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及涂层技术

技术编号:286105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及涂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基体材料清洗干净并干燥;采用Mo靶通过磁控溅射法在基体材料上制备红外反射层;以Ar气和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及涂层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的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及涂层。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增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降低常规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世界上太阳能发电分为光伏发电和聚热发电两种方式。光伏发电已经形成成熟技术,而聚热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光伏发电成本高、转化率低、存储条件苛刻。太阳能热发电就是通过聚光集热器聚焦太阳直射光,将太阳能聚集起来产生高温热能,加热真空集热管里面的工质,产生高温,再通过换热设备加热水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在波长范围为0.3μm-2.5μm的太阳光波段具有高吸收率α,在波长范围为2.5μm-25μm的红外波段具有低发射率ε,因此,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集热器或集热管,是实现太阳能光热转换的核心材料。目前已广泛使用的黑镍、黑铬以及Ni-Al2O3体系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在中低温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学性能,但在中高温条件下(≥500℃),由于涂层内部间存在元素的相互扩散,导致其红外发射率随温度上升明显升高,集热器热损失明显上升,使得热效率大幅下降。对于太阳能的中高温利用,尤其是高温应用,需要一种吸收率高、发射率低、热稳定性好、在中高温条件下涂层内部元素相互扩散低且具备一定耐候性能以及工艺简单的选择性吸收涂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涂层在中高温条件下可保持较高的吸收发射比,可在中高温条件下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基体材料清洗干净并干燥;步骤2:采用Mo靶通过磁控溅射法在基体材料上制备红外反射层;步骤3:以Ar气和N2气的混合气体为反应气体,通过Mo靶和Al靶,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红外反射层上制备高金属含量吸收层;步骤4:以Ar气、N2和O2的混合气体为反应气体,通过Mo靶和Al靶,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高金属含量吸收层上制备低金属含量吸收层;步骤5:以Ar气和O2的混合气体为反应气体,通过Mo靶和Al靶,采用磁控溅射法在低金属含量吸收层上制备减反层。进一步地,步骤2中,在制备红外反射层时的腔室压力为0.7-0.85Pa,Mo靶的直流功率为60-80W。进一步地,步骤3中,溅射时的腔室压力为0.7-0.95Pa,Mo靶的溅射功率分别为40-60W,Al靶的溅射功率为60-80W。进一步地,步骤4中,溅射时的腔室压力为0.75-1Pa,Mo靶的溅射功率为40-60W,Al靶的溅射功率为60-80W。进一步地,步骤5中,溅射时的腔室压力为0.7-0.9Pa,Mo靶的溅射功率为40-60W,Al靶的溅射功率为60-80W。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吸收涂层,所述涂层包括依次覆盖在基体表面上的红外反射层、高金属含量吸收层、低金属含量吸收层和减反层。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反射层为金属Mo薄膜层,其厚度为120-250nm。进一步地,所述高金属含量吸收层为含有Al、Mo、N三种元素的金属陶瓷结构的薄膜层,该层厚度为80-100nm。进一步地,所述低金属含量吸收层为含有Al、Mo、N、O四种元素的金属陶瓷结构的薄膜层,该层厚度为60-80nm。进一步地,所述减反层为含有Al、Mo、O三种元素的金属陶瓷结构的薄膜层,该层厚度为80-120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采用高熔点的金属Mo作为为红外反射层,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且由于红外反射层中的Mo粒子与吸收层中的Mo粒子,高温下动态平衡,从而可以阻止由Mo金属粒子的扩散而引起吸收层金属体积分数的改变,进而防止膜层被破坏,因此其能显著提高涂层的高温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涂层与金属基底结核性强且不易脱落,具有非真空高温稳定性;2、高金属含量吸收层和低金属含量吸收层的区别是金属Mo体积分数不同以及有无O元素,通过改变金属部分的溅射功率以及各反应气的气体流量,来调控金属粒子的掺入量,涂层最终的光学性能不仅与金属体积分数匹配有关,还与两层的厚度匹配有关,选择两吸收层适当的金属含量,并选择适当的厚度,可达最佳光学性能;3、涂层在太阳能光谱范围内(0.3~2.5μm)具有高的吸收率α(0.79~0.83),在红外区域(2.5~25μm)有很低的发射率ε(0.09~0.12)4、本专利技术的涂层制备工艺简单,且均选用常规材料,便于选择和控制,没有采用价格高的金属,制作成本较低;靶材利用率高,适于大规模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涂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在常温下和500℃保持100h的反射曲线;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常温下和500℃保持100h的反射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步骤一:基片1的准备;准备好规格为25mm×50mm的不锈钢基片1,以丙酮、无水乙醇以及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5分钟,干燥后套袋装好已备使用。步骤二:红外反射层2的制备;在清洗和干燥好的不锈钢基体1上,通过Mo靶,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红外反射层,具体地,先将腔室真空抽至10-4Pa,待压力稳定后以Ar气作为反应气体,使溅射时的腔室气压为0.74Pa,Mo靶溅射功率为60W,溅射时间3min,所制备的红外反射层2为Mo薄膜层,其厚度为120nm。步骤三:高金属含量吸收层3的制备;在步骤二制得的红外反射层2上采用Mo靶和Al靶,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出高金属含量吸收层3,具体地,在腔室内通入Ar气和N2作为反应气,待腔室内真空度达到0.78Pa且稳定时,调整Mo靶的溅射功率为40W、Al靶溅射功率为60W后开始溅射,溅射时间3min,得到AlMoN金属陶瓷型结构的高金属含量吸收层3,该层的薄膜厚度为85nm。步骤四:低金属含量吸收层4的制备;在步骤三制备的高金属含量吸收层3上采用Mo靶和Al靶,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出低金属含量吸收层4,具体地,在腔室中通入Ar气、N2和O2作为反应气,待腔室内真空至0.83Pa且稳定时,调整Mo靶的溅射功率为40W、Al靶溅射功率为60W后开始溅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将基体材料清洗干净并干燥;/n步骤2:采用Mo靶通过磁控溅射法在基体材料上制备红外反射层;/n步骤3:以Ar气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基体材料清洗干净并干燥;
步骤2:采用Mo靶通过磁控溅射法在基体材料上制备红外反射层;
步骤3:以Ar气和N2气的混合气体为反应气体,通过Mo靶和Al靶,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红外反射层上制备高金属含量吸收层;
步骤4:以Ar气、N2和O2的混合气体为反应气体,通过Mo靶和Al靶,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高金属含量吸收层上制备低金属含量吸收层;
步骤5:以Ar气和O2的混合气体为反应气体,通过Mo靶和Al靶,采用磁控溅射法在低金属含量吸收层上制备减反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制备红外反射层时的腔室压力为0.7-0.85Pa,Mo靶的直流功率为60-80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溅射时的腔室压力为0.7-0.95Pa,Mo靶的溅射功率分别为40-60W,Al靶的溅射功率为60-80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溅射时的腔室压力为0.75-1Pa,Mo靶的溅射功率为40-60W,Al靶的溅射功率为60-80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捷陈宇飞兰亚鹏古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