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85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100份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1‑5份有机硅脂混合,加热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使用增强材料将第一混合物浸渍,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加热烘焙,得到预浸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液中加入高性能脱模剂,可以制作出能满足高温下使用要求的预浸料,该预浸料固化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50℃;且通过该预浸料在耐高温绝缘件热压成型中脱模剂会向器件表面逸出,使制得的耐高温绝缘件与模具离型效果良好,无需在模具上另涂脱模剂,或使用离型膜,从而节约了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复合材料是由增强材料和有机树脂构成。它密度小、强度高、绝缘性好,广泛用于绝缘结构件的制作,对于一些结构特殊的器件一般采用预浸料模压。常用的预浸料为环氧玻璃布预浸料,可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但其固化物不能在高温下连续使用,且预浸料热压成型时模具需要涂搽脱模剂或使用离型膜,才能使制备的绝缘结构件从模具分离,从而浪费了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将100份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1-5份有机硅脂混合,加热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使用增强材料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浸渍,得到第二混合物;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加热烘焙,得到所述预浸料。进一步地,将所述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所述有机硅脂在30℃-50℃搅拌3-5小时。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固体含量为50%-70%。进一步地,所述增强材料为玻璃布、无纺布或炭纤维中的一种。进一步地,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在100℃-170℃烘焙3-20分钟。进一步地,通过手工或者上胶机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使用所述增强材料浸渍。进一步地,所述预浸料的树脂含量:40%-70%,流动度5%-35%。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是:芳香胺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烯丙基双酚A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其中的一种或他们的组合物。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硅脂可以是:二甲基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烷基芳基改性硅油、羟基硅油其中的一种或他们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液中加入高性能脱模剂,可以制作出能满足高温下使用要求的预浸料,该预浸料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50℃;且通过该预浸料在耐高温绝缘件热压成型中脱模剂会向器件表面逸出,使制得的耐高温绝缘件与模具离型效果良好,无需在模具上另涂脱模剂,或使用离型膜,从而节约了经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对图1所示的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论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将100份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1-5份有机硅脂混合,加热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102):使用增强材料将第一混合物浸渍,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103):将第二混合物加热烘焙,得到预浸料。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产品体积要求,将一定量的上述制备的预浸料放入模具,热压,热压温度为180-250℃,压力为2-5MPa,保温5-10分钟后脱模,转入180-250℃烘箱2-5小时使其完全固化,得到耐高温绝缘件。或者是根据产品体积要求,将一定量的上述制备的预浸料放入模具,热压,热压温度为180-250℃,压力为2-5MPa,保温2--5小时后脱模,得到耐高温绝缘件。热压离型效果:耐高温绝缘件与模具轻松分离。耐热性:玻璃化转变温度>250℃。还需要说明的是,常用的预浸料为环氧玻璃布预浸料,可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但它不能在高温下连续使用,并且在制成耐高温绝缘件时,需要在模具涂搽脱模剂或使用离型膜,才能使得耐高温绝缘件与模具分离。本专利技术在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液中加入高性能脱模剂,可以制作出能满足高温下使用要求的有机绝缘材料。该预浸料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50℃。在耐高温绝缘件热压成型中脱模剂会向器件表面逸出,离型效果良好,无需在模具上另涂脱模剂,或使用离型膜。实施例2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将固体含量为50%的100份芳香胺改性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1份聚醚改性硅油混合,在30℃搅拌3小时,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202):通过立式上胶机用玻璃布将第一混合物浸渍,得到第二混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立式上胶机用玻璃布浸渍第一混合物时,车速为3米/分钟。该玻璃布可以为2116型E玻纤布。步骤(203):将第二混合物在100℃加热烘焙3分钟,得到预浸料。该预浸料的树脂含量:58%,流动度25%。需要说明的是,将预浸料置于模具中热压,热压温度为200℃,单位压力为3MPa,保温5分钟后开模,取出绝缘件放入250℃烘箱3小时使其完全固化,得到耐高温绝缘件。开模取出耐高温绝缘件时,离型效果良好,脱模方便。耐高温绝缘件玻璃化转变温度(DSC)为256℃。实施例3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将固体含量为60%的100份烯丙基双酚A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2.5份烷基芳基改性硅油,在40℃搅拌4小时,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302):通过手工用无纺布浸渍第一混合物,得到第二混合物。该无纺布可以为75g/m2玻纤无纺布。步骤(303):将第二混合物150℃烘焙15分钟,制成预浸料。该预浸料的树脂含量50%,流动度20%。需要说明的是,将预浸料置于模具中热压,热压温度为180℃,单位压力为2MPa,保温5分钟后开模,取出绝缘件放入250℃烘箱3小时使其完全固化,得到耐高温绝缘件。开模取出耐高温绝缘件时,离型效果良好,脱模方便。耐高温绝缘件玻璃化转变温度(DSC)为256℃。实施例4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将固体含量为70%的100份氰酸酯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5份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脂混合,在50℃搅拌5小时,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402):通过手工用碳纤维浸渍第一混合物,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403):将第二混合物170℃烘焙20分钟,制成预浸料。该预浸料的树脂含量70%,流动度35%。需要说明的是,将预浸料置于模具中热压,热压温度为230℃,单位压力3MPa,保温3小时使其完全固化,得到耐高温绝缘件。开模取出耐高温绝缘件。离型效果良好,脱模方便。耐高温绝缘件玻璃化转变温度(DSC)254℃。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将100份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1-5份有机硅脂混合,加热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n使用增强材料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浸渍,得到第二混合物;/n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加热烘焙,得到所述预浸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100份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1-5份有机硅脂混合,加热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
使用增强材料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浸渍,得到第二混合物;
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加热烘焙,得到所述预浸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所述有机硅脂在30℃-50℃搅拌3-5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固体含量为50%-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材料为玻璃布、无纺布或炭纤维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内脱模预浸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荣泰联信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