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83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催化母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基料45‑65%,聚丙烯1‑15%,炭黑25‑50%、石蜡2‑6%、白油1‑5%、氧化锌0.05‑1%、硬脂酸锌0.05‑1%、硬脂酸0.05‑1%、硅酮改性剂0.05‑2.5%、氟系改性剂0.05‑2.5%、有机锡0.01‑2%,以期望解决对现有市场上各种不同的绝缘料,在生产架空电缆时会存在加入的炭黑母粒通用性不强、电缆表面不光滑以及热收缩指标超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母粒,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电线电缆企业生产架空电缆时,其中绝缘料通常使用化学交联料、硅烷交联料(一步法或二步法)、辐照交联料以及改性聚丙烯绝缘料等,但不同材料在生产架空类电缆时,往往采用白色的电缆绝缘料中加入炭黑母粒混合后进行生产。但这样会使得炭黑母粒会因不同的绝缘料产生相容性不好的问题,以及会出现架空电缆绝缘因炭黑分散不均,出现电缆表面不光滑有籽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的制备方法,以期望解决对现有市场上各种不同的绝缘料,在生产架空电缆时会存在加入的炭黑母粒通用性不强、电缆表面不光滑以及热收缩指标超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所述改性催化母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基料45-65%,聚丙烯1-15%,炭黑25-50%、石蜡2-6%、白油1-5%、氧化锌0.05-1%、硬脂酸锌0.05-1%、硬脂酸0.05-1%、硅酮改性剂0.05-2.5%、氟系改性剂0.05-2.5%、有机锡0.01-2%。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改性催化母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基料45%,聚丙烯5%,炭黑40%、石蜡2%、白油3%、氧化锌1%、硬脂酸锌0.5%、硬脂酸0.5%、硅酮改性剂1%、氟系改性剂1%、有机锡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改性催化母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基料50%,聚丙烯10%,炭黑30%、石蜡4%、白油2%、氧化锌0.05%、硬脂酸锌0.05%、硬脂酸0.05%、硅酮改性剂0.05%、氟系改性剂1.8%、有机锡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改性催化母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基料60%,聚丙烯2%,炭黑25%、石蜡2%、白油1%、氧化锌1%、硬脂酸锌1%、硬脂酸1%、硅酮改性剂2.5%、氟系改性剂2.5%、有机锡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料为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任意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炭黑为色素炭黑、导电炭黑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石蜡为精炼石蜡或半精炼石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配置A料与B料,A料为聚丙烯,B料为硬脂酸锌和硬脂酸;步骤S2,将基料、炭黑、石蜡依次加入捏合机中均匀搅拌1~2h,搅拌温度为80~120℃,搅拌机转速为30~60r/min;步骤S3,在步骤S2的基础上,将硅酮改性剂、有机锡依次加入捏合机中,搅拌1~2h,搅拌温度为120~160℃,在搅拌的同时将捏合机中均匀加入A料,搅拌机转速为20~40r/min;步骤S4,在步骤S3的基础上,将氧化锌与氟系改性剂分别加入捏合机中,搅拌0.5~1h,搅拌温度为120~130℃,在搅拌的同时将捏合机中均匀加入B料,搅拌机转速为20~40r/min;步骤S5,在步骤S4的基础上,匀速加入白油,白油加入的时长为0.3~1h,搅拌1~2h,搅拌机转速为20~40r/min;步骤S6,将由步骤S5制得的材料通过双螺杆挤出、均化,干燥后制得改性催化母粒。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1中,所述A料与所述B料的质量比为3~5: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4中,所述A料的加入的时长为0.1~0.5h,所述B料加入的时长为0.1~0.5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在生产电缆架空线时,通过将改性催化母粒加入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中,同时将参量控制在3-10%,大大改善绝缘料表面不光,降低了成缆后绝缘热收缩率,并将绝缘料热收缩率控制在4%以内,提高架空电缆的耐久性;通过将改性催化母粒替代二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中的催化剂母粒B,大大提高了催化硅烷交联的作用,使得炭黑分散均匀,提高绝缘相容性与绝缘表面的光滑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所述改性催化母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基料45-65%,聚丙烯1-15%,炭黑25-50%,石蜡2-6%,白油1-5%,氧化锌0.05-1%,硬脂酸锌0.05-1%,硬脂酸0.05-1%,硅酮改性剂0.05-2.5%,氟系改性剂0.05-2.5%,有机锡0.01-2%。其中,所述基料为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任意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炭黑为色素炭黑、导电炭黑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石蜡为精炼石蜡或半精炼石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配置A料与B料,A料为聚丙烯,B料为硬脂酸锌和硬脂酸;步骤S2,将基料、炭黑、石蜡依次加入捏合机中均匀搅拌1~2h,搅拌温度为80~120℃,搅拌机转速为30~60r/min;步骤S3,在步骤S2的基础上,将硅酮改性剂、有机锡依次加入捏合机中,搅拌1~2h,搅拌温度为120~160℃,在搅拌的同时将捏合机中均匀加入A料,搅拌机转速为20~40r/min;步骤S4,在步骤S3的基础上,将氧化锌与氟系改性剂分别加入捏合机中,搅拌0.5~1h,搅拌温度为120~130℃,在搅拌的同时将捏合机中均匀加入B料,搅拌机转速为20~40r/min;步骤S5,在步骤S4的基础上,匀速加入白油,白油加入的时长为0.3~1h,搅拌1~2h,搅拌机转速为20~40r/min;步骤S6,将由步骤S5制得的材料通过双螺杆挤出、均化,干燥后制得改性催化母粒。其中,在步骤S1中,所述A料与所述B料的质量比为3~5:1,在步骤S4中,所述A料的加入的时长为0.1~0.5h,所述B料加入的时长为0.1~0.5h。其中,上述干燥为风送干燥。为了提高各组分在称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失重试计量称对各组分分别计量。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催化母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基料45%,聚丙烯5%,炭黑40%、石蜡2%、白油3%、氧化锌1%、硬脂酸锌0.5%、硬脂酸0.5%、硅酮改性剂1%、氟系改性剂1%、有机锡1%。其中,所述A料与所述B料的质量比为5:1,将基料、炭黑、石蜡依次加入捏合机中均匀搅拌1h,搅拌温度为120℃,搅拌机转速为30r/min;然后将硅酮改性剂、有机锡依次加入捏合机中,搅拌1h,搅拌温度为120℃,在搅拌的同时将捏合机中均匀加入A料,A料加入的时长为0.3h,搅拌机转速为40r/min;再将氧化锌与氟系改性剂分别加入捏合机中,搅拌0.5h,搅拌温度为120℃,在搅拌的同时将捏合机中均匀加入B料,B料的加入时长为0.1h,搅拌机转速为40r/min;然后匀速加入白油,白油加入的时长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催化母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基料45-65%,聚丙烯1-15%,炭黑25-50%、石蜡2-6%、白油1-5%、氧化锌0.05-1%、硬脂酸锌0.05-1%、硬脂酸0.05-1%、硅酮改性剂0.05-2.5%、氟系改性剂0.05-2.5%、有机锡0.0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催化母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基料45-65%,聚丙烯1-15%,炭黑25-50%、石蜡2-6%、白油1-5%、氧化锌0.05-1%、硬脂酸锌0.05-1%、硬脂酸0.05-1%、硅酮改性剂0.05-2.5%、氟系改性剂0.05-2.5%、有机锡0.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催化母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基料45%,聚丙烯5%,炭黑40%、石蜡2%、白油3%、氧化锌1%、硬脂酸锌0.5%、硬脂酸0.5%、硅酮改性剂1%、氟系改性剂1%、有机锡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催化母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基料50%,聚丙烯10%,炭黑30%、石蜡4%、白油2%、氧化锌0.05%、硬脂酸锌0.05%、硬脂酸0.05%、硅酮改性剂0.05%、氟系改性剂1.8%、有机锡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催化母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基料60%,聚丙烯2%,炭黑25%、石蜡2%、白油1%、氧化锌1%、硬脂酸锌1%、硬脂酸1%、硅酮改性剂2.5%、氟系改性剂2.5%、有机锡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架空绝缘料用改性催化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为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任意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架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万军魏平蒋中友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聚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