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24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9
本申请涉及背光源加工设备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其包括吸附台,所述吸附台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灯条的放置槽,所述吸附台上表面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避位槽,若干个所述第一避位槽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避位槽均与所述放置槽相连通,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之间形成抵接块,所述抵接块的侧壁抵接于所述灯条的侧壁。本申请能够限制灯条在灯胶的作用下粘附于放置槽的侧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
本申请涉及背光源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
技术介绍
背光源自动组装机是把小型背光模组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在夹具托盘上自动完成组装。组装顺序为:人工放置背光模组外框在转盘模具上→清自动清洁(除尘、除静电)→(贴下扩散片)→贴增光片1→贴增光片2→贴遮光片→压合、自动取出成品取件至传送带。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用于组装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自动组装机内设置有真空吸附系统。所述背光源自动组装机包括板台夹具,所述板台夹具周围依次环绕设置有四个机构,包括灯条上料机构、增光膜传送机构、压合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灯条上料机构包括吸附台,所述吸附台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灯条的放置槽,真空吸附系统对灯条有吸附作用;所述增光膜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增光膜;所述压合机构将灯条压合于增光膜上;所述翻转机构用于将组装好的背光源传送至下一道工序。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灯条是采用FPC做组装线路板,通过灯胶将若干个LED粘贴于组装线路板表面,工作人员将灯胶粘贴于灯条上的时候,容易将灯胶贴偏,当工作人员将灯条放置于放置槽内时,灯条容易在灯胶的作用下粘附于放置槽的侧壁,以使翻转机构无法将灯条传送至下一道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限制灯条在灯胶的作用下粘附于放置槽的侧壁,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包括吸附台,所述吸附台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灯条的放置槽,所述吸附台上表面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避位槽,若干个所述第一避位槽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避位槽均与所述放置槽相连通,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之间形成抵接块,所述抵接块的侧壁抵接于所述灯条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第一避位槽减少了放置槽的侧壁与灯条的侧壁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灯胶对放置槽的侧壁的吸附力,从而限制了灯条在灯胶的作用下粘附于放置槽的侧壁,以使翻转机构将灯条顺利传送至下一道工序。可选的,所述抵接块靠近所述放置槽的一端设置有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进一步减小了放置槽的侧壁与灯条的侧壁的接触面积,进一部减小了灯胶对放置槽侧壁的吸附力。可选的,其中两个所述抵接块上开设有第二避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灯条包括组装线路板和若干个LED,若干个LED通过灯胶粘贴于线路板表面,组装线路板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第二线路板位于第一线路板的一侧,第二避位槽提供了用于放置第二线路板的空间。可选的,所述放置槽的槽底开设有若干个吸附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机在传送吸附块的过程中真空吸附系统对灯条有吸附作用,从而限制了灯条与吸附台相互脱离。可选的,所述吸附台上设置有用于对灯条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导向块、滑移杆和定位块,所述导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放置槽的槽底,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滑移孔,所述滑移杆穿过所述滑移孔,所述滑移杆与所述导向块滑移配合,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滑移杆的一端,所述定位块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对所述灯条进行定位的定位槽,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滑移杆的紧固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对灯条的端部有定位作用,限制了灯条沿定位槽的长度方向滑。可选的,所述滑移杆远离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防脱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防脱块可以限制滑移杆的滑移行程,从而限制滑移杆与导向块相互脱离;另一方面,工作人员通过握住防脱块来驱动滑移杆滑移,具有省力作用。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导向块螺纹配合,所述螺杆靠近所述滑移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滑移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螺杆,解除螺杆对滑移杆的固定作用,通过滑移滑移杆来调节定位块的位置。可选的,所述螺杆远离所述滑移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旋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旋钮来旋转螺杆,相比于直接旋转螺杆,更加省时省力。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若干个第一避位槽减少了放置槽的侧壁与灯条的侧壁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灯胶对放置槽的侧壁的吸附力,从而限制了灯条在灯胶的作用下粘附于放置槽的侧壁,以使翻转机构将灯条顺利传送至下一道工序;2.圆角进一步减小了放置槽的侧壁与灯条的侧壁的接触面积,进一部减小了灯胶对放置槽侧壁的吸附力;3.组装机在传送吸附块的过程中真空吸附系统对灯条有吸附作用,从而限制了灯条与吸附台相互脱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其中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另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附台;11、放置槽;111、吸附孔;12、第一避位槽;13、抵接块;131、圆角;14、第二避位槽;2、灯条;21、组装线路板;211、第一线路板;212、第二线路板;22、LED;23、灯胶;3、定位组件;31、导向块;311、滑移孔;32、滑移杆;321、防脱块;33、定位块;331、定位槽;4、螺杆;41、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实施例1参照图1,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2上料结构包括吸附台1,吸附台1的形状为长方体。吸附台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灯条2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的长度方向与吸附台1的长度方向相同。吸附台1上表面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避位槽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避位槽12有七个,七个第一避位槽12沿放置槽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七个第一避位槽12均与放置槽11相连通,每相邻两个第一避位槽12之间形成抵接块13。如此设置,由于灯条2包括组装线路板21和若干个LED22,若干个LED22通过灯胶23粘贴于组装线路板21表面。当工作人员将灯条2放置于定位槽331内时,抵接块13的侧壁抵接于灯条2的侧壁,七个第一避位槽12减少了放置槽11的侧壁与灯胶23的侧壁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灯胶23对放置槽11的侧壁的吸附力,从而限制了灯条2在灯胶23的作用下粘附于放置槽11的侧壁,从而将灯条2顺利传送至下一道工序。每个抵接块13靠近放置槽11的一端均设置有圆角131。如此设置,圆角131进一步减小了抵接块13的侧壁与灯条2的侧壁的接触面积,进一部减小了灯胶23对放置槽11侧壁的吸附力。其中两个抵接块13上开设有第二避位槽14,第一避位槽12与第二避位槽14相连通。如此设置,组装线路板21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线路板211和第二线路板212,第二线路板212位于第一线路板211的一侧,第二避位槽14提供了用于放置第二线路板212的空间。放置槽11的槽底开设有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台(1),所述吸附台(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灯条(2)的放置槽(11),所述吸附台(1)上表面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避位槽(12),若干个所述第一避位槽(12)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避位槽(12)均与所述放置槽(11)相连通,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12)之间形成抵接块(13),所述抵接块(13)的侧壁抵接于所述灯条(2)的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台(1),所述吸附台(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灯条(2)的放置槽(11),所述吸附台(1)上表面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避位槽(12),若干个所述第一避位槽(12)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避位槽(12)均与所述放置槽(11)相连通,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12)之间形成抵接块(13),所述抵接块(13)的侧壁抵接于所述灯条(2)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13)靠近所述放置槽(11)的一端设置有圆角(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抵接块(13)上开设有第二避位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1)的槽底开设有若干个吸附孔(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自动组装机的灯条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台(1)上设置有用于对灯条(2)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兴吴周萍孙胜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熙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