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83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机身和分别连接于机身两侧的两个机翼,两个机翼底部均固定设置与机身长度方向平行的连接杆,连接杆前端设置第一螺旋桨总成,连接杆上向上设置位于机翼后侧的第二螺旋桨总成,第一螺旋桨总成与连接杆前端通过旋转机构转动连接,旋转机构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一螺旋桨总成与连接杆垂直;旋转机构位于第二状态时,第一螺旋桨总成与连接杆平行,第一螺旋桨总成尾端设置支撑柱,连接杆尾端设置V型尾翼,V型尾翼低端的高度低于机身的高度。尾翼和支撑柱构成起落架,通过旋转机构收起支撑柱,不仅能够随时收起起落架,且重量较轻,结构简单,飞行性能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都应用良好。现有的无人机起落架为附加结构,不能收起的起落架增加了额外的涡阻,导致飞行性能下降,续航时间降低,而具有起落架收起结构的无人机结构较复杂,重量较重,同样导致无人机的飞行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不仅能够随时收起支撑柱和V型尾翼构成的起落架,且重量较轻,结构简单,飞行性能较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机身和分别连接于所述机身两侧的两个机翼,两个所述机翼底部均固定设置与所述机身长度方向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前端设置第一螺旋桨总成,所述连接杆上向上设置位于所述机翼后侧的第二螺旋桨总成,所述第一螺旋桨总成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和分别连接于所述机身(1)两侧的两个机翼(2),两个所述机翼(2)底部均固定设置与所述机身(1)长度方向平行的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前端设置第一螺旋桨总成(4),所述连接杆(3)上向上设置位于所述机翼(2)后侧的第二螺旋桨总成(5),所述第一螺旋桨总成(4)与所述连接杆(3)前端通过旋转机构(7)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7)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螺旋桨总成(4)与所述连接杆(3)垂直;所述旋转机构(7)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螺旋桨总成(4)与所述连接杆(3)平行,所述第一螺旋桨总成(4)尾端设置支撑柱(6),所述连接杆(3)尾端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和分别连接于所述机身(1)两侧的两个机翼(2),两个所述机翼(2)底部均固定设置与所述机身(1)长度方向平行的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前端设置第一螺旋桨总成(4),所述连接杆(3)上向上设置位于所述机翼(2)后侧的第二螺旋桨总成(5),所述第一螺旋桨总成(4)与所述连接杆(3)前端通过旋转机构(7)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7)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螺旋桨总成(4)与所述连接杆(3)垂直;所述旋转机构(7)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螺旋桨总成(4)与所述连接杆(3)平行,所述第一螺旋桨总成(4)尾端设置支撑柱(6),所述连接杆(3)尾端设置V型尾翼(8),所述V型尾翼(8)低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机身(1)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和两个所述机翼(2)一体设置,且所述机身(1)和所述机翼(2)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桨总成(4)包括:第一底座(401)、第一电机和第一螺旋桨(402),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401)上,所述第一螺旋桨(402)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支撑柱(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401)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底座(401)通过所述旋转机构(7)与所述连接杆(3)前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7)包括设置在连接杆(3)上的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杆(3)前端的旋转座(70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401)侧壁上的第一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栖云通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