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装置系统的控制方法、存储装置系统和存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88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存储装置系统的控制方法、存储装置系统和存储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生成包含了第二存储装置执行的第一命令的第一数据;信息处理装置将按照第一通信规则把第一数据写入第一存储卷中的请求发送到第一写入请求部;第一存储装置在写入第一存储卷中的第一数据是对于第二存储装置的命令的情况下,按照第二通信规则将第一数据写入第二存储卷中的请求发送到第二写入请求部;第二存储装置执行在写入第二存储卷中的第一数据中所设定的第一命令。依据本方法,在数据备份的运用中可以减少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量。另外,也无需在进行数据备份的所有信息处理装置中安装用于控制数据备份的软件,故此可以减少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存储装置系统的控制方法、存储装置系统和存储装置
技术介绍
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故障恢复(disaster recovery)为人瞩目。作为实现故障恢复的技术,已知的技术是将设置在主站点上的存储装置的数据备份也在设置在与其远离的远程站点上的存储装置上进行管理。在主站点被侵袭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设置在远程站点上的存储装置的数据,在远程站点继续进行主站点所进行的处理。作为从主站点向远程站点转发数据的方法,已知的方法是在主站点的信息处理装置和远程站点的信息处理装置之间收发数据。主站点的信息处理装置,将写入主站点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备份发送到远程站点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接收该备份的远程站点的信息处理装置将该数据的写入请求发送到远程站点存储装置中。在上述方法的数据备份中,在信息处理装置间的网络上有大量数据流通。因此,产生了信息处理装置的接口处理负荷增加、信息处理装置间进行的其他数据的传送延迟等问题。另外,在该方法中,必须在各个信息处理装置上安装用于控制数据备份的软件。因此,必须对进行了数据备份的所有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该软件的版本升级等管理作业,增加了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形成的,目的是提供存储装置系统的控制方法、存储装置系统和存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是一种存储装置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具备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第一存储卷的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卷的第二存储装置;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和上述第一存储装置被可通信地连接;上述第一存储装置和上述第二存储装置被可通信地连接;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按照第一通信规则请求将数据写入上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第一写入请求部;上述第一存储装置具备按照第二通信规则请求将数据写入上述第二存储装置中的第二写入请求部的存储装置系统的控制方法中,具备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将在上述第二存储装置中所执行的第一命令设定成第一数据的步骤;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将上述第一数据写入上述第一存储卷中的请求发送到上述第一写入请求部中的步骤;上述第一存储装置在写入上述第一存储卷中的上述第一数据是对于第二存储装置的命令的场合,将上述第一数据写入上述第二存储卷中的请求发送到上述第二写入请求部中的步骤;和上述第二存储装置执行设定在写入上述第二存储卷中的上述第一数据中的上述第一命令的步骤。这里,所谓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是个人电脑、工作站、大型计算机等。所谓存储装置,例如是磁盘阵列装置和半导体存储装置。所谓存储卷,是包含作为磁盘驱动器所提供的物理存储区域的物理卷和作为在物理卷上逻辑设定的存储区域的逻辑卷的存储资源。另外,所谓通信规则例如是按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规格所规定的WRITE命令。因此,信息处理装置无需在操作系统上追加新的命令,就可以让第二存储装置执行第一命令。这里,例如,如果将第一命令设为读取第一存储装置数据的命令,根据来自信息处理装置的指示,就可以在第二存储装置中具有第一存储装置数据的备份。依据该方法,在数据备份的运用中,就可以减少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量。另外,也无需在进行数据备份的所有信息处理装置中安装用于控制数据备份的软件,故此可以减少管理成本。此外,通过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部分和附图,会使本申请公布的课题及其解决方法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大概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磁盘装置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LUN图信息表的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使用虚拟卷的数据写入概况的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命令装置管理表的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命令装置接口的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执行设定在命令装置中的命令概况的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命令装置的控制流程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中的命令装置控制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配对管理表的图。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配对形成概况的图。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卷和主日志的关系的图。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日志获取概况的图。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恢复概况的图。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日志和副日志的日志数据区域的图。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日志获取和恢复流程。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交换概况的图。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交换结束状态的概况的图。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中的交换的流程图。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存储装置中的交换的流程图。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存储装置中的交换的流程图。图22是表示将命令发送到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存储装置中的概况图。图23是表示将命令发送到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存储装置和第三存储装置中的概况图。图2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同步配对管理表。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路径信息管理表。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命令接口的图。图27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命令接口信息处理装置将命令发送到第二存储装置的概况图。图28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命令接口信息处理装置将命令发送到第三存储装置的概况图。图29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在路径信息管理表中设定第三存储装置的例子的图。图30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命令接口将命令发送到存储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1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中的命令接口转发或者执行命令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2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中的命令接口获取所执行的命令的编辑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3是表示不除去本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中的命令接口的转发目的地址来转发或者执行命令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4是表示不除去本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中的命令接口转发目的地址来获取被执行的命令的编辑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探索最短路径并发送命令接口的概况的图。图3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信息管理表。图37是表示探索本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中的最短路径并转发命令接口或者执行命令的处理流程的图。图3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多个存储装置中执行命令的情况下的命令接口的图。图39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命令接口信息处理装置将命令发送到第二存储装置和第三存储装置中的概况图。图40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命令接口将命令发送到多个存储装置中的处理的流程图。图41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中的命令接口在多个存储装置转发命令接口或执行命令的处理流程的图。符号说明10第一存储装置11信息处理装置20第二存储装置30第一逻辑卷40第二逻辑卷 201通道控制部202远程通信接口 203磁盘控制部204公共存储器 205高速缓存206开关控制部 207管理终端208存储装置 209逻辑卷301LUN图信息表401第一写入请求部402数据传送部 403第二写入请求部501命令装置管理表 601命令装置接口701命令设定部 702命令发送部703命令执行部 704配对管理部705形成复制部 706恢复部707日志存储部 708日志获取部709日志停止部 1001配对管理表1101主卷 1102副卷1103主日志1104副日志1201源数据区域1202日志数据区域1501清空完毕区域 1502日志收容完毕区域1503日志收容完毕区域 1504日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存储装置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备: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第一存储卷的第一存储装置、和具备第二存储卷的第二存储装置;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和上述第一存储装置被可通信地连接;上述第一存储装置和 上述第二存储装置被可通信地连接;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按照第一通信规则请求将数据写入上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第一写入请求部;上述第一存储装置具备按照第二通信规则请求将数据写入上述第二存储装置中的第二写入请求部的存储装置系统的控制方 法中,具备: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生成包含在上述第二存储装置中所执行的第一命令的第一数据的步骤;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将按照上述第一通信规则把上述第一数据写入上述第一存储卷中的请求,发送到上述第一写入请求部中的步骤;上述 第一存储装置在写入到上述第一存储卷中的上述第一数据是对于第二存储装置的命令的场合,将按照上述第二通信规则把上述第一数据写入上述第二存储卷中的请求,发送到上述第二写入请求部中的步骤;和上述第二存储装置执行设定在写入上述第二存储卷中的上 述第一数据的上述第一命令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迫尚久近藤修次铃木亨小出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