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55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包括安装于电梯厅门前部的支架和设置于厅门前部的第一拦截机构,所述第一拦截机构包括拦截板和位于拦截板两侧的用于驱动拦截板做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和电梯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梯门是否开启的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还包括安装于轿厢内部的靠近轿厢门的防夹手提示装置,所述轿厢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防撞提示的雷达装置,还包括声光报警装置,本结构通过雷达的设置,可以对货物即将撞上轿厢内部内板或门板,起到提示作用,通过防夹手检测传感器和语音提示装置的设置,可以当存在夹手危险时,发出语音提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
技术介绍
电梯包括客运电梯、货运电梯或客货两用电梯等,目前的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大都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当电梯需要载货时,电梯轿门会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被装载设备撞击致损,从而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第二,当儿童的手在接触电梯轿门时,因电梯轿门和电梯轿厢存在一定的缝隙,所以电梯轿门关闭过程会夹伤儿童,造成儿童的手骨折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可以解决防止货物撞上电梯门和防止人手被电梯门夹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包括安装于电梯厅门前部的支架和设置于厅门前部的第一拦截机构,所述第一拦截机构包括拦截板和位于拦截板两侧的用于驱动拦截板做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和电梯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梯门是否开启的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还包括安装于轿厢内部的靠近轿厢门的防夹手提示装置,所述轿厢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防撞提示的雷达装置,还包括声光报警装置,所述第一拦截机构、雷达装置、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声光报警装置和防夹手提示装置均可控制模块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冲向电梯门的第一传感器。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安装于轿厢内部两扇电梯门内侧的第二拦截机构和用于检测电梯门是否开启的电梯门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轿厢内部用于拦截检测的第二传感器。进一步的是: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导向块和位于导向块上方的固定块,所述导向块内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和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驱动杆底部设置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与拦截板固定连接,所述磁性件下方设置有用于吸引磁性件的电磁铁。进一步的是: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驱动轴与拦截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防夹手提示装置包括安装在轿厢内靠近轿厢门的防夹手检测传感器和安装在轿厢内部的语音提示装置,所述防夹手检测传感器、语音提示装置均和控制模块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拦截板表面为弧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拦截机构的设置可以当电梯门,轿厢门处在关闭状态时,可对潜在的货物撞击进行拦截,防止厅门遭受撞击;2、通过雷达的设置,可以对货物即将撞上轿厢内部内板或门板,起到提示作用;3、当电梯为双向开门时,两扇门处的第二拦截机构、第二传感器、雷达等的设置可以防止当货物推进电梯内时,对另一侧的电梯门造成撞击;4、通过防夹手检测传感器和语音提示装置的设置,可以当存在夹手危险时,发出语音提示。附图说明图1为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示意图。图2为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侧示图。图3为单向门轿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贯通门轿厢内部结构第一示意图。图5为贯通门轿厢内部结构第二示意图。图6为升降驱动机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升降驱动机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本结构电路模块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支架1、拦截板2、升降驱动机构3、导向块31、固定块32、驱动杆33、复位弹簧34、磁性件35、电磁铁36、电动推杆37、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4、第一传感器5、第二拦截机构6、第二传感器7、雷达8、声光报警装置9、防夹手检测传感器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至图4所示的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包括安装于电梯厅门前部的支架1和设置于厅门前部的第一拦截机构,所述第一拦截机构包括拦截板2和位于拦截板2两侧的用于驱动拦截板2做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3,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支架1和电梯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梯门是否开启的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4,所述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可为正对电梯门安装的电梯门检测传感器,也可为通过控制器与电梯门中的变频器连接,通过检测变频器的信号,来获取电梯门的开关门信号,还包括安装于轿厢内部的靠近轿厢门的防夹手提示装置,当为单开门电梯时,防夹手提示装置安装在开门一侧,所述轿厢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防撞提示的雷达装置,当为贯通门电梯时,防夹手提示装置和雷达装置设置有两套,分别安装在两扇门的内侧,还包括声光报警装置9,所述第一拦截机构、雷达装置、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4、声光报警装置9和防夹手提示装置均可控制模块连接,若为电梯门检测传感器,可为光电传感器、激光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等,例如选择E3F-DS300C4红外光电开关或欧姆龙E3Z-LS61系列,控制器可为与电梯控制器连接的控制器,如工控机、单片机等,所述控制器可为单个集成型控制器或多个分体式控制器,如当为2个控制器时,可为如下设置:第一控制器与第一拦截机构和安装在支架上的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4连接,第二控制器与雷达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连接,第三控制器与防夹手提示装置和安装在电梯内的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4连接,上述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也可为其他连接方式,所述当安装在支架1上的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4检测到电梯门处在关闭状态时,控制器控制升降驱动机构3驱动拦截板2上升,实现对外部物品的拦截作用,防止货物对厅门造成撞击,当电梯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控制器控制升降驱动机构3驱动拦截板2下降,使得操作人员能顺利将货物推入电梯内,此外,当人位于电梯内时,当位于电梯门内部的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4检测到电梯门处在关门状态时,防夹手提示装置可实现夹手检测提示,从而减少夹手危害,当操作人员将货物推入电梯内部时,当快撞到轿厢内部墙板时,雷达装置探测到后将信号传至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控制声光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示,提醒操作人员即将撞到电梯门板。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支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冲向电梯门的第一传感器5,第一传感器5和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5的设置可以实现:当电梯门处在关闭状态时,一旦货物向电梯门方向运动,当第一传感器5检测到货物时,第一传感器5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升降驱动机构3驱动拦截板2上升,达到快速拦截作用。在上述基础上,当电梯为为贯通门电梯时,还包括安装于轿厢内部两扇电梯门内侧的第二拦截机构6和用于检测电梯门是否开启的电梯门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轿厢内部用于拦截检测的第二传感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电梯厅门前部的支架(1)和设置于厅门前部的第一拦截机构,所述第一拦截机构包括拦截板(2)和位于拦截板(2)两侧的用于驱动拦截板(2)做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3),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支架(1)和电梯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梯门是否开启的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4),还包括安装于轿厢内部的靠近轿厢门的防夹手提示装置,所述轿厢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防撞提示的雷达装置,还包括声光报警装置(9),所述第一拦截机构、雷达装置、电梯门检测传感器(4)、声光报警装置(9)和防夹手提示装置均可控制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电梯厅门前部的支架(1)和设置于厅门前部的第一拦截机构,所述第一拦截机构包括拦截板(2)和位于拦截板(2)两侧的用于驱动拦截板(2)做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3),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支架(1)和电梯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梯门是否开启的电梯门开关检测模块(4),还包括安装于轿厢内部的靠近轿厢门的防夹手提示装置,所述轿厢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防撞提示的雷达装置,还包括声光报警装置(9),所述第一拦截机构、雷达装置、电梯门检测传感器(4)、声光报警装置(9)和防夹手提示装置均可控制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冲向电梯门的第一传感器(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夹手和电梯防撞安全提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轿厢内部两扇电梯门内侧的第二拦截机构(6)和用于检测电梯门是否开启的电梯门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轿厢内部用于拦截检测的第二传感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林宝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