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动化土回填管道抗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中的流动化土回填管道的
,尤其涉及一种流动化土回填管道抗浮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急速发展,地下管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在管道回填时有时根据需要会采用流动化土,但流动化土具有高流动性,虽然它后期会固化凝结,但在回填初期因为流动性较大会导致出现管道上浮现象。因此需要一种能在流动化土凝结前解决管道上浮问题的装置。目前解决管道上浮问题,采用比较多的方法是在管道上方安置抗浮平衡板,但安置后无法取出,多少会对管道造成一定有影响,因此也需要一种可以保证管道抗浮后又可以拆卸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现有流动化土回填管道抗浮装置及建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动化土回填管道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组件(100),包括中心覆盖层(101)、设置在中心覆盖层(101)两端的连接层(102)以及设置在连接层(102)下端面上的连接齿(103);/n钢筋(201)安装组件(200),包括若干段首尾依次螺纹连接的钢筋(201)、设置在最下端所述钢筋(201)上的螺旋钻头(202)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最上端所述钢筋(201)上的螺帽;以及,/n抗浮组件(300),所述抗浮组件(300)设置在连接层(102)和钢筋(201)安装组件(200)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流动化土回填管道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组件(100),包括中心覆盖层(101)、设置在中心覆盖层(101)两端的连接层(102)以及设置在连接层(102)下端面上的连接齿(103);
钢筋(201)安装组件(200),包括若干段首尾依次螺纹连接的钢筋(201)、设置在最下端所述钢筋(201)上的螺旋钻头(202)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最上端所述钢筋(201)上的螺帽;以及,
抗浮组件(300),所述抗浮组件(300)设置在连接层(102)和钢筋(201)安装组件(200)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化土回填管道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组件(300)包括设置在钢筋(201)上端的连接凹形块(301)、开设在连接凹形块(301)上与连接层(102)配合的插槽(302)以及转动连接在插槽(302)插口处的调节杆(303),
其中,所述调节杆(303)的转动平面竖直设置,所述调节杆(303)的前端设置有与连接齿(103)配合的卡齿(304),所述连接凹形块(301)侧壁上向外伸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调节杆(303)转动的支架(3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动化土回填管道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插接有连接杆(306),所述连接杆(306)下端伸出复位键(307),所述连接杆(306)上端伸出按压键(308),所述复位键(307)和支撑板之间设有弹性件(309),所述调节杆(303)靠近按压键(308)一端转动连接有扣环(309a),所述扣环(309a)套设在按压键(308)下端,
其中,所述按压键(308)下端沿设置有卡键,所述圆孔的孔口处开设有与卡键配合的键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化土回填管道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砂土层,所述砂土层上开设有倒梯形的承接空间(400),所述承接空间(400)内底面上设有若干用于承接管道的砂垫层(401),所述砂垫层(401)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砂垫层(401)与砂垫层(401)之间间隔5m。
技术研发人员:周爱兆,高林红,黄献文,马帅,吴思麟,徐浩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