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泵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
技术介绍
1、目前常见的油泵结构中,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泵轴大多是封闭在泵体内部的。若油泵用于传输热油,则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泵轴容易受到液体热量的影响而产生很大的热量,导致泵轴的温度升高,加之泵轴封闭在泵体内散热性较差,因此容易影响泵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
2、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其特征在于,该油泵包括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泵体、电机、散热套;其中,
4、所述泵体的泵轴穿过所述散热套后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5、所述散热套的顶部设置贯穿的散热孔,散热套的底部进气口,且散热套底部在所述进气口的下方连接可转动的扇叶,所述扇叶转动带动气流从所述进气口向上从所述散热孔散出。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套包括端盖和壳体,所述端盖固定至所述泵体,且所述端盖封住所述壳体的开口一端;所述端盖的端面和所述壳体内的底面均固定轴承,所述泵轴穿过两所述轴承后,穿出所述散热套外。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泵轴在所述散热套内固定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和所述泵轴同轴心。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油泵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扇叶固定第二传动杆,且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至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至所述第二传动杆,且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至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至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端部,且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覆盖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且所述防护罩固定至所述底座上。
12、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扇叶转动带动气流快速地从散热套底部的进气口向上进入散热套内再从散热套顶部的散热孔散出,以此通过加快空气流动使泵轴热量的更为快速的散失,从而通过加快泵轴的散热实现对泵轴实时进行降温措施,有利于提高泵轴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其特征在于,该油泵包括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泵体、电机、散热套;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套包括端盖和壳体,所述端盖固定至所述泵体,且所述端盖封住所述壳体的开口一端;所述端盖的端面和所述壳体内的底面均固定轴承,所述泵轴穿过两所述轴承后,穿出所述散热套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在所述散热套内固定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和所述泵轴同轴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其特征在于:该油泵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扇叶固定第二传动杆,且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至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至所述第二传动杆,且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7.如权利要求4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覆盖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且所述防护罩固定至所述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其特征在于,该油泵包括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泵体、电机、散热套;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套包括端盖和壳体,所述端盖固定至所述泵体,且所述端盖封住所述壳体的开口一端;所述端盖的端面和所述壳体内的底面均固定轴承,所述泵轴穿过两所述轴承后,穿出所述散热套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在所述散热套内固定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和所述泵轴同轴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进行降温措施的油泵,其特征在于:该油泵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扇叶固定第二传动杆,且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雪琼,张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康博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