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容器缠绕用砂芯组合件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39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缠绕用砂芯组合件的成型模具,由砂芯阳模具和砂芯阴模具组成,两者都包括芯轴(1)、锁紧螺母(2)、瓣模组合(3),还各包括一组金属环,每组金属环均由内金属环和外金属环构成;采用两组不同径金属环配合瓣模组合成型出不同端面形状的阴模和阳模,阴模和阳模端面匹配搭接,组装后尺寸精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缠绕时砂芯组件发生转动及机加工时造成的尺寸精度差的问题;同时简化了制作工序,利用一套瓣模组合配合金属环即可实现砂芯阳模、阴模的成型。该模具适用于回转体类复合材料壳体的缠绕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容器缠绕用砂芯组合件的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缠绕用砂芯组合件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高性能纤维的发展,因其具备轻质、高强的优点,在缠绕压力容器类制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压力容器缠绕用成型模具主要包括金属或木制式瓣模模具、砂芯模具等,相对金属模具,砂芯模具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尤其是对大长径比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类制品来说,金属模具结构较为复杂,用砂芯模具成型具备明显的优势。目前,现有的砂芯模成型多采用如图1所示的工装,包括芯轴、锁紧螺母和瓣模组合,使用时,将砂浆填充至芯轴和瓣模组合形成的空腔中并夯实,固化脱模后,先将砂芯模端面机加工平整,然后再一一组装成一体,如图2所示。这种制作方法具备以下缺点:1)因各砂芯模是端面接触的形式组装成一体,组装体在纤维缠绕过程中,各组件容易发生转动,影响缠绕的正常进行;2)各砂芯模的端面需经过机加工,端面表面粗糙度差,组装后砂芯模组装体尺寸精度差;3)芯模制作时的工序较多,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容器缠绕用砂芯组合件成型模具,由砂芯阳模具和砂芯阴模具组成,两者都包括芯轴(1)、锁紧螺母(2)、瓣模组合(3),其中,芯轴(1)位于瓣膜组合(3)内部,两者同轴设置,采用锁紧螺母(2)实现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阳模具和砂芯阴模具还各包括一组金属环,每组金属环均由内金属环和外金属环构成;砂芯阳模具的外金属环Ⅰ(4)外径和砂芯阴模具的外金属环Ⅱ(5)外径相同,外金属环Ⅰ(4)内径和砂芯阴模具的内金属环Ⅱ(8)外径相同,砂芯阳模具的内金属环Ⅰ(7)外径和芯轴(1)外径相同,外金属环Ⅱ(5)内径与瓣模组合(3)中间型腔内径相同;内金属环与芯轴(1)固定连接,外金属环与瓣模组合(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容器缠绕用砂芯组合件成型模具,由砂芯阳模具和砂芯阴模具组成,两者都包括芯轴(1)、锁紧螺母(2)、瓣模组合(3),其中,芯轴(1)位于瓣膜组合(3)内部,两者同轴设置,采用锁紧螺母(2)实现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阳模具和砂芯阴模具还各包括一组金属环,每组金属环均由内金属环和外金属环构成;砂芯阳模具的外金属环Ⅰ(4)外径和砂芯阴模具的外金属环Ⅱ(5)外径相同,外金属环Ⅰ(4)内径和砂芯阴模具的内金属环Ⅱ(8)外径相同,砂芯阳模具的内金属环Ⅰ(7)外径和芯轴(1)外径相同,外金属环Ⅱ(5)内径与瓣模组合(3)中间型腔内径相同;内金属环与芯轴(1)固定连接,外金属环与瓣模组合(3)固定连接,瓣模组合(3)与芯轴(1)连接处具有与芯轴(1)匹配的型面;芯轴(1)、瓣模组合(3)和金属环共同形成砂芯模的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缠绕用砂芯组合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阳模具的内金属环Ⅰ(7)内径和砂芯阴模具的内金属环Ⅱ(8)内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缠绕用砂芯组合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1)和瓣模组合(3)一端分别设有3个均布的螺纹孔;内金属环上设有3个均布的通孔,与芯轴(1)上的螺纹孔匹配,内金属环与芯轴(1)通过螺钉连接;外金属环上设3个均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武郑志才孙士祥魏化震肖亚超曲发增王明陈艳王尚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