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84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换开关,包括护套和底座,护套密封安装在底座的上部,护套内设置直线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包括转轴、压板、推杆、导向杆、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转轴水平设置在护套内,且露于护套外,转轴在护套内的部分上开设凹槽,压板嵌在凹槽内,推杆和导向杆均固定在压板的下表面,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推杆上,第二弹性件套设在导向杆上,推杆和导向杆均伸入到底座内;底座的内部设有电气单元,电气单元包括微动开关和接线端子,微动开关和接线端子电连接,微动开关的触发结构设置在推杆的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换开关将推杆设计成偏心结构,设计双轴结构,推杆和导向杆上均套设弹性件,弹性件在回弹时缓慢,增加转换开关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换开关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换开关,尤其涉及一种转换开关,应用于核级阀门上。
技术介绍
由于核级标准对产品的材质、设计寿命、辐照指标、高低温湿度指标、抗震指标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设计产品需要通过核级鉴定试验,目前现有的转换开关性能无法满足相关要求,无法通过核级鉴定试验。核电市场迫切需求一款国产自主化研发的核级转换开关。现有的转换开关,配套的微动开关元件,在核级辐照试验中,会直接出现动作失灵,电气失效的现象,整体的结构,在核级抗震试验中,容易出现连接松动,结构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换开关,在压板的下表面固定导向杆和推杆,推杆和导向杆上均套设弹性件,在外力解除后,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同时推动压板向上复位,导向杆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起到平衡作用。由于设计了两个弹性件,回复缓慢,使开关平稳,复合抗震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换开关,包括护套和底座,所述护套密封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护套内设置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转轴、压板、推杆、导向杆、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在护套内,且露于所述护套外,所述转轴在所述护套内的部分上开设凹槽,所述压板嵌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推杆和导向杆均固定在所述压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推杆和所述导向杆均伸入到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电气单元,所述电气单元包括微动开关和接线端子,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接线端子的上部,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结构设置在所述推杆的下部;所述微动开关打开或关闭状态时,所述转轴的凹槽垂直向下,当操作人员转动转轴后,由于压板嵌设在转轴的凹槽内,转轴转动后,向下压压板,从而推杆和导向杆均向下,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推杆接触了微动开关的触发结构,从而触发微动开关,转轴上的外力解除后,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由于弹力的作用,从而使压板向上移动,从而推杆离开微动开关的触发结构。优选地,所述微动开关打开或关闭状态时,所述推杆的底部与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结构的距离为0.3-0.8mm。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防水接头。优选地,所述转轴在所述护套外的部分转动连接一摆杆。优选地,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凸台,所述护套内设置限位槽,所述凸台嵌入限位槽内,实现转轴转动限位作用。优选地,所述护套的底面设置定位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间隙配合,设计定位孔和定位柱,使护套和底座组装时能精确定位,避免装配方向出错的问题。优选地,所述护套的底面设置3根定位柱,且呈三角分布。优选地,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推杆上,所述第二推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杆内,将推杆设计成可伸缩的推杆,防止向下压压板的力过大,压坏微动开关的触发结构。优选地,所述底座、护套、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的材质均为耐腐蚀的不锈钢材质。优选地,所述转轴和护套之间以及所述护套和底座之间设置密封圈,使整个开关处于一个全封闭防水状态。优选地,所述电气单元通过安装底板固定在底座的内部,所述安装底板上的固定孔成椭圆形,便于调整安装微动开关的触发间隙。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当操作人员转动转轴后,由于压板嵌设在转轴的凹槽内,转轴转动后,向下压压板,从而推杆和导向杆均向下,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推杆拖动微动开关的触发结构,从而触发微动开关,转轴上的外力解除后,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由于弹力的作用,从而使压板向上移动,从而推杆离开微动开关的触发结构,开关回到原始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微动开关是密封耐辐照微动元件,然后将推杆设计成偏心结构,且设计推杆、导向杆、双弹性件设计,两个弹性件在回弹时缓慢,增加了整个转换开关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转换开关的结构主视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转换开关的结构主视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转换开关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直线驱动机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护套;2-底座;3-转轴;4-摆杆;5-压板;6-第一推杆;7-第二推杆;8-导向杆;9-第一弹性件;10-第二弹性件;11-微动开关;12-触发结构;13-接线端子;14-防水接头;15-限位槽;16-定位柱;17-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转换开关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参看图1-图3,图5,一种转换开关,包括护套1和底座2,护套1密封安装在底座2的上部,护套1的底面设置3根定位柱16,呈三角分布,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定位孔,定位柱16与定位孔间隙配合,设计定位孔和定位柱16,使护套1和底座2组装时能精确定位,避免装配方向出错的问题;底座2的底部连接防水接头;护套1内设置直线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包括转轴3、压板5、推杆、导向杆8、第一弹性件9以及第二弹性件10,推杆包括第一推杆6和第二推杆7,第一弹性件9套设在第一推杆6上,第二推杆7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一推杆6内,可通过弹簧将第二推杆7设置在第一推杆6内,转轴3水平设置在护套1内,转轴3的结构参看图4,转轴3的结构分5个功能部分,A部分露于护套1外,并且转动连接一摆杆4,摆杆4可以向右或向左摆动,向左向右的摆动最大角度为75°,B部分径向与密封圈配合起防水功能,轴向与护套1的盖板配合起到防脱作用,C部分与护套1孔配合圆周运动,D部分开设凹槽,压板5嵌在凹槽内,此部分相当于凸轮结构,端部设置凸台17,在护套1孔内相应部分开设限位槽,凸台17嵌入限位槽内,实现转轴3转动限位作用;第一推杆和导向杆8均固定在压板5的下表面,第一弹性件9套设在第一推杆6上,第二弹性件10套设在导向杆8上,第一推杆和导向杆8均伸入到底座2内;底座2的内部设有电气单元,电气单元包括微动开关11和接线端子13,微动开关11设置在接线端子13的上部,微动开关11与接线端子13电连接,微动开关11的触发结构12设置在第二推杆7的下部;电气单元通过安装底板固定在底座2的内部,安装底板上的固定孔成椭圆形,便于调整安装微动开关11的触发间隙;微动开关11关闭状态时,转轴3的凹槽垂直向下,摆杆4处在中心线位置,第二推杆7的底部与微动开关11的触发结构的距离为0.8mm;当操作人员推动摆杆4后,摆杆4带动转轴3转动,由于压板5嵌设在转轴3的凹槽内,转轴3转动后,向下压压板5,从而推杆和导向杆8均向下移动,从而推杆接触了微动开关11的触发结构,从而触发微动开关11,压板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9和第二弹性件10均处于压缩状态,摆杆4上的外力解除后,第一弹性件9和第二弹性件10由于弹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和底座,所述护套密封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护套内设置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转轴、压板、推杆、导向杆、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在护套内,且露于所述护套外,所述转轴在所述护套内的部分上开设凹槽,所述压板嵌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推杆和导向杆均固定在所述压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推杆和所述导向杆均伸入到所述底座内;/n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电气单元,所述电气单元包括微动开关和接线端子,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接线端子的上部,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结构设置在所述推杆的下部;/n所述微动开关打开或关闭状态时,所述转轴的凹槽垂直向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和底座,所述护套密封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护套内设置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转轴、压板、推杆、导向杆、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在护套内,且露于所述护套外,所述转轴在所述护套内的部分上开设凹槽,所述压板嵌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推杆和导向杆均固定在所述压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推杆和所述导向杆均伸入到所述底座内;
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电气单元,所述电气单元包括微动开关和接线端子,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接线端子的上部,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结构设置在所述推杆的下部;
所述微动开关打开或关闭状态时,所述转轴的凹槽垂直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打开或关闭状态时,所述推杆的底部与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结构的距离为0.3-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防水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在所述护套外的部分转动连接一摆杆。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雄朱俊晋晓瑜
申请(专利权)人:颂锐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