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北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华中枸骨根提取的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860778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皂苷类化合物提取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华中枸骨根提取的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及用途,化合物为: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泰国树脂酸、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23‑羟基‑坡模酸、3β‑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2‑O‑乙酰基‑α‑L吡喃阿拉伯糖]‑23‑羟基‑坡模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用作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候选先导化合物;以天然药物华中枸骨的根为原料,来源广泛,无毒,无污染,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华中枸骨根提取的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合物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华中枸骨根提取的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目前,皂苷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如人参、麦冬、田七、柴胡、甘草等植物中和海参、软珊瑚等海洋生物中,根据苷元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其中,以三萜皂苷分布最为广泛,可分为四环三萜皂苷和五环三萜皂苷,后者最为常见。三萜皂苷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多样,不仅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且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等机制抗肿瘤,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华中枸骨(Ilexcentrochinensis)是冬青科(Aquifoliaceae)冬青属(Ilexgenuscentrochinensis)植物,主要分布在湖北西部、四川和安徽。它的叶和根分别做药用。我国部分地区将其叶作为苦丁茶的原料。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祛湿的作用,是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土家族药物。目前,对其叶的研究较多。林立冬等人从冬青叶片中分离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华中枸骨根提取的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华中枸骨根提取的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华中枸骨根提取的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包括的第一种化合物为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泰国树脂酸,分子式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华中枸骨根提取的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包括的第二种化合物为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23-羟基-坡模酸,分子式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华中枸骨根提取的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包括的第三种化合物为3β-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2-O-乙酰基-α-L吡喃阿拉伯糖]-23-羟基-坡模酸,分子式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华中枸骨根提取的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包含的第四种化合物为3β-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23-羟基-坡模酸,分子式为:





6.一种如权利要求1任意一项所述新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5kg干燥华中枸骨根,适当粉碎后用95%乙醇20L在室温下浸渍提取3次,经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后得总浸膏;
步骤二,向得到的总浸膏中加入水形成水混悬液,分别用石油醚PE、乙酸乙酯EtOAc和正丁醇n-BuOH依次萃取,减压浓缩,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
步骤三,取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硅胶柱层析,用(100:0)-(5:1)的PE-EtOAc和(100:0)-(1:1)的CH2Cl2-MeOH依次梯度洗脱,得到11个流分B1~B11;
步骤四,上步所述流分B10先采用反相硅胶柱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军阳航路艳霞陈宇胡泽华石妤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