将涂层表面刮平,修补剂硬化好后(一般2-3小时),即可安装;所述S20、b类修复方法包括S201、初步清理及检查轴头磨损状况,判断是否可修复或者更换,若轴头单边磨损量>3mm,则继续执行以下步骤;S202、用抹布清理烘缸轴头上的油渍、油污,再用RSB-105低泡碱性金属清洗剂对轴头进行全面清洗,再对磨损部位加强清洗,确保见金属本色后,再用擦拭纸或干棉布擦干磨损部位;S203、用特制金属修补剂涂抹在已清理干净的磨损烘缸轴头上,按标准轴头形状、大小用专用小铲压实,去除内部气泡,保证密实;S204、将已加工好且厚度相适的薄壁套从中心线分为两半,把两个半套叠压在已涂好修补剂的轴头上,再把开孔轴头模套套在薄壁套上,用原锁紧螺母把开孔轴头模套推到轴承位处;S205、用手电钻从轴套上的侧面孔处向轴头处钻孔,钻孔直径为8.5mm,深度为25mm,攻丝M10,再用长度15mm的沉头螺栓M10×1.5固定薄壁套,保证沉头螺栓的栓面比薄壁套低2-3mm,然后用电焊机小电流点焊沉头螺栓面与薄壁套,保证薄壁套螺栓、轴头、修补剂连接一体化,按上述步骤在每个薄壁套上固定4-5个螺栓,且点焊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修补剂为HR8112,是高分子树脂为主体,以金属及合金为强化填充剂的组合型金属修补剂,金属修补剂HR8112分为A、B两组,使用前预先按特定比例配置混合均匀。进一步的,所述脱膜剂是Fm-102脱膜剂,是蜡与聚脂混合物,具有液体蜡优点,并且具备半永久性脱膜性和多次使用脱膜的优点。进一步的,所述轴头模套为根据不同轴头尺寸定制模套,且分为侧面开孔模套和未开孔模套,分别应用修复两种不同程度的轴头磨损状况。进一步的,所述薄壁套为高强度金属材质,根据所要修复的轴头规格定制,配合金属修补剂HR8112修复轴头磨损量>3mm的状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烘缸轴头的特效修复方法根据烘缸轴头不同的磨损状况而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分别应用a类修复方法修复轴头磨损≤3mm的状况,b类修复方法修复轴头磨损>3mm的状况,很好的应对了生产中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烘缸轴头的特效修复方法在保证修复后轴头强度的同时避免了烘缸轴头或烘缸的整体更换,极大的缩减修复时间,减低修复成本,使企业能够尽快的恢复正常生产,降低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烘缸轴头与轴承连接部分的结构图;图2是a类修复方法对应的烘缸轴头结构及修复部件图;图3是b类修复方法对应的烘缸轴头结构及修复部件图;图4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5是图3中B处放大图。图中所示文字标注表示为:1、外烘筒;2、操作侧端盖轴头;3、烘缸轴头;4、轴承;5、锁紧螺母;6、轴头磨损位;7、薄壁套;8、侧面开孔轴头模套;9、模套侧面开孔;10、未开孔轴头模套;11、金属修补剂修复层;12、薄壁套修复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烘缸轴头的特效修复方法,包括S10、a类修复方法和S20、b类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轴头单边磨损量选择两类修复方法:轴头单边磨损量≤3mm的情况采用S10、a类修复方法;轴头单边磨损量>3mm的情况采用S20、b类修复方法,其中,所述S10、a类修复方法包括S101、初步清理及检查轴头磨损状况,判断是否可修复或者更换,若轴头单边磨损量≤3mm,则继续执行以下步骤;S102、用抹布清理烘缸轴头上的油渍、油污,再用RSB-105低泡碱性金属清洗剂对轴头进行全面清洗,再对磨损部位加强清洗,确保见金属本色后,再用擦拭纸或干棉布擦干磨损部位;S103、用特制金属修补剂涂抹在已清理干净的磨损烘缸轴头上,按标准轴头形状、大小用专用小铲压实,去除内部气泡,保证密实;S104、将相配的侧面未开孔的轴头模套在内表面上涂上脱膜剂,轻轻地套入已涂修补剂且压实的轴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烘缸轴头的特效修复方法,包括S10、a类修复方法和S20、b类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轴头单边磨损量选择两类修复方法:轴头单边磨损量≤3mm的情况采用S10、a类修复方法;轴头单边磨损量>3mm的情况采用S20、b类修复方法,其中,/n所述S10、a类修复方法包括S101、初步清理及检查轴头磨损状况,判断是否可修复或者更换,若轴头单边磨损量≤3mm,则继续执行以下步骤;/nS102、用抹布清理烘缸轴头上的油渍、油污,再用RSB-105低泡碱性金属清洗剂对轴头进行全面清洗,再对磨损部位加强清洗,确保见金属本色后,再用擦拭纸或干棉布擦干磨损部位;/nS103、用特制金属修补剂涂抹在已清理干净的磨损烘缸轴头上,按标准轴头形状、大小用专用小铲压实,去除内部气泡,保证密实;/nS104、将相配的侧面未开孔的轴头模套在内表面上涂上脱膜剂,轻轻地套入已涂修补剂且压实的轴头上,并轻轻左右旋转,保证套位到原轴承位处,再用专用铲子铲去掉多余的修补剂;/nS105、30分钟后退下轴头膜套,再视修补剂硬化程度,用刀片将涂层表面刮平,修补剂硬化好后(一般2-3小时),即可安装;/n所述S20、b类修复方法包括S201、初步清理及检查轴头磨损状况,判断是否可修复或者更换,若轴头单边磨损量>3mm,则继续执行以下步骤;/nS202、用抹布清理烘缸轴头上的油渍、油污,再用RSB-105低泡碱性金属清洗剂对轴头进行全面清洗,再对磨损部位加强清洗,确保见金属本色后,再用擦拭纸或干棉布擦干磨损部位;/nS203、用特制金属修补剂涂抹在已清理干净的磨损烘缸轴头上,按标准轴头形状、大小用专用小铲压实,去除内部气泡,保证密实;/nS204、将已加工好且厚度相适的薄壁套从中心线分为两半,把两个半套叠压在已涂好修补剂的轴头上,再把开孔轴头模套套在薄壁套上,用原锁紧螺母把开孔轴头模套推到轴承位处;/nS205、用手电钻从轴套上的侧面孔处向轴头处钻孔,钻孔直径为8.5mm,深度为25mm,攻丝M10,再用长度15mm的沉头螺栓M10×1.5固定薄壁套,保证沉头螺栓的栓面比薄壁套低2-3mm,然后用电焊机小电流点焊沉头螺栓面与薄壁套,保证薄壁套螺栓、轴头、修补剂连接一体化,按上述步骤在每个薄壁套上固定4-5个螺栓,且点焊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缸轴头的特效修复方法,包括S10、a类修复方法和S20、b类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轴头单边磨损量选择两类修复方法:轴头单边磨损量≤3mm的情况采用S10、a类修复方法;轴头单边磨损量>3mm的情况采用S20、b类修复方法,其中,
所述S10、a类修复方法包括S101、初步清理及检查轴头磨损状况,判断是否可修复或者更换,若轴头单边磨损量≤3mm,则继续执行以下步骤;
S102、用抹布清理烘缸轴头上的油渍、油污,再用RSB-105低泡碱性金属清洗剂对轴头进行全面清洗,再对磨损部位加强清洗,确保见金属本色后,再用擦拭纸或干棉布擦干磨损部位;
S103、用特制金属修补剂涂抹在已清理干净的磨损烘缸轴头上,按标准轴头形状、大小用专用小铲压实,去除内部气泡,保证密实;
S104、将相配的侧面未开孔的轴头模套在内表面上涂上脱膜剂,轻轻地套入已涂修补剂且压实的轴头上,并轻轻左右旋转,保证套位到原轴承位处,再用专用铲子铲去掉多余的修补剂;
S105、30分钟后退下轴头膜套,再视修补剂硬化程度,用刀片将涂层表面刮平,修补剂硬化好后(一般2-3小时),即可安装;
所述S20、b类修复方法包括S201、初步清理及检查轴头磨损状况,判断是否可修复或者更换,若轴头单边磨损量>3mm,则继续执行以下步骤;
S202、用抹布清理烘缸轴头上的油渍、油污,再用RSB-105低泡碱性金属清洗剂对轴头进行全面清洗,再对磨损部位加强清洗,确保见金属本色后,再用擦拭纸或干棉布擦干磨损部位;
S203、用特制金属修补剂涂抹在已清理干净的磨损烘缸轴头上,按标准轴头形状、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洁王安睿付六生宁荣亮幸世光陈庆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竹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