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纹影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8006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纹影成像系统,包括摄像头、分光镜、光源、镜体和刀口,所述光源与摄像头呈90°垂直布置,所述刀口置于摄像头前方,所述分光镜置于光源与摄像头的垂足点上,所述分光镜与光源呈45°夹角布置,所述镜体中心与摄像头中心对齐。本技术属于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解决了市面上所有的纹影系统采用复杂机构消除物体成像重影的问题,实现更真实、清晰的纹影观测的纹影成像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成像,具体是指一种纹影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1、纹影系统是一种光学实验技术,用于可视化和定量分析透明介质中的密度梯度变化。它基于折射现象,通过观察光线在密度梯度变化的介质中的偏折,来显示出介质中的密度变化情况。

2、在纹影系统中,一束平行光通过被观察的介质,如气体或液体。当光线穿过介质时,由于介质中存在的密度变化,光线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微小的偏折。通过使用透镜、刀口和观察装置,可以使这些微小的偏折在图像上变得可见。

3、具体而言,纹影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件:光源:提供平行光束,通常使用点光源或并行光源;透镜:用于将光源的发散光束转化为平行光束,使光线在介质中传播时保持几乎平行;刀口:位于观察平面上的狭缝或刀片,用于屏蔽直接经过的光线,只允许经过偏折后的光线通过;观察装置:包括投影屏幕或摄像设备,用于记录和观察形成的纹影图像或视频。

4、通过纹影系统,可以观察到介质中的密度梯度变化,这些变化会在纹影图像中显示为明暗或颜色的变化。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可视化和分析流体流动、热传导、声波传播等现象,从而提供有关介质中密度分布和流动特性的信息。

5、传统的单反射镜纹影系统由于光源与图像采集系统之间存在距离或角度偏差,导致被拍摄的物体出现重影,双反射镜纹影系统也可消除重影问题,但其结构较为复杂。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纹影成像系统解决上述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了市面上所有的纹影系统采用复杂机构消除物体成像重影的问题,实现更真实、清晰的纹影观测的纹影成像系统。

2、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纹影成像系统,包括摄像头、分光镜、光源、镜体和刀口,所述光源与摄像头呈90°垂直布置,所述刀口置于摄像头前方,所述分光镜置于光源与摄像头的垂足点上,所述分光镜与光源呈45°夹角布置,所述镜体中心与摄像头中心对齐。

3、进一步地,所述分光镜为非偏振型,所述分光镜的反射/透射(r/t)比例为50:50,所述分光镜单面做ar增透减反处理。

4、进一步地,所述镜体为凹面镜。

5、优选地,所述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和卤钨灯。

6、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提出的纹影成像系统解决了市面上所有的纹影系统采用复杂机构消除物体成像重影的问题,实现更真实、清晰的纹影观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纹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分光镜、光源、镜体和刀口,所述光源与摄像头呈90°垂直布置,所述刀口置于摄像头前方,所述分光镜置于光源与摄像头的垂足点上,所述分光镜与光源呈45°夹角布置,所述镜体中心与摄像头中心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纹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为非偏振型,所述分光镜的反射/透射(R/T)比例为50:50,所述分光镜单面做AR增透减反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纹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体为凹面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纹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和卤钨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纹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分光镜、光源、镜体和刀口,所述光源与摄像头呈90°垂直布置,所述刀口置于摄像头前方,所述分光镜置于光源与摄像头的垂足点上,所述分光镜与光源呈45°夹角布置,所述镜体中心与摄像头中心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纹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晨韩威白墨倪志松豆小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栖云通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