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驻车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149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驻车液压系统,设置一驻车液压缸,利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系统增加驻车功能,将驻车液压缸通过油路与第二电磁阀的出油口连通,该第二电磁阀的进油口通过油路与液压主油路连通;车辆停车后挂P挡,第二电磁阀的进油口开启,液压主油路的液压油通过第二电磁阀进入驻车液压缸的驻车控制端,通过自动变速器的液压系统使车辆进入驻车状态,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也不会因气候环境和使用时间的影响而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驻车液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驻车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自动变速器的带驻车挡位车辆,普遍利用控制拉索进行手动机械式驻车,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极易受气候环境和使用时间的影响而失效,使用电子驻车的车辆需要附加执行电机及控制器等驱动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对应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驻车液压系统,利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系统增加驻车功能,与采用电子驻车功能相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也不会因气候环境和使用时间的影响而失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驻车液压系统,包括2挡/4挡液压换挡缸、5挡/7挡液压换挡缸、6挡/8挡液压换挡缸、1挡/3挡液压换挡缸、9挡/R挡液压换挡缸、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均与液压主油路连通,还包括一驻车液压缸,所述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分别与第一换向阀工作端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工作端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9挡/R挡液压换挡缸的九挡控制端、R挡控制端对应连通,另外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二换向阀工作端的进油口对应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工作端的各出油口分别与一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工作端的各进油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工作端的各出油口分别与2挡/4挡液压换挡缸的二挡控制端、四挡控制端,5挡/7挡液压换挡缸的五挡控制端、七挡控制端,6挡/8挡液压换挡缸的六挡控制端、八挡控制端,1挡/3挡液压换挡缸的一挡控制端、三挡控制端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控制端的出油口连通;所述驻车液压缸的驻车控制端与第二电磁阀的出油口连通,该第二电磁阀的出油口还与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的控制端连通。所述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为一个两位十七通换向阀,所述两位十七通换向阀工作端的四个进油口分别与第二换向阀工作端的各出油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两位十七通换向阀工作端的八个出油口分别与2挡/4挡液压换挡缸的二挡控制端、四挡控制端,5挡/7挡液压换挡缸的五挡控制端、七挡控制端,6挡/8挡液压换挡缸的六挡控制端、八挡控制端,1挡/3挡液压换挡缸的一挡控制端、三挡控制端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为两个,一个换向阀为第三换向阀,另一个换向阀为第四换向阀。所述第四换向阀工作端的各个出油口分别与2挡/4挡液压换挡缸的二挡控制端、四挡控制端,5挡/7挡液压换挡缸的五挡控制端、七挡控制端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三换向阀的各个出油口分别与6挡/8挡液压换挡缸的六挡控制端、八挡控制端,1挡/3挡液压换挡缸的一挡控制端、三挡控制端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分别与第二换向阀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工作端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三换向阀工作端的两个进油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工作端的另外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四换向阀工作端的两个进油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的控制端均与第二电磁阀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换向阀与第四换向阀均为两位九通换向阀。所述驻车液压缸与第二电磁阀之间设有一驻车控制阀,所述驻车控制阀的控制端与第二电磁阀的出油口连通,所述驻车控制阀工作端的出油口与驻车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所述驻车控制阀工作端的进油口通过油路与液压主油路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以及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工作端的各卸油口通过油路均与液压油箱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与第二换向阀均为两位九通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工作端的一个进油口与第三电磁阀的出油口连通,另一个进油口与第四电磁阀的出油口连通。本专利技术包含如下有益效果:还包括驻车液压缸,利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系统增加驻车功能,将驻车液压缸通过油路与第二电磁阀的出油口连通,该第二电磁阀的进油口通过油路与液压主油路连通;车辆停车后挂P挡,第二电磁阀的进油口开启,液压主油路的液压油通过第二电磁阀进入驻车液压缸的驻车控制端,通过自动变速器的液压系统使车辆进入驻车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油路连通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驻车液压系统,包括2挡/4挡液压换挡缸11、5挡/7挡液压换挡缸12、6挡/8挡液压换挡缸13、1挡/3挡液压换挡缸14、9挡/R挡液压换挡缸15、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所述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均与液压主油路20连通,还包括一驻车液压缸103,所述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分别与第一换向阀31工作端的进油口连通,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换向阀31工作端的一个进油口与第三电磁阀21的出油口连通,另一个进油口与第四电磁阀22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31工作端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9挡/R挡液压换挡缸15的九挡控制端、R挡控制端对应连通,另外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二换向阀32工作端的进油口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31与第二换向阀32均为两位九通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32工作端的各出油口分别与一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工作端的各进油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工作端的各出油口分别与2挡/4挡液压换挡缸11的二挡控制端、四挡控制端,5挡/7挡液压换挡缸12的五挡控制端、七挡控制端,6挡/8挡液压换挡缸13的六挡控制端、八挡控制端,1挡/3挡液压换挡缸14的一挡控制端、三挡控制端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23与第一换向阀31、第二换向阀32控制端的出油口连通;所述驻车液压缸103的驻车控制端与第二电磁阀24的出油口连通,该第二电磁阀24的出油口还与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的控制端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第一换向阀31、第二换向阀32以及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工作端的各卸油口通过油路均与液压油箱连通。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述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为一个两位十七通换向阀100,所述两位十七通换向阀100工作端的四个进油口分别与第二换向阀32工作端的各出油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两位十七通换向阀100工作端的八个出油口分别与2挡/4挡液压换挡缸11的二挡控制端、四挡控制端,5挡/7挡液压换挡缸12的五挡控制端、七挡控制端,6挡/8挡液压换挡缸13的六挡控制端、八挡控制端,1挡/3挡液压换挡缸14的一挡控制端、三挡控制端一一对应连通。实施例3或实施例4中,所述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为两个,一个换向阀为第三换向阀34,另一个换向阀为第四换向阀33。所述第三换向阀34与第四换向阀33均为两位九通换向阀。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驻车液压系统,包括2挡/4挡液压换挡缸(11)、5挡/7挡液压换挡缸(12)、6挡/8挡液压换挡缸(13)、1挡/3挡液压换挡缸(14)、9挡/R挡液压换挡缸(15)、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所述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均与液压主油路(20)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驻车液压缸(103),所述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分别与第一换向阀(31)工作端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31)工作端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9挡/R挡液压换挡缸(15)的九挡控制端、R挡控制端对应连通,另外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二换向阀(32)工作端的进油口对应连通;/n所述第二换向阀(32)工作端的各出油口分别与一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工作端的各进油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工作端的各出油口分别与2挡/4挡液压换挡缸(11)的二挡控制端、四挡控制端,5挡/7挡液压换挡缸(12)的五挡控制端、七挡控制端,6挡/8挡液压换挡缸(13)的六挡控制端、八挡控制端,1挡/3挡液压换挡缸(14)的一挡控制端、三挡控制端一一对应连通;/n所述第一电磁阀(23)与第一换向阀(31)、第二换向阀(32)控制端的出油口连通;/n所述驻车液压缸(103)的驻车控制端与第二电磁阀(24)的出油口连通,该第二电磁阀(24)的出油口还与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的控制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驻车液压系统,包括2挡/4挡液压换挡缸(11)、5挡/7挡液压换挡缸(12)、6挡/8挡液压换挡缸(13)、1挡/3挡液压换挡缸(14)、9挡/R挡液压换挡缸(15)、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所述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均与液压主油路(20)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驻车液压缸(103),所述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分别与第一换向阀(31)工作端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31)工作端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9挡/R挡液压换挡缸(15)的九挡控制端、R挡控制端对应连通,另外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二换向阀(32)工作端的进油口对应连通;
所述第二换向阀(32)工作端的各出油口分别与一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工作端的各进油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工作端的各出油口分别与2挡/4挡液压换挡缸(11)的二挡控制端、四挡控制端,5挡/7挡液压换挡缸(12)的五挡控制端、七挡控制端,6挡/8挡液压换挡缸(13)的六挡控制端、八挡控制端,1挡/3挡液压换挡缸(14)的一挡控制端、三挡控制端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第一电磁阀(23)与第一换向阀(31)、第二换向阀(32)控制端的出油口连通;
所述驻车液压缸(103)的驻车控制端与第二电磁阀(24)的出油口连通,该第二电磁阀(24)的出油口还与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的控制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驻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为一个两位十七通换向阀(100),所述两位十七通换向阀(100)工作端的四个进油口分别与第二换向阀(32)工作端的各出油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两位十七通换向阀(100)工作端的八个出油口分别与2挡/4挡液压换挡缸(11)的二挡控制端、四挡控制端,5挡/7挡液压换挡缸(12)的五挡控制端、七挡控制端,6挡/8挡液压换挡缸(13)的六挡控制端、八挡控制端,1挡/3挡液压换挡缸(14)的一挡控制端、三挡控制端一一对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驻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控制车辆换挡的换向阀为两个,一个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张本柱范莎蒋帅戴松男包振庆曾开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