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的吹塑配方及其制作工艺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86083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箱制作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油箱的吹塑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树脂90‑100份,稳定剂1‑5份,抗氧剂0.6‑1份,紫外线吸收剂0.5‑1份,石灰石20‑30份,短玻璃纤维1‑2份,二氧化硅10‑20份;在800℃至1000℃下煅烧石灰石,再通入水和CO2,并进行搅拌,静置一段时间,使液体底部出现沉淀物,将沉淀物过滤出来后,将沉淀物干燥、研磨得到粉末,接着在130℃下将该粉末与硬脂酸搅拌均匀,再加入聚乙烯树脂、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和短玻璃纤维搅拌均匀,冷却后,造料粒,再将料粒送入吹塑机中,经过吹塑成型得到油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的石灰石能够有效的增加油桶的韧性,同时提高油桶的硬度和刚度,通过添加的短玻璃纤维能够提高油桶塑的抗冲击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箱的吹塑配方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箱制作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油箱的吹塑配方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金属油箱由于价格昂贵、笨重、焊接难度较大、受撞击时容易变形等缺点,使得金属油箱的普及和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油箱便由金属材质逐渐转变为塑料材质。目前塑料油箱基本都是通过吹塑成型的,传统为了增加塑料油箱的韧性,一般都会添加橡胶或者弹性体的方法来达到增韧改性的目的,但是由于橡胶较为柔性,且耐热性能较低,从而容易影响塑料油箱的耐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箱的吹塑配方及其制作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通过橡胶增加塑料油箱的韧性,容易影响塑料油箱的耐热性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箱的吹塑配方及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树脂90-100份,稳定剂1-5份,抗氧剂0.6-1份,紫外线吸收剂0.5-1份,石灰石20-30份,短玻璃纤维1-2份,二氧化硅10-20份。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聚乙烯树脂90份,稳定剂1份,抗氧剂0.6份,紫外线吸收剂0.5份,石灰石20份,短玻璃纤维1份,二氧化硅10份。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聚乙烯树脂95份,稳定剂2.5份,抗氧剂0.8份,紫外线吸收剂0.8份,石灰石25份,短玻璃纤维2份,二氧化硅1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聚乙烯树脂100份,稳定剂5份,抗氧剂1份,紫外线吸收剂1份,石灰石30份,短玻璃纤维2份,二氧化硅20份。一种油箱的吹塑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br>第一步,原料制备,石灰石制备,在800℃至1000℃下煅烧石灰石,再通入水和CO2,并进行搅拌,静置一段时间,使液体底部出现沉淀物,将沉淀物过滤出来后,将沉淀物干燥、研磨得到平均粒径为0.1-1μm的粉末,在130℃下将该粉末与硬脂酸搅拌均匀,得到石灰粉末;二氧化硅制备,将二氧化硅放置在80-100℃下的烘箱中干燥;第二步,原料的混合制粒,石灰粉末中加入干燥好的二氧化硅、聚乙烯树脂、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和短玻璃纤维,并在600-7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油桶吹塑原料,将油桶吹塑原料倒入造粒机中,由造粒机将油桶吹塑原料熔融、塑化、挤出,再通过切粒机切断造粒制得料粒;第三步,油桶吹塑,将第二步中的料粒送入中空吹塑机中,经过吹塑机的热熔、挤出、吹塑和冷却成型制得油箱。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静置的时间为0.5-1小时。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在塑料原料中添加石灰石、短玻璃纤维和二氧化硅,通过添加的石灰石和二氧化硅能够有效的增加油桶的韧性,同时通过添加的石灰石,能够有效的提高油桶的耐热性能,通过添加的短玻璃纤维能够提高油桶塑的抗冲击强度。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所述聚乙烯树脂90份,稳定剂1份,抗氧剂0.6份,紫外线吸收剂0.5份,石灰石20份,短玻璃纤维1份,二氧化硅10份。实施例二,所述聚乙烯树脂95份,稳定剂2.5份,抗氧剂0.8份,紫外线吸收剂0.8份,石灰石25份,短玻璃纤维2份,二氧化硅15份。实施例三,所述聚乙烯树脂100份,稳定剂5份,抗氧剂1份,紫外线吸收剂1份,石灰石30份,短玻璃纤维2份,二氧化硅20份。实施例一至三的一种油箱的吹塑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原料制备,石灰石制备,在800℃至1000℃下煅烧石灰石,若煅烧温度低于800℃,石灰石的煅烧效果不足,若煅烧温度超过1000℃,容易出现过烧、石灰结晶粒迅速增大、石灰活性变差的问题,再通入水和CO2,并进行搅拌,静置0.5-1小时,使液体底部出现沉淀物,将沉淀物过滤出来后,再将沉淀物放入烘干机干燥至含水量少于0.4%,通过球磨机研磨得到平均粒径为0.1-1μm的粉末,接着在130℃下将该粉末与硬脂酸搅拌均匀,得到石灰粉末;二氧化硅制备,将二氧化硅放置在80-100℃下的烘箱中干燥;第二步,原料的混合制粒,石灰粉末中加入干燥好的二氧化硅、聚乙烯树脂、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和短玻璃纤维,并在600-7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油桶吹塑原料,将油桶吹塑原料倒入造粒机中,由造粒机将油桶吹塑原料熔融、塑化、挤出,再通过切粒机切断造粒制得料粒;其中稳定剂可以是稀土稳定剂和辅助稳定剂的混合,抗氧剂可以是酚类抗氧剂、双肉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和双硬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的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是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第三步,油桶吹塑,将第二步中的料粒送入中空吹塑机中,经过吹塑机的热熔、挤出、吹塑和冷却成型制得油箱。通过加入石灰石和二氧化硅后,由于石灰石中的硬度大、热稳定性能好,会提高油箱的硬度和刚度,力学性能有所增强,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可以得到改进,并使所制造出的油桶具有韧性,降低热膨胀系数、收缩率,其中所加入的短玻璃纤维可以克服石灰石加入塑料中产生的冲击强度降低的效果,使油桶保持有较强的冲击强度。耐热性能和弯曲性能测试实验耐热性能测试,分别对相同厚度的现有技术油桶(对比组)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至三的油桶进行耐热实验,具体的,对现有技术与实施例一至三的油桶分别加热至不同的温度后,观察油桶的状态(固体状态、微融状态、中度熔融状态和熔融状态),再根据各个温度下油桶的状态判断油桶的耐热性能,现有技术油桶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聚乙烯树脂90份,稳定剂2份,抗氧剂1份,紫外线吸收剂0.5份,橡胶5份,具体实验结果由下表表示;温度,℃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对比组1-50固体状态固体状态固体状态固体状态51-100固体状态固体状态固体状态固体状态101-150固体状态固体状态固体状态微融状态151-200微融状态固体状态固体状态中度熔融状态201-250中度熔融状态固体状态微融状态熔融状态251-300熔融状态微融状态中度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由上表可知,实施例一在151-200℃的温度下,出现微融状态,实施例二在251-300℃的温度下,出现微融状态,实施例三在201-250℃的温度下,出现微融状态,对比组在101-150℃的温度下,出现微融状态;即,实施例一至三的耐热性相较对比组耐热性能更好,其中实施例二的耐热性能最好;弯曲强度测试,取同样厚度的现有技术油桶(对比组)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直三的油桶进行弯曲强度测试,具体的,对现有技术与实施例一至三的油桶以同样的受力面积进行挤压,观察油桶挤压变形至高度弯曲时,所用的压力大小,具体实验结果由下表表示;压力,MPa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对比组1-10未断裂未断裂未断裂未断裂11-20未断裂未断裂未断裂未断裂21-30微弯曲微弯曲微弯曲微弯曲31-40中度弯曲微弯曲微弯曲中度弯曲41-50高度弯曲中度弯曲中度弯曲高度弯曲51-60断裂高度弯曲高度弯曲断裂由上表可知,实验得出实施例一高度弯曲的压力为4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箱的吹塑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树脂90-100份,稳定剂1-5份,抗氧剂0.6-1份,紫外线吸收剂0.5-1份,石灰石20-30份,短玻璃纤维1-2份,二氧化硅10-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的吹塑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树脂90-100份,稳定剂1-5份,抗氧剂0.6-1份,紫外线吸收剂0.5-1份,石灰石20-30份,短玻璃纤维1-2份,二氧化硅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的吹塑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树脂90份,稳定剂1份,抗氧剂0.6份,紫外线吸收剂0.5份,石灰石20份,短玻璃纤维1份,二氧化硅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的吹塑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树脂95份,稳定剂2.5份,抗氧剂0.8份,紫外线吸收剂0.8份,石灰石25份,短玻璃纤维2份,二氧化硅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的吹塑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树脂100份,稳定剂5份,抗氧剂1份,紫外线吸收剂1份,石灰石30份,短玻璃纤维2份,二氧化硅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雪琼张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康博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