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乃健专利>正文

可垂直起降的涵道翼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38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垂直起阵的涵道翼飞机,其特征是由涵道、螺旋桨和处于涵道螺旋桨气流内的一个或多个机翼构成推力‑升力组合发生体,起飞时机身和涵道轴线对地面有较大交角,以便将推力、升力的合力去平衡机体的重力:螺旋桨的推力和涵道、机翼升力实现同时刻发生,且涵道对推力和升力均有较大增益效果,从而保证以较小装机功率达到垂直起降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既可保持一般可垂直起阵飞机不需要机场的特点,又具备起飞功率小,航时长,购置费用省,可在低速和大迎角下安全飞行等长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垂直起降的涵道翼飞机
:航空机械技术背景:普通飞机的起飞降落需在专用机场跑道上进行,它限制了多山、河网和农牧地区人们的自由出行;能在小场地起降的直升机又存在燃油消耗多,噪音大,航程短,故障坠机可能性高等缺点。本专利是可垂直起降的涵道翼飞机。它避免了上述两种飞行器各自的缺点,而兼有飞机节省燃料,航程远,可安全滑翔降落的优点和直升机在小场地起降的长处。预计可垂直起降的涵道翼飞机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内容和原理:可垂直起降的涵道翼飞机的主要部件是一个和多个涵道翼,它们分别由涵道(1),螺旋桨(3)和位于涵道(1)气流内的1个和多个机翼(5)(6)......构成,由于位于涵道(1)内螺旋桨(3)的推力比无涵道者约大30%,机翼(5)(6)的升力又因处于流速比无涵道者约大30%的气流之中而增加约70%,这些因素有利于起飞时需要的大推力和大升力,又因机翼和螺旋桨同处于涵道气流之中,升力和推力得以同时发生和增强,如此可免去飞机的滑跑和逐渐加速,实现垂直起飞。可垂直起降的涵道翼飞机其涵道(1)下半部向前方伸出,其水平投影面积大于上半部的水平投影面积,因而产生机翼(5)(6)以外的补充升力。可垂直起降的涵道飞机机身(4)和涵道(1)的轴线在垂直起降时和地面呈30°-60°的交角A,此时机翼(5)(6)的襟翼(8)呈大角度偏转如图1所示,由机翼(5)(6)和涵道(1)下半部的升力和涵道螺旋桨(3)产生的推力形成的合力和飞机重力方向相反,实现垂直起降的目的;使用推力升力的合力起飞,比直升机仅用旋翼的向下推力起飞要节能更多,同一装机功率的涵道翼飞机允许更大的起飞重量。机翼(5)(6)的整个翼展均处于涵道(1)气流以内,当外界出现紊乱气流时,不管机身处于什么相对迎角,机翼(5)(6)和前下部涵道均处在安全迎角范围内,结果改善了飞机在低速和大迎角状态下的安全性。机翼(5)(6)的翼展为一前一后和上下错位排列,如图(1)所示,既减少机翼(5)和机翼(6)之间的干扰阻力,又增加了“地面效应”对涵道翼飞机的增升效果。在涵道(1)入口前方,机体(4)两侧装有滚转操纵的前翼(2),在机体(4)后部装有俯仰和航向操纵的尾舵(7),上述前翼(2)和尾舵(7)均位于涵道气流内,以利零空速状态下实现有关操纵。涵道(1)的形状可以是完整的管形,环形或其他形状,也可以是只有下半环的局部涵道,因后者也有可观升力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飞机起降状态侧视图图2为机身纵轴前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垂直起降的涵道翼飞机的主要部件是一个和多个涵道翼,它们分别由涵道(1),螺旋桨(3)和位于涵道(1)气流内的1个和多个机翼(5)(6)......构成,机翼(5)(6)的整个翼展均处于涵道(1)气流以内,机翼(5)(6)的翼展为一前一后和上下错位排列;涵道(1)下半部向前方伸出,其水平投影面积大于上半部的水平投影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垂直起降的涵道翼飞机的主要部件是一个和多个涵道翼,它们分别由涵道(1),螺旋桨(3)和位于涵道(1)气流内的1个和多个机翼(5)(6)......构成,机翼(5)(6)的整个翼展均处于涵道(1)气流以内,机翼(5)(6)的翼展为一前一后和上下错位排列;涵道(1)下半部向前方伸出,其水平投影面积大于上半部的水平投影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垂直起降的涵道翼飞机,其特征是机身(4)和涵道(1)的轴线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乃健
申请(专利权)人:顾乃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