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65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包括机架、旋转轴、旋转装置、进给装置以及举升装置;所述旋转轴沿前后向延伸,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装置驱动所述旋转轴轴向旋转;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进给支架、凿岩机构以及进给机构,所述进给支架沿前后向延伸,可沿所述旋转轴径向移动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举升装置驱动所述进给支架沿所述旋转轴径向移动;所述凿岩机构可沿前后向移动安装于所述进给支架上,所述进给机构安装于所述进给支架上,驱动所述凿岩机构沿前后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小尺寸水平成孔钻机能够在平硐有限空间内灵活使用,动力消耗少,能量利用率高。能量利用率高。能量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


[0001]本技术涉及钻机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勘察工作中,要查明重要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或特殊地质问题(如断层、夹层等),为设计提供详实准确的地质参数,通常需要采取平硐勘探技术来揭示地质情况。平硐施工中出现的水磨钻技术,效率低,费用高,噪声大,粉尘较多,地层岩性适应性较差。已有的平硐钻孔机设备,要求钻臂能在设定范围工作、紧贴隧道岩壁钻孔等功能,包括单臂、多臂凿岩台车,非爆破钻劈台车等,但他们体积庞大,不能适应作业空间小的掘进工作,而且为了能够多方位打孔,在液压系统中设置多个液控阀或转向阀,造成系统复杂,可靠性降低,且操作起来麻烦,不能适用于有限空间平硐对于钻机小型化、灵活、适用性强、便于搬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包括机架、旋转轴、旋转装置、进给装置以及举升装置;
[0005]所述旋转轴沿前后向延伸,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装置驱动所述旋转轴轴向旋转;
[0006]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进给支架、凿岩机构以及进给机构,所述进给支架沿前后向延伸,可沿所述旋转轴径向移动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举升装置驱动所述进给支架沿所述旋转轴径向移动;所述凿岩机构可沿前后向移动安装于所述进给支架上,所述进给机构安装于所述进给支架上,驱动所述凿岩机构沿前后向移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举升装置为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沿所述旋转轴径向延伸,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进给支架固定于所述举升油缸的另一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给机构为进给油缸,所述进给油缸沿前后向延伸,固定于所述进给支架上,所述凿岩机构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进给油缸端部。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中排量油泵、油箱形成的第二主路;
[0010]进给油缸、进给高低速阀与进给双联阀的其中一个阀体串联形成进给支路,举升油缸与进给双联阀的另一阀体串联形成举升支路,所述举升支路与所述进给支路并联连接至所述第二主路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给支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举升油缸的另一端;
[0012]俯仰油缸一端与所述举升油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进给支架铰接,用于驱动所述
进给支架转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凿岩机构包括液压凿岩机、钎杆以及钎头;
[0014]所述液压凿岩机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进给油缸端部,所述钎杆固定于所述液压凿岩机上,所述钎头固定于所述钎杆端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装置为回转马达。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换向电磁阀、高排量油泵、油箱形成的第一主路;
[0017]回转马达、回转高低速阀与回转双联阀的其中一个阀体串联形成回转支路,俯仰油缸与回转双联阀的另一阀体串联形成俯仰支路,所述液压凿岩机的凿岩机马达形成凿岩支路,所述回转支路、所述俯仰支路与所述凿岩支路并联连接至所述第一主路中。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行走履带底盘和多个支腿油缸,所述行走履带底盘和所述多个支腿油缸安装于所述机架底部。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低排量油泵、油箱形成的第三主路;
[0020]所述行走履带底盘内的行走马达和所述支腿油缸与行走六联阀的各阀体一一串联形成六个支路,六个所述支路并联至所述第三主路中。
[002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小尺寸水平成孔钻机能够在平硐有限空间内灵活使用,动力消耗少,能量利用率高,凿岩机凿岩效率高,作业条件好,没有排气噪声和油雾造成的大气污染,大大降低了粉尘,改善了作业环境。系统集成度高,便于控制,满足调速需求且安全措施得当,成本低廉,满足小直径平硐开挖施工中对于钻孔机械实用、小型、高效和性价合理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中液压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至图5是图2中液压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中:机架1、旋转轴2、行走履带底盘3、支腿油缸4、回转马达5、进给支架6、举升油缸7、俯仰油缸8、进给油缸9、液压凿岩机10、钎杆 11、钎头12、连接架13、导向件14、导孔14a、换向电磁阀15、高排量油泵16、油箱17、回转高低速阀18、回转双联阀19、凿岩机马达20、中排量油泵21、进给高低速阀22、进给双联阀23、液压锁24、低排量油泵25、行走马达26、行走六联阀27、散热器28、溢流阀29。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7]请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包括机架1、旋转轴2、旋转装置、进给装置以及举升装置。
[0028]所述机架1底部安装有行走履带底盘3和多个支腿油缸4,行走履带底盘3由双向液压行走马达26作为动力,通过控制液压行走马达26正反转即可实现钻机整体的前进、后退、转向等动作。本实施例中,支腿油缸4 设有四个,多个支腿油缸4在液压系统控制下伸出以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并提供支护以及稳定钻机机体的作用。
[0029]所述旋转轴2沿前后向延伸,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旋转装置驱动所述旋转轴2轴向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装置为回转马达5,回转马达5固定于机架1上,通过与固定在旋转轴2上的齿轮相啮合,带动旋转轴2旋转。回转马达5的型号为LSMN10-10。
[0030]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进给支架6、凿岩机构以及进给机构,所述进给支架 6沿前后向延伸,可沿所述旋转轴2径向移动安装于所述旋转轴2上,所述举升装置驱动所述进给支架6沿所述旋转轴2径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举升装置为举升油缸7,所述举升油缸7沿所述旋转轴2径向延伸,一端 (本实施例中为举升油缸7的缸体)与所述旋转轴2固定连接,所述进给支架6固定于所述举升油缸7的另一端(举升油缸7的活塞端)。通过调节举升油缸7活塞端伸出的长度,可以在所述旋转轴2径向移动进给支架6。
[0031]所述进给支架6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举升油缸7的另一端(举升油缸7 的活塞端),俯仰油缸8一端(本实施例中为俯仰油缸8的缸体)与所述举升油缸7铰接,另一端(俯仰油缸8的活塞端)与所述进给支架6铰接,用于驱动所述进给支架6转动,通过调节俯仰油缸8活塞端伸出的长度,可以调节进给支架6倾斜的角度。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旋转轴、旋转装置、进给装置以及举升装置;所述旋转轴沿前后向延伸,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装置驱动所述旋转轴轴向旋转;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进给支架、凿岩机构以及进给机构,所述进给支架沿前后向延伸,可沿所述旋转轴径向移动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举升装置驱动所述进给支架沿所述旋转轴径向移动;所述凿岩机构可沿前后向移动安装于所述进给支架上,所述进给机构安装于所述进给支架上,驱动所述凿岩机构沿前后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为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沿所述旋转轴径向延伸,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进给支架固定于所述举升油缸的另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为进给油缸,所述进给油缸沿前后向延伸,固定于所述进给支架上,所述凿岩机构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进给油缸端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中排量油泵、油箱形成的第二主路;进给油缸、进给高低速阀与进给双联阀的其中一个阀体串联形成进给支路,举升油缸与进给双联阀的另一阀体串联形成举升支路,所述举升支路与所述进给支路并联连接至所述第二主路中。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有限平硐空间的小型水平成孔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支架可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颂李锋唐万金杨鸣文国军谢玉萍刘浩杰杜相会吴建中冉隆田陈残云龙三张隆刚张冯豆廖江海魏强邓天树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