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492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屏,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外延固定安装有发射光源,所述入料管的内部开设有输入槽,所述输入槽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光接收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通过在入料管设置的发射光源对塑料颗粒的表面进行照射,而不同品质的塑料颗粒对光线的折射率不同,这样在光接收板的表面产生不同的光斑,这样在区分步骤中快速对开始下料的塑料颗粒和最后下料的不合格塑料颗粒与中间的合格塑料颗粒进行快速区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如今在透明塑料颗粒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一次性加入至原料桶中,这样导致开始出料和最后出料的塑料颗粒的质量不如中间时间出料的塑料颗粒,因此,在塑料生产的过程中,开始出料和最后出料的不合格的塑料颗粒大多会被回收再次熔融,在塑料颗粒生产中的不合格的塑料颗粒主要存在在开始出料和最后出料的不合格的塑料颗粒中,这时对塑料颗粒进行下料时就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由于不同的批次原料生产的开始出料和最后出料的不合格的塑料颗粒的数量各不相同,而现有的透明塑料颗粒生产下料装置无法对不合格和合格的透明塑料颗粒进行快速区分并进行快速分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采用色选机的方法处理则大大增加了塑料颗粒生产的成本,其次当不合格颗粒过多时无法进行快速发现并对这种现象进行快速预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屏,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可与成品收集设备连接的成品下料槽和可与废品收集设备的连接的残次品下料槽,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外延固定安装有发射光源,所述入料管的内部开设有输入槽,所述输入槽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光接收板,所述发射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塑料颗粒折射后照射在光接收板上,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区分槽,所述区分槽的内沿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一号锥齿轮;其中,所述区分槽的内沿且位于驱动电机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托盘,所述支撑托盘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上转板和下转板,所述上转板位于下转板的上方,所述上转板表面的齿数是下转板齿数的两倍,这样使上转板和下转板同时转动时,上转板的转速为下转板的两倍,所述上转板的表面开设有残次品输出口和成品输出口,所述下转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上转板和下转板转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托盘的下表面设置有二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带动二号锥齿轮转动,所述二号锥齿轮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上端的端部与下转板和上转板转动连接。借由上述结构,通过在入料管设置的发射光源对塑料颗粒的表面进行照射,而不同品质的塑料颗粒对光线的折射率不同,这样在光接收板的表面产生不同的光斑,这样在区分步骤中快速对开始下料的塑料颗粒和最后下料的不合格塑料颗粒与中间的合格塑料颗粒进行快速区分,使中间的合格塑料颗粒与一批原料两端的不合格的塑料颗粒进行快速有效分离,并对一批原料产生的塑料颗粒进行评估,且对不合格塑料颗粒较多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便于使用者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托盘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转换腔,所述转换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输杆,所述传输杆的上端固定套接有一号啮合齿轮和二号啮合齿轮,所述一号啮合齿轮位于二号啮合齿轮的下方,所述一号啮合齿轮的外表面与下转板传动连接,所述二号啮合齿轮的外表面与上转板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下转板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杆的上端的端部与转动孔活动插接,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与残次品输出口至成品输出口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残次品输出口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高度测量板,所述高度测量板测量残次品输出口中塑料粒子的高度,所述高度测量板的输出端与控制屏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入料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入料溜槽,所述入料溜槽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储存槽,所述储存槽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输管,所述储存槽的内表面设置为弧形,所述传输管的输出端位于残次品输出口的正上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残次品下料槽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残次品输出管,所述成品下料槽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成品输出管,所述残次品输出管的输入端位于起始时成品输出口的正上方,所述成品输出管的输入端位于残次品输出口的正上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传输杆、一号啮合齿轮和二号啮合齿轮位于转换腔的内部,所述支撑托盘固定安装在区分槽的内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屏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屏的输出端与发射光源电性连接。借由上述结构,在进行合格颗粒与不合格颗粒区分放置的过程中,控制屏控制二号锥齿轮通过传输杆分别带动一号啮合齿轮和二号啮合齿轮转动,而二号啮合齿轮与上转板的外表面啮合传动,一号啮合齿轮与下转板的外表面啮合传动,由于下转板表面的齿数为上转板表面齿数的一半,所以在上转板转动半圈时下转板转动四分之一圈,故在残次品输出口位于传输管的正下方时,残次品输出口被下转板表面阻隔,而当成品输出口位于传输管的正下方时,成品输出口与通孔导通,而残次品输出口也与另一侧的通孔导通,这样完成对合格颗粒与不合格颗粒的区分放置,结构简单且可对合格颗粒与不合格颗粒的快速分离,更可对不合格的颗粒进行实时计数以对不合格塑料颗粒较多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使用步骤如下:A:将装置的支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将控制屏与外部电源连接,将入料管的输入端与塑料颗粒生产设备连接,将成品下料槽的输出端与合格塑料颗粒收集设备连接,将残次品下料槽的输出端与不合格塑料颗粒收集设备连接,发射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塑料颗粒折射后照射在光接收板上;B:在完成A步骤后,在入料管设置的发射光源对塑料颗粒的表面进行照射,而不同品质的塑料颗粒对光线的折射率不同,这样在光接收板的表面产生不同的光斑,这样在区分步骤中快速对开始下料的塑料颗粒和最后下料的不合格塑料颗粒与中间的合格塑料颗粒进行快速区分,使中间的合格塑料颗粒与一批原料两端的不合格的塑料颗粒进行快速有效分离,并对一批原料产生的塑料颗粒进行评估,且对不合格塑料颗粒较多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便于使用者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C:在完成B步骤后,在进行合格颗粒与不合格颗粒区分放置的过程中,控制屏控制二号锥齿轮通过传输杆分别带动一号啮合齿轮和二号啮合齿轮转动,而二号啮合齿轮与上转板的外表面啮合传动,一号啮合齿轮与下转板的外表面啮合传动,由于下转板表面的齿数为上转板表面齿数的一半,所以在上转板转动半圈时下转板转动四分之一圈,故在残次品输出口位于传输管的正下方时,残次品输出口被下转板表面阻隔,而当成品输出口位于传输管的正下方时,成品输出口与通孔导通,而残次品输出口也与另一侧的通孔导通,这样完成对合格颗粒与不合格颗粒的区分放置,结构简单且可对合格颗粒与不合格颗粒的快速分离,更可对不合格的颗粒进行实时计数以对不合格塑料颗粒较多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D:完成C步骤后,合格的塑料颗粒经过成品输出管和成品下料槽进入合格塑料颗粒收集设备中,而不合格的塑料颗粒经过残次品输出管和残次品下料槽进入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屏,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可与成品收集设备连接的成品下料槽和可与废品收集设备的连接的残次品下料槽,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入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管的外延固定安装有发射光源,所述入料管的内部开设有输入槽,所述输入槽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光接收板,所述发射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塑料颗粒折射后照射在光接收板上,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区分槽,所述区分槽的内沿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一号锥齿轮;/n其中,所述区分槽的内沿且位于驱动电机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托盘,所述支撑托盘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上转板和下转板,所述上转板位于下转板的上方,所述上转板表面的齿数是下转板齿数的两倍,这样使上转板和下转板同时转动时,上转板的转速为下转板的两倍,所述上转板的表面开设有残次品输出口和成品输出口,所述下转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上转板和下转板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屏,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可与成品收集设备连接的成品下料槽和可与废品收集设备的连接的残次品下料槽,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入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管的外延固定安装有发射光源,所述入料管的内部开设有输入槽,所述输入槽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光接收板,所述发射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塑料颗粒折射后照射在光接收板上,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区分槽,所述区分槽的内沿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一号锥齿轮;
其中,所述区分槽的内沿且位于驱动电机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托盘,所述支撑托盘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上转板和下转板,所述上转板位于下转板的上方,所述上转板表面的齿数是下转板齿数的两倍,这样使上转板和下转板同时转动时,上转板的转速为下转板的两倍,所述上转板的表面开设有残次品输出口和成品输出口,所述下转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上转板和下转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盘的下表面设置有二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带动二号锥齿轮转动,所述二号锥齿轮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上端的端部与下转板和上转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盘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转换腔,所述转换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输杆,所述传输杆的上端固定套接有一号啮合齿轮和二号啮合齿轮,所述一号啮合齿轮位于二号啮合齿轮的下方,所述一号啮合齿轮的外表面与下转板传动连接,所述二号啮合齿轮的外表面与上转板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板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杆的上端的端部与转动孔活动插接,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与残次品输出口至成品输出口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残次品输出口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高度测量板,所述高度测量板测量残次品输出口中塑料粒子的高度,所述高度测量板的输出端与控制屏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生产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入料溜槽,所述入料溜槽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储存槽,所述储存槽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输管,所述储存槽的内表面设置为弧形,所述传输管的输出端位于残次品输出口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三标黄腾腾
申请(专利权)人:濉溪县宗诺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