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72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原料包括胶凝材料30‑50份、轻质粗骨料25‑35份、细骨料28‑38份、聚羧酸型减水剂2‑3份、活性掺合料6‑8份、非活性掺合料2‑3份以及水12‑16份,所述胶凝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0.01‑0.03)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粉,所述活性掺合料包括质量比为(1‑3):5的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轻骨料混凝土,能够防止轻骨料上浮,综合提高拌合物的和易性、减小坍塌度、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用轻骨料、胶凝材料和水等材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称为轻骨料混凝土。其表观密度不大于1900kg/m3。所谓轻骨料是为了减轻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提高热工效果为目的而采用的骨料,其表观密度要比普通骨料低。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和徐变也较大。轻骨料混凝土对低密度和高强度等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实际应用中轻骨料混凝土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轻骨料的密度小,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轻骨料容易上浮,产生离析现象;(2)由于轻骨料吸水严重,造成坍塌度损失明显;(3)强度等级不够。综上所述,如何设计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能够防止轻骨料上浮,提高拌合物的和易性,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能够防止轻骨料上浮,综合提高拌合物的和易性,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其原料包括胶凝材料30-50份、轻质粗骨料25-35份、细骨料28-38份、聚羧酸型减水剂2-3份、活性掺合料6-8份、非活性掺合料2-3份以及水12-16份,所述胶凝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0.01-0.03)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粉,所述活性掺合料包括质量比为(1-3):5的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进一步地,所述轻质粗骨料为黏土陶粒,所述细骨料为普通砂,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粉的粒径为15-20μm。进一步地,所述非活性掺合料由以下原料制成:30-40份聚丙烯树脂、20-25份陶瓷粉、2-3份硅酸钠粉。进一步地,所述非活性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聚丙烯树脂切片,投入到螺杆挤压机一里熔融并挤出,进入到混料缸,将陶瓷粉投入到螺杆挤压机二里熔融并挤出,进入到混料缸;B、混料缸中的物料搅拌均匀后,在计量泵的动力作用下通过喷丝板,经外部冷空气冷却,纺丝成型,同时经过装有硅酸钠粉的粉末喷枪,使得硅酸钠粉均匀喷布在丝的表面;C、步骤B中处理后的丝状物,再经过切割成段,即得成品。进一步地,螺杆挤压机一的熔融温度为310-330℃,螺杆挤压机二的熔融温度为1500-1700℃,所述喷丝板的孔径为0.1-0.2mm,步骤C中切割长度为1-3cm。一种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将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粉混合均匀,得到胶凝材料,然后将胶凝材料按照(0.1-0.2):1的质量比分成第一份胶凝材料和第二份胶凝材料;(2)将细骨料按照(0.3-0.5):1的质量比分成第一份细骨料和第二份细骨料,将水按照1:1的质量比分为第一份水和第二份水;(3)将第一份细骨料与第一份水混合均匀,得到预处理好的第一份细骨料;(4)使用第一份胶凝材料对第二份细骨料和轻质粗骨料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好的混合料;(5)然后立即将预处理好的混合料与第二份胶凝材料、预处理好的第一份细骨料、聚羧酸型减水剂、活性掺合料、非活性掺合料、第二份水混合均匀,成型,养护得到轻骨料混凝土成品。进一步地,步骤(4)中第二份细骨料和轻质粗骨料进行预处理的具体方法为:S1、将轻质粗骨料和第二份细骨料置于60-100KW的气流粉碎机中高速撞击10-20min,然后停止,置于100-120℃温度下真空干燥20-30min;S2、将第一份胶凝材料与水混合成稀液,然后加入步骤S1处理后的物料,在相同温度下置于800-1000r/min的高速分散机中分散40-60min;S3、然后将步骤S2分散得到的物料在0.5-0.8mm的过滤网中进行过滤,得第一份滤渣,将过滤得到的滤液,再使用≤15μm的过滤网进行过滤,得第二份滤渣,合并第一份滤渣和第二份滤渣,干燥后即得预处理好的混合料。进一步地,步骤S2中第一份胶凝材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10-12),温度为3-8℃。进一步地,所述轻质粗骨料的粒径为7.0-7.2mm,所述细骨料的粒径为1-2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的方法制备轻骨料混凝土,能够防止轻骨料上浮,提高拌合物的和易性,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性能;(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细骨料和轻质粗骨料进行预处理,不仅可以实现细骨料填充轻质粗骨料,降低孔隙率,还增加了细骨料与轻质粗骨料之间的分布稳定性,最终得到的混凝土成品,孔隙率低且稳定,从而整体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3)本专利技术在对第二份细骨料和轻质粗骨料进行预处理时,将少量胶凝材料与大量水混合配制成稀液,然后与细骨料和轻质粗骨料分散均匀,由于轻质粗骨料原料本身也存在孔隙,稀液渗入并留存在轻质粗骨料的孔隙中,使得预处理后的轻质粗骨料后续与胶凝材料和水混合后,由于相似相容以及渗透原理,外界胶凝材料会与轻质粗骨料孔隙中的胶凝材料紧密结合,增强胶凝材料与轻质粗骨料之间的粘结力,防止轻骨料上浮,减少了离析现象的发生;(4)本专利技术将非活性掺合料制成短丝状加入混凝土中,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5)本专利技术在制备非活性掺合料时,将聚丙烯树脂与陶瓷粉混合进行纺丝,增强了非活性掺合料本身的强度;纺丝成型后表面喷布硅酸钠粉,可以增强非活性掺合料与混凝土整体的相容性和粘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其原料包括胶凝材料30份、轻质粗骨料25份、细骨料28份、聚羧酸型减水剂2份、活性掺合料6份、非活性掺合料2份以及水12份,所述胶凝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0.01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粉,所述活性掺合料包括质量比为1:5的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所述轻质粗骨料为粒径7.0mm的黏土陶粒,所述细骨料为粒径1mm的普通砂,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粉的粒径为15μm。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将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粉混合均匀,得到胶凝材料,然后将胶凝材料按照0.1:1的质量比分成第一份胶凝材料和第二份胶凝材料;(2)将细骨料按照0.3:1的质量比分成第一份细骨料和第二份细骨料,将水按照1:1的质量比分为第一份水和第二份水;(3)将第一份细骨料与第一份水混合均匀,得到预处理好的第一份细骨料;(4)使用第一份胶凝材料对第二份细骨料和轻质粗骨料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好的混合料;(5)然后立即将预处理好的混合料与第二份胶凝材料、预处理好的第一份细骨料、聚羧酸型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胶凝材料30-50份、轻质粗骨料25-35份、细骨料28-38份、聚羧酸型减水剂2-3份、活性掺合料6-8份、非活性掺合料2-3份以及水12-16份,所述胶凝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0.01-0.03)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粉,所述活性掺合料包括质量比为(1-3):5的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胶凝材料30-50份、轻质粗骨料25-35份、细骨料28-38份、聚羧酸型减水剂2-3份、活性掺合料6-8份、非活性掺合料2-3份以及水12-16份,所述胶凝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0.01-0.03)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粉,所述活性掺合料包括质量比为(1-3):5的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粗骨料为黏土陶粒,所述细骨料为普通砂,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粉的粒径为15-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活性掺合料由以下原料制成:30-40份聚丙烯树脂、20-25份陶瓷粉、2-3份硅酸钠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活性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聚丙烯树脂切片,投入到螺杆挤压机一里熔融并挤出,进入到混料缸,将陶瓷粉投入到螺杆挤压机二里熔融并挤出,进入到混料缸;
B、混料缸中的物料搅拌均匀后,在计量泵的动力作用下通过喷丝板,经外部冷空气冷却,纺丝成型,同时经过装有硅酸钠粉的粉末喷枪,使得硅酸钠粉均匀喷布在丝的表面;
C、步骤B中处理后的丝状物,再经过切割成段,即得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螺杆挤压机一的熔融温度为310-330℃,螺杆挤压机二的熔融温度为1500-1700℃,所述喷丝板的孔径为0.1-0.2mm,步骤C中切割长度为1-3c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将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粉混合均匀,得到胶凝材料,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素芬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恒沣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