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140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包括:配置喷油控制量和节流阀控制量作为被控量,建立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其包括前馈喷油控制单元、反馈喷油控制单元,前馈喷油控制单元、反馈喷油控制单元的输出用于确定喷油控制量;建立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其包括前馈节流控制单元、反馈节流控制单元,前馈节流控制单元、反馈节流控制单元的输出用于确定节流阀控制量;同一时刻,选定连通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或者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若连通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则根据喷油控制量确定是否启用反馈节流控制单元,若连通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则根据节流阀控制量确定是否启用反馈喷油控制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发动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HC)、颗粒物(PM)、氮氧化合物(NOx)。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中NOx的一项处理工艺,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喷入还原剂氨或尿素,把尾气中的NOx还原成N2和H2O。选择性催化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包括:尾气从涡轮出来后进入排气混和管,通过排气混和管上安装的尿素计量喷射装置喷入尿素水溶液,尿素在高温下发生水解和热解反应后生成氨气NH3,通过NH3还原NOx,排出N2,多余的NH3也被氧化为N2,防止泄漏。随着温度上升,NH3分子活跃性慢慢变强,当温度达到200℃以上时,NH3与NOx开始反应,并且随着温度上升加强。因此,涡轮出口温度间接影响催化还原的效率,现有技术中,针对涡轮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的适用性差,难以根据不同的控制需求实现高效的热管理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以达到控制需求不同时,可以有效实现涡轮出口温度精确控制,进而提高针对涡轮出口温度的控制方法的适用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配置喷油控制量和节流阀控制量作为被控量,根据所述喷油控制量以及所述节流阀控制量控制发动机涡轮的出口温度,建立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其包括前馈喷油控制单元、反馈喷油控制单元,所述前馈喷油控制单元、所述反馈喷油控制单元的输出用于确定所述喷油控制量;建立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其包括前馈节流控制单元、反馈节流控制单元,所述前馈节流控制单元、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的输出用于确定所述节流阀控制量;同一时刻,选定连通所述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或者所述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若连通所述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则根据所述喷油控制量确定是否启用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若连通所述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则根据所述节流阀控制量确定是否启用所述反馈喷油控制单元。进一步的,还包括获取喷油边界值,当连通所述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时,比较所述喷油边界值以及所述喷油控制量,选定较小者作为喷油控制量最终值;若所述喷油控制量最终值为所述喷油边界值,则启用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进一步的,还包括获取温度偏差值,若所述温度偏差值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喷油控制量最终值为所述喷油边界值,则启用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进一步的,还包括设定第一时延,若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运行时,所述温度偏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喷油控制量最终值变为所述喷油控制量,则经过所述第一时延后停用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进一步的,还包括获取节流边界值,当连通所述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时,比较所述节流边界值以及所述节流阀控制量,选定较大者作为节流控制量最终值;若所述节流控制量最终值为所述节流边界值,则启用所述反馈喷油控制单元。进一步的,还包括获取温度偏差值,若所述温度偏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节流控制量最终值为所述节流边界值,则启用所述反馈喷油控制单元。进一步的,还包括设定第二时延,若所述反馈喷油控制单元运行时,所述温度偏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节流控制量最终值变为所述节流阀控制量,则经过所述第二时延后停用所述反馈喷油控制单元。进一步的,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扭矩建立喷油边界MAP图,根据所述喷油边界MAP图确定所述喷油边界值。进一步的,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扭矩建立节流边界MAP图,根据所述节流边界MAP图确定所述节流边界值。进一步的,还包括获取出口温度目标值以及出口温度偏差值,若所述出口温度目标值大于第三阈值且所述温度偏差值大于第四阈值,则选定连通所述所述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否则连通所述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前馈喷油控制单元的输入为出口温度目标值,所述反馈喷油控制单元的输入为所述出口温度;所述前馈节流控制单元的输入为出口温度目标值,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的输入为所述出口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以及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实现涡轮出口温度的前馈-反馈调节,可以提高出口温度调节的精度。此外,配置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以及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的执行优先级,若控制需求为提温控制,则优先通过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实现出口温度的快速提温,若控制需求为焓值控制,则优先通过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实现焓值的快速提升,同一时刻优选选定连通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或者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使得节流阀控制和喷油阀控制解耦,简化控制过程。同时,当选定连通一种控制通道时,根据该控制通道的输出控制量确定是否启用另一种控制通道的反馈控制单元,使得控制方法可以兼顾发动机运行时,对节流阀以及喷油阀的控制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流程图;图2是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框图;图3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流程图;图4是实施例中的又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流程图;图5是实施例中的又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流程图;图6是实施例中的又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是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流程图,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包括:S101.配置喷油控制量和节流阀控制量作为被控量。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喷油控制量可以为喷油阀的开度,节流阀控制量可以为节流阀的开度,喷油阀的开度用于确定进入燃烧室的燃油量,节流阀的开度用于确定进入燃烧室的助燃气体的流量。本步骤中,通过调节喷油控制量、节流阀控制量控制发动机涡轮的出口温度,即燃油经过燃烧后从涡轮出口出排出气体的温度。S102.建立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图2是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框图,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包括前馈喷油控制单元101、反馈喷油控制单元102。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包括前馈节流控制单元201、反馈节流控制单元202。示例性的,前馈喷油控制单元101用于实现出口温度的前馈开环控制环节,即若前馈喷油控制单元101的输入量发生变化,则前馈喷油控制单元101的输出量随之发生变化。示例性的,前馈喷油控制单元101的输入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例如可以设定为出口温度的目标值或者喷油阀开度的目标值。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本步骤中,前馈喷油控制单元101的输入配置为出口温度的目标值T1。示例性的,反馈喷油控制单元102用于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喷油控制量和节流阀控制量作为被控量,根据所述喷油控制量、所述节流阀控制量控制发动机涡轮的出口温度,/n建立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其包括前馈喷油控制单元、反馈喷油控制单元,所述前馈喷油控制单元、所述反馈喷油控制单元的输出用于确定所述喷油控制量;/n建立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其包括前馈节流控制单元、反馈节流控制单元,所述前馈节流控制单元、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的输出用于确定所述节流阀控制量;/n同一时刻,选定连通所述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或者所述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若连通所述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则根据所述喷油控制量确定是否启用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若连通所述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则根据所述节流阀控制量确定是否启用所述反馈喷油控制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喷油控制量和节流阀控制量作为被控量,根据所述喷油控制量、所述节流阀控制量控制发动机涡轮的出口温度,
建立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其包括前馈喷油控制单元、反馈喷油控制单元,所述前馈喷油控制单元、所述反馈喷油控制单元的输出用于确定所述喷油控制量;
建立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其包括前馈节流控制单元、反馈节流控制单元,所述前馈节流控制单元、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的输出用于确定所述节流阀控制量;
同一时刻,选定连通所述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或者所述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若连通所述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则根据所述喷油控制量确定是否启用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若连通所述前馈-反馈节流控制通道,则根据所述节流阀控制量确定是否启用所述反馈喷油控制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喷油边界值,当连通所述前馈-反馈喷油控制通道时,比较所述喷油边界值以及所述喷油控制量,选定较小者作为喷油控制量最终值;
若所述喷油控制量最终值为所述喷油边界值,则启用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温度偏差值,
若所述温度偏差值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喷油控制量最终值为所述喷油边界值,则启用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涡轮出口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定第一时延,
若所述反馈节流控制单元运行时,所述温度偏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喷油控制量最终值变为所述喷油控制量,则经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雷赵路路朱纪宾宋军太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