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82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包括模具本体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有能够往复运动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层板,所述第一层板远离第一导向杆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远离第一层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层板,所述第二层板远离第二导向杆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三导向杆,所述第三导向杆与模具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所述第一导向杆因受热而产生的热涨或变形较小,所述驱动装置能够正常驱动第一导向杆,保证模具本体的开合模动作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铸造设备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
技术介绍
砂芯,铸造生产中作为型芯,一般由铸造砂、型砂粘结剂和辅加物等造型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在浇铸前装置在模具本体内,金属液浇入冷凝后,出砂时将它清除,在铸件中即可形成空腔。现有技术中,在制作砂芯过程中,通常需要加热型砂以混合型砂粘结剂和辅加物等造型材料,然后型砂注入模具成型,形成砂芯,在中工艺中,模具受到砂芯热量的影响,温度较高。模具的温度又会传递到用于开合模的气缸导向杆上,气缸导向杆受热而产生热涨或变形,气缸无法正常驱动导向杆运动,模具的开合模动作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包括模具本体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有能够往复运动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层板,所述第一层板远离第一导向杆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远离第一层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层板,所述第二层板远离第二导向杆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三导向杆,所述第三导向杆与模具本体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层板上设有第一热电偶。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层板上设有容纳第一热电偶的热电偶孔,所述第一热电偶设置于热电偶孔内。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热电偶孔位于第二层板侧面。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热电偶连接有第一导线。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第二热电偶。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热电偶连接有第二导线。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导向杆做往复运动,控制模具本体的开合模动作,由于驱动装置与模具本体之间采用了上述结构,减小了模具本体热量对第一导向杆的影响,所述第一导向杆因受热而产生的热涨或变形较小,所述驱动装置能够正常驱动第一导向杆,保证模具本体的开合模动作顺畅。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中第二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2-第一导向杆;3-第一层板;4-第二导向杆;5-第二层板;6-第三导向杆;7-模具本体;8-第一热电偶;9-第一导线;10-第二热电偶;11-第二导线;12-热电偶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包括模具本体7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1。所述气缸1输出端连接有能够往复运动的第一导向杆2,所述气缸1用于驱动第一导向杆2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导向杆2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层板3,所述第一层板3远离第一导向杆2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二导向杆4,所述第二导向杆4远离第一层板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层板5,所述第二层板5远离第二导向杆4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三导向杆6,所述第三导向杆6与模具本体7连接。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所述气缸1驱动第一导向杆2做往复运动,控制模具本体7的开合模动作,由于气缸1与模具本体7之间采用了上述结构,减小了模具本体7热量对第一导向杆2的影响,所述第一导向杆2因受热而产生的热涨或变形较小,所述气缸1能够正常驱动第一导向杆2,保证模具本体7的开合模动作顺畅。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包括模具本体7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1。所述气缸1输出端连接有能够往复运动的第一导向杆2,所述气缸1用于驱动第一导向杆2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导向杆2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层板3,所述第一层板3远离第一导向杆2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二导向杆4,所述第二导向杆4远离第一层板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层板5,所述第二层板5远离第二导向杆4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三导向杆6,所述第三导向杆6与模具本体7连接。所述第二层板5上设有第一热电偶8,所述第一热电偶8连接有第一导线9。如附图3所示,具体的,所述第二层板5上设有容纳第一热电偶8的热电偶孔12,所述热电偶孔12位于第二层板5侧面。所述第一热电偶8设置于热电偶孔12内。所述第一热电偶8采用现有技术,并且以公知手段与第二层板5连接,选优的,所述第一热电偶8与第二层板5螺纹连接。所述模具本体7上设有第二热电偶10,所述第二热电偶10连接有第二导线11。所述第二热电偶10采用现有技术,并且以公知手段与模具本体7连接,选优的,所述第二热电偶10与模具本体7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导线9、第二导线11与显示器联接,热电偶如何连联接显示器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所述气缸1驱动第一导向杆2做往复运动,控制模具本体7的开合模动作,由于气缸1与模具本体7之间采用了上述结构,减小了模具本体7热量对第一导向杆2的影响,所述第一导向杆2因受热而产生的热涨或变形较小,所述气缸1能够正常驱动第一导向杆2,保证模具本体7的开合模动作顺畅。另外,所述第一热电偶8测量第二层板5的温度,所述第二热电偶10测量模具本体7的温度,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第二层板5和模具本体7的温度变化。以上对本技术的数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包括模具本体(7)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有能够往复运动的第一导向杆(2),所述第一导向杆(2)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层板(3),所述第一层板(3)远离第一导向杆(2)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二导向杆(4),所述第二导向杆(4)远离第一层板(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层板(5),所述第二层板(5)远离第二导向杆(4)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三导向杆(6),所述第三导向杆(6)与模具本体(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包括模具本体(7)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有能够往复运动的第一导向杆(2),所述第一导向杆(2)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层板(3),所述第一层板(3)远离第一导向杆(2)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二导向杆(4),所述第二导向杆(4)远离第一层板(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层板(5),所述第二层板(5)远离第二导向杆(4)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三导向杆(6),所述第三导向杆(6)与模具本体(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板(5)上设有第一热电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芯模具开合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板(5)上设有容纳第一热电偶(8)的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凯尔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