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灯壳模具用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46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灯壳模具用顶出机构,涉及汽车零件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动模,动模的四角处开设有导套,导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柱,定位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模,定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模仁,模仁的内部开设有型腔,型腔的内壁处活动连接有耐压块,耐压块的底部焊接有推杆,推杆的底部延伸至导向座的内部,推杆的外壁处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推杆的底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推杆面板。该汽车灯壳模具用顶出机构,通过设置油缸,利用油缸工作带动推杆和推杆面板向上移动,在推杆的带动下耐压块向上移动,有效的将型腔内的灯壳顶出,完成顶出脱模工作,通过设置耐压块,减少对灯壳的划伤和磨损,大大减少了灯壳加工的次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灯壳模具用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制造
,具体为一种汽车灯壳模具用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车灯主要是用做照明,可以说是汽车的眼睛,车灯灯壳即为尤为重要的一项零部件,一般采用注塑模具的方式来制作车灯灯壳,因而对模具设计与制造要求极高;在灯壳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制作完成的灯壳脱落模具,即脱模,现有的脱模方式分为人工脱模和顶出脱模,人工脱模效率较低,且容易损伤灯壳,顶出脱模也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因为灯壳的形状为倾斜式,现有的顶出脱模方式在顶出时受力不均匀,容易对灯壳造成划伤、磨损,大大加大了灯壳加工的次品率,严重影响了灯壳的加工效率,造成灯壳的照明效果不佳;2、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顶出机构的完成脱模工作后,需要人工复位,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严重影响了灯壳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灯壳模具用顶出机构,具备加工效率较高的优点,以解决现有顶出机构易损伤灯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加工效率较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灯壳模具用顶出机构,包括动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1)的四角处开设有导套(2),所述导套(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柱(3),所述定位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模(4),所述定模(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模仁(5),所述模仁(5)的内部开设有型腔(6),所述型腔(6)的内壁处活动连接有耐压块(7),所述耐压块(7)的底部焊接有推杆(8),所述推杆(8)的底部延伸至导向座(9)的内部,所述推杆(8)的外壁处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10),所述推杆(8)的底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推杆面板(11),所述推杆面板(11)的底部通过承重板(12)固定连接有油缸(13),所述油缸(13)的底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灯壳模具用顶出机构,包括动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1)的四角处开设有导套(2),所述导套(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柱(3),所述定位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模(4),所述定模(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模仁(5),所述模仁(5)的内部开设有型腔(6),所述型腔(6)的内壁处活动连接有耐压块(7),所述耐压块(7)的底部焊接有推杆(8),所述推杆(8)的底部延伸至导向座(9)的内部,所述推杆(8)的外壁处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10),所述推杆(8)的底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推杆面板(11),所述推杆面板(11)的底部通过承重板(12)固定连接有油缸(13),所述油缸(1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导向座(9)的内壁处,所述定模(4)的一端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却液入口(14)和第二冷却液入口(15),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却管网(16),所述第一冷却管网(16)的一端贯穿型腔(6)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却液出口(17),所述第二冷却液入口(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却管网(18),所述第二冷却管网(18)的一端贯穿型腔(6)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却液出口(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灯壳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安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锦坤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