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幕墙轨道的吸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77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幕墙轨道的吸附支撑装置,包括吸盘以及吸盘上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相背设置的支撑稳固部和支撑固定部;支撑稳固部包括竖直支撑机构,以及竖直支撑机构外壁的连接耳板组;支撑固定部包括相互对称的支撑板,以及支撑板上用于固定轨道的插板和调节固定螺栓。通过吸盘将其吸附固定在建筑幕墙上,并利用其上的支撑组件支撑水平轨道,并连接相邻的水平轨道,使轨道上的爬壁机器人距建筑幕墙一段距离,以方便爬壁机器人跨越建筑幕墙的边框,对建筑幕墙进行检查检测;当水平轨道承重大和/或伸出建筑幕墙大时,通过设置有连接耳板组,连接耳板组连接又一吸附支撑装置,使与水平轨道连接的吸附支撑装置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幕墙轨道的吸附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幕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幕墙轨道的吸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20世纪初期以来,玻璃通透、轻盈的特性使其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建筑中。在玻璃制品中,玻璃幕墙是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现代主义新型墙体。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各省会城市中地标性建筑、超高层建筑及大型商业建筑、体育场馆等均广泛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围护系统。作为常见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玻璃幕墙长期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温度作用及多种环境侵蚀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施工和设计上的缺陷、材料的磨损、腐蚀和老化等原因,幕墙工程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玻璃幕墙的安全问题近年来时有发生,并且不同程度地造成了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和社会影响。因此针对建筑玻璃幕墙,进行定期检查检测是很有必要的,而我国《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有明确的规定,在幕墙工程竣工验收后一年时,应对幕墙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以后每五年应检查一次。目前针对建筑玻璃幕墙检查及检测手段主要依靠人为判定,可通过蜘蛛人方式对玻璃幕墙进行抽样检查或在建筑物内部选取一定比例的幕墙进行抽样检查。采用蜘蛛人方式,危险大,人工成本高,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空作业要求高,因此,采用蜘蛛人进行普查或者抽样检查检测并不现实。然而仅从建筑物内部进行抽样检查检测,很难覆盖到所有玻璃幕墙面板,不能够有效的保证检查检测工作的全面性与可靠性。除了人为方式检测检查外,爬壁机器人技术广泛的应用于船舶除锈作业、石化企业储罐检查检修及喷漆等作业中,多为吸附式、磁吸式爬壁机器人。采用吸附式爬壁机器人进行建筑玻璃幕墙检查检测作业貌似是一种较好的自动化检测方法与措施。然而,很多建筑玻璃幕墙多为带有边框的玻璃幕墙,吸附式爬壁机器人在带边框玻璃幕墙上行走时,当边框高度较大,爬壁机器人需要跨越边框障碍物时,很难有效的吸附在玻璃表面,容易脱落,爬壁机器人一旦在建筑幕墙脱落,就极易造成砸人损物的风险与安全隐患。而磁吸式爬壁机器人无法在钢化玻璃上吸附行走。因此,采用常规的吸附式或磁吸式爬壁机器人不能够解决既有建筑玻璃幕墙的检查检测的功能需求与现存问题。综上,亟需一种解决上述缺陷的爬壁机器人及其附属的轨道系统,对于轨道系统而言,吸附玻璃幕墙的机构和支撑轨道的机构是其核心重要部件,如何设置轨道的吸附和支撑,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幕墙轨道的吸附支撑装置,该装置吸附在建筑幕墙上,并支撑其上的轨道,使轨道距建筑幕墙一段距离,以方便爬壁机器人跨越建筑幕墙的边框障碍物进行检查检测作业。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幕墙轨道的吸附支撑装置,包括吸盘以及吸盘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背设置的支撑稳固部和支撑固定部;所述支撑稳固部包括竖直支撑机构,以及竖直支撑机构外壁的连接耳板组;所述支撑固定部包括相互对称的支撑板,以及支撑板上用于固定轨道的插板和调节固定螺栓。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板和竖直支撑机构沿竖直方向均设有供插板横穿的若干插槽。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板沿竖直方向安装有两个插板,所述插板内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固定螺栓一上一下相对安装于所述螺纹孔内。进一步的是,所述插板包括前端的插入部和后端的限位部,所述插入部前端设有螺栓孔,两插板上下插入所述插槽内并穿出后,连接螺栓穿过两插板的螺栓孔并连接螺母。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板底端通过连接固定板连接所述竖直支撑机构,所述连接固定板上设有绳孔,支撑板内端还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设有供插板横穿的穿孔,中心设有连接孔。进一步的是,所述竖直支撑机构为由四块板组成的空腔结构。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耳板组包括相互对称的两个连接耳板,竖直支撑机构背离支撑稳固部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两个连接耳板组。进一步的是,所述吸附支撑装置还包括位于吸盘和支撑组件间的增高组件。进一步的是,所述增高组件主要由多块板组成,增高组件上设有连接耳板组。进一步的是,所述吸盘连接有进气管和放气管,所述进气管向上横穿所述竖直支撑机构,所述放气管位于支撑组件底端或增高组件底端,放气管出口处设有放气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吸附支撑装置,通过吸盘将其吸附固定在建筑幕墙上,并利用其上的支撑组件支撑水平轨道,并连接相邻的水平轨道,使轨道上的爬壁机器人距建筑幕墙一段距离,以方便爬壁机器人跨越建筑幕墙的边框障碍物,对建筑幕墙进行检查检测作业。本技术提供的吸附支撑装置,当水平轨道承重大和/或伸出建筑幕墙大时,通过设置有连接耳板组,连接耳板组连接又一吸附支撑装置,使与水平轨道连接的吸附支撑装置稳固,进而使水平轨道稳固,紧紧固定在建筑幕墙上;防止了水平轨道连接的吸附支撑装置由于受力不均,进而翻转使吸盘脱离建筑幕墙的事故发生。本技术提供的吸附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支撑板,水平轨道相互连接时,两水平轨道的连接处卡接在支撑板上,并利用调节固定螺栓调节固定两水平轨道的位置,使其连接紧密并对准,便于了水平轨道的安装。本技术提供的吸附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有增高组件,使轨道距建筑幕墙距离增加,进而使爬壁机器人距建筑幕墙距离增加,以方便爬壁机器人跨越较大边框障碍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吸附支撑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吸附支撑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吸附支撑装置设置有增高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吸附支撑装置设置有增高组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安装在玻璃幕墙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安装水平轨道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A部分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安装水平轨道的另一工况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B部分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安装水平轨道的又一工况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安装水平轨道的再一工况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的C部分放大图;图中:11、吸盘;111、进气管;122、放气管;113、放气阀门;12、支撑组件;121、支撑稳固部;1211、竖直支撑机构;1212、连接耳板组;122、支撑固定部;1221、支撑板;1222、插板;1223、调节固定螺栓;1224、插槽;1225、连接螺栓;1226、连接固定板;1227、绳孔;1228、连接板;13、增高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幕墙轨道的吸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11)以及吸盘(11)上的支撑组件(12);/n所述支撑组件(12)包括相背设置的支撑稳固部(121)和支撑固定部(122);所述支撑稳固部(121)包括竖直支撑机构(1211),以及竖直支撑机构(1211)外壁的连接耳板组(1212);所述支撑固定部(122)包括相互对称的支撑板(1221),以及支撑板(1221)上用于固定轨道的插板(1222)和调节固定螺栓(12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幕墙轨道的吸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11)以及吸盘(11)上的支撑组件(12);
所述支撑组件(12)包括相背设置的支撑稳固部(121)和支撑固定部(122);所述支撑稳固部(121)包括竖直支撑机构(1211),以及竖直支撑机构(1211)外壁的连接耳板组(1212);所述支撑固定部(122)包括相互对称的支撑板(1221),以及支撑板(1221)上用于固定轨道的插板(1222)和调节固定螺栓(12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21)和竖直支撑机构(1211)沿竖直方向均设有供插板(1222)横穿的若干插槽(12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21)沿竖直方向安装有两个插板(1222),所述插板(1222)内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固定螺栓(1223)一上一下相对安装于所述螺纹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222)包括前端的插入部和后端的限位部,所述插入部前端设有螺栓孔,两插板(1222)上下插入所述插槽(1224)内并穿出后,连接螺栓(1225)穿过两插板(1222)的螺栓孔并连接螺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植魏明宇贾斌勾婷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