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186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并平整试验场地,挖掘大试坑;步骤二:在大试坑中选取其中一个侧壁作为测试壁,挖掘小试坑;步骤三:摊铺塑料膜;步骤四:向试坑注水,模拟地下水位;步骤五:快速剥土后取样进行饱和度试验;步骤六:绘制饱和度~深度关系曲线图,确定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测试成果准确,操作便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和土工试验
,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通过模拟土体内潜水地下水位、采用剥土消除影响测试结果的不利因素、绘制饱和度~深度关系曲线图来获取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准确值的一项新方法。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建坝挡水,使水库周边潜水浸润线接近地表,导致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及由此造成的农田减产、建筑物地基变形、居民区环境恶化等次生灾害,引发水库浸没等工程地质问题。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是进行水库浸没评价的关键参数,对确定浸没范围和危害程度起控制作用,因此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测试成为水库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工作。目前,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测试一般采用现场试坑观察法、室内毛管仪法和经验公式法。现场试坑观察法缺少理论支持,试坑开挖后坑壁湿度易受气候影响,且观察力因人而异,只能作为参考。室内试验成果较精确,但现有的室内试验装置,其试验结果为基于负水头作用下的毛管水上升高度,是仅考虑毛细力而不考虑毛管水量的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最大值,大于水库浸没意义上的毛管水上升高度,因此,现有的室内试验结果相较于实际值偏大。经验法是根据颗粒级配采用公式估算,成果较粗糙,仅适用于浸没初步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实践中,如采用上述测试方法获取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进行浸没勘察,其结论与实际不符,相应防治方案或夸大或缩小。特别是基于看似精确的毛管水上升高度室内试验值,从诸多工程运行状态看,勘察预测的浸没范围和危害程度显著偏大,浪费了不必要的处理费用。因此,必须研究一项新方法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以此作为水库浸没评价的基础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方法,通过模拟土体内潜水地下水位、采用剥土消除影响测试结果的不利因素、绘制饱和度~深度关系曲线图来获取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准确值,具有检测成果准确,操作便捷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并平整试验场地,挖掘大试坑;步骤二:在大试坑中选取其中一个侧壁作为测试壁,挖掘小试坑;步骤三:摊铺塑料膜;步骤四:向试坑注水,模拟地下水位;步骤五:快速剥土后取样进行饱和度试验;步骤六:绘制饱和度~深度关系曲线图,确定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值。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大试坑在平面上呈正方形结构,大试坑边长为100~150cm,便于施工且可尽量减少开挖工作量;大试坑在剖面上呈长方形结构,大试坑开挖深度与待测试土类有关,当待测试土为粉土时大试坑开挖深度可取100~150cm,当待测试土为黏性土时大试坑开挖深度可取150~250cm;与通常采用的现场试坑观察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在选取试验场地方面,更为简单、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不需要考虑大试坑必须揭露地下水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二中,测试壁可在开挖成型的大试坑四个坑壁中选取,在测试壁底部中间向内挖掘小试坑,大试坑的底板与小试坑的底板位置平齐;小试坑呈立方体结构,尺寸小于或等于20cm×20cm×20cm,便于施工且可尽量减少开挖工作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三中,在大试坑底板和四个坑壁(测试壁的小试坑断面除外)下部摊铺塑料膜,坑壁塑料膜摊铺高度高于底板30cm;摊铺塑料膜的目的是对大试坑进行防渗,只允许水向小试坑渗流;塑料膜应为一整体且不破损,与底板和坑壁紧贴,保证防渗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四中,向摊铺有塑料膜的大试坑注水,注水过程应尽量缓慢,使水面平稳上升,亦不得影响坑壁稳定;注水水面高于大试坑底板20cm,与小试坑顶板平齐,保持这一水面高度基本不变,以此模拟土体中潜水的稳定水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五中,待小试坑土体充分饱水和土壤毛管水上升停止后,将小试坑以上的长方体土柱(如图1、图2中的阴影部分)予以剥离;剥土速度宜快(一次性连续完成剥土),剥离方向自下而上,尽量减少气候条件改变测试壁湿度状态;在剥土形成的新鲜测试壁面上,自上而下采取含水率样品,采样位置间隔10cm,即在地表以下0.1m、0.2m、0.3m、0.4m、0.5m、0.6m、0.7m、0.8m、0.9m、1.0m、……等位置分别取样,直至小试坑顶板;为工作方便,剥土前可将大试坑内积水抽吸干;饱和度在现场用检测仪器(如核子密度仪或其它仪器)进行快速试验,通过试验取得含水率和饱和含水率计算土的饱和度,不需另外送样进行专门室内试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五中,剥离的长方体土柱的尺寸与待测试土类有关,当待测试土为粉土时、剥离的长方体土柱的尺寸可取20cm×20cm×100cm,当待测试土为黏性土时、剥离的长方体土柱的尺寸可取20cm×20cm×200c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六中,根据取样位置深度和对应土样饱和度,绘制饱和度~深度的关系曲线图;根据农业部门研究,饱和度≥80%的土壤层已不利于农作物根系呼吸和生长,在饱和度~深度关系图上,饱和度80%对应的深度位置至水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值Hk。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成果准确、可靠,以本方法取得的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作为依据,进行水库浸没预测评价与工程实际相符,相应的防治处理方案可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2)操作便捷,试验场地选择无需考虑地下水位埋深,无需特殊材料和专门设备投入。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方法,测试结果为基于正水头作用下的毛管水上升高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其各步骤的依次实施,相互配合,从而获取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测试准确度高、可靠(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测试结果与当地农业科研部门提供数据基本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方法后饱和度~深度关系曲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3中,横轴为饱和度,单位为%,向右为正方向;纵轴为深度,单位为米,向下为正方向。图中1-塑料膜,2-小试坑,3-大试坑,3.1-测试壁。图1和图2中的B均表示为取样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实施例现以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西藏自治区境内拉洛水利枢纽配套灌区工程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测试为实施例对比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其它区域的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测试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参阅附图可知:本实施例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并平整试验场地,挖掘大试坑3;大试坑3在平面上呈正方形结构,边长为150cm(如图1);大试坑3在剖面上呈长方形结构,主要为粉土,开挖深度取120cm(如图2);步骤二、在大试坑3中选取其中一个侧壁作为测试壁3.1,挖掘小试坑2;测试壁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选取并平整试验场地,挖掘大试坑;/n步骤二:在大试坑(3)中选取其中一个侧壁作为测试壁(3.1),在测试壁上挖掘小试坑(2);/n步骤三:摊铺塑料膜(1);/n步骤四:向大试坑(3)注水,模拟地下水位;/n步骤五:快速剥土后取样进行饱和度试验;/n步骤六:绘制饱和度~深度关系曲线图,确定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并平整试验场地,挖掘大试坑;
步骤二:在大试坑(3)中选取其中一个侧壁作为测试壁(3.1),在测试壁上挖掘小试坑(2);
步骤三:摊铺塑料膜(1);
步骤四:向大试坑(3)注水,模拟地下水位;
步骤五:快速剥土后取样进行饱和度试验;
步骤六:绘制饱和度~深度关系曲线图,确定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大试坑(3)在平面上呈正方形结构,边长为100~150cm;
大试坑(3)在剖面上呈长方形结构;大试坑(3)的开挖深度根据待测试土类确定:当待测试土类为粉土时,大试坑(3)的开挖深度取值为100~150cm;当待测试土类为黏性土时,大试坑(3)的开挖深度取值为150~25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在测试壁(3.1)底部中间向内挖掘小试坑(2);
大试坑(3)的底板与小试坑(2)的底板平齐;
小试坑(2)呈立方体结构,且尺寸小于或等于20cm×20cm×2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确测试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在大试坑(3)的底板和四个坑壁上摊铺塑料膜(1);大试坑(3)坑壁塑料膜(1)摊铺高度高于底板3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伟张涛颜慧明雷明吴树良马力刚肖浩波巫玉皇肖东佑倪柱柱姜超李迷张行李国耀万永良潘路远张航汪勇袁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