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和求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670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和求救方法,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与电梯电控系统连接的控制模块,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延时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门口处的第一人体感应装置和设置在轿厢内顶部的摄像装置,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和摄像装置均与控制模块连接,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梯上升下降检测模块和用于发出求救信号的报警器装置,本求救设备可以老年人或身体有疾病等高危人群在独自乘坐电梯时突发身体紧急情况如:高血压,脑梗,心脏病,癫痫,哮喘等突发疾病晕倒在电梯里的情况下,电梯可以监测到危险紧急状况并对外发出紧急呼叫。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命时间。的生命时间。的生命时间。

An automatic emergency rescue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和求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和求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为了提高安全性能,电梯轿厢内均会安装电梯紧急呼叫系统,现有的电梯紧急呼叫系统是按钮式的,需要人工去按住,才可发出警报,且该呼叫按钮安装在电梯轿厢内的操作箱上,距离电梯的地面上有较高的高度,需要人站起来去按紧急呼叫按钮。对于高危人群的人在独自乘坐电梯突发疾病晕倒在电梯轿厢里的情况下是无法站立起来去按紧急呼叫按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高危人群在独自乘坐电梯时突发身体紧急情况后能自动求救的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与电梯电控系统连接的控制模块,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延时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门口处的第一人体感应装置和设置在轿厢内顶部的摄像装置,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和摄像装置均与控制模块连接,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梯上升下降检测模块和用于发出求救信号的报警器装置。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梯上升下降检测模块为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位移检测模块,所述位移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梯上升下降检测模块为电梯电控系统,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梯下降信号接收端子和电梯上升信号接收端子,所述电梯下降信号接收端子和电梯上升信号接收端子分别与电梯电控系统连接。
[0007]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异常预警信息提示装置,所述异常预警信息提示装置和控制模块连接。
[0008]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设置在电梯内部的第二人体感应装置,所述第二人体感应装置与控制模块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其方法为:
[0010]A、当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有人进入电梯时,控制模块将信号传至延时模块,若乘客进入电梯后长时间没有操作,延时模块到达延时时间后,控制模块收到延时模块的信号后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器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0011]B、当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有人进入电梯后,且电梯电控系统接收到电梯上升或下降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若乘客在轿厢内发生晕厥,摄像装置检测到人体处于躺平状态,则将报警信号传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器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0012]C、当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有人进入电梯后,且电梯电控系统接收到电梯上升或下降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若乘客在轿厢内发生晕厥并靠在轿厢壁上,且控制模块收到电梯电控系统信号,电梯已到达指定楼层并将信号通过控制模块传至延时模块,第一人体感应装置未感应到乘客走出电梯且第二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乘客仍停留在轿厢内,延时模块到达延时时间后,控制模块收到延时模块的信号后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器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0013]D、当电梯连续多次上升停止并再上升时,控制模块接收到多次上升信号且第一人体感应装置未感应到乘客走出电梯同时第二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乘客仍停留在轿厢内,控制模块将预警信号发送至异常预警信息提示装置;
[0014]E、当电梯上升到站之后电梯停止,第一人体感应装置未感应到乘客走出电梯,接着电梯又执行反方向运行执行下降指令接下一个乘客时,控制模块将预警信号发送至异常预警信息提示装置,提示安保人员通过摄像装置观察一下电梯内部有无异常状况;
[0015]F、当电梯连续多次下降停止并再下降时,控制模块接收到多次下降信号且第一人体感应装置未感应到乘客走出电梯同时第二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乘客仍停留在轿厢内,控制模块将预警信号发送至异常预警信息提示装置;
[0016]G、当电梯下降到站之后电梯停止,第一人体感应装置未感应到乘客走出电梯,接着电梯又执行反方向运行执行上升指令接下一个乘客时,控制模块将预警信号发送至异常预警信息提示装置,提示安保人员通过摄像装置观察一下电梯内部有无异常状况。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求救设备可以老年人或身体有疾病等高危人群在独自乘坐电梯时突发身体紧急情况如:高血压,脑梗,心脏病,癫痫,哮喘等突发疾病晕倒在电梯里的情况下,电梯可以监测到危险紧急状况并对外发出紧急呼叫。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命时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的第一种实施例模块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的第二种实施例模块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为:1、第一人体感应装置;2、摄像装置;3、位移检测模块;4、报警器装置; 5、异常预警信息提示装置;6、控制模块;7、第二人体感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如图3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与电梯电控系统连接的控制模块6。还包括与控制模块6连接的延时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门口处的第一人体感应装置1和设置在轿厢内顶部的摄像装置2。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1和摄像装置2均与控制模块6连接,还包括与控制模块6连接的电梯上升下降检测模块和用于发出求救信号的报警器装置4。
[0027]具体的,上述控制模块6和延时模块均为现有模块,均可通过单片机、工控机等实现,上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1可为人体感应器、生命探测器或红外感应器等,且上述延时模块的延时时长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可在5~60秒之间,例如:5秒、10秒、20秒、45秒、 60秒等,上述报警器装置4可安装在保安室等值班室。
[0028]如图1所述,其中一种实施例为,所述电梯上升下降检测模块为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位移检测模块3,所述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与电梯电控系统连接的控制模块(6),还包括与控制模块(6)连接的延时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门口处的第一人体感应装置(1)和设置在轿厢内顶部的摄像装置(2),所述第一人体感应装置(1)和摄像装置(2)均与控制模块(6)连接,还包括与控制模块(6)连接的电梯上升下降检测模块和用于发出求救信号的报警器装置(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上升下降检测模块为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位移检测模块(3),所述位移检测模块(3)与控制模块(6)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上升下降检测模块为电梯电控系统,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与控制模块(6)连接的电梯下降信号接收端子和电梯上升信号接收端子,所述电梯下降信号接收端子和电梯上升信号接收端子分别与电梯电控系统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异常预警信息提示装置(5),所述异常预警信息提示装置(5)和控制模块(6)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梯内部的第二人体感应装置(7),所述第二人体感应装置(7)与控制模块(6)连接。6.一种电梯自动紧急求救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自动紧急求救设备,其特征在于:A、当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有人进入电梯时,控制模块(6)将信号传至延时模块,若乘客进入电梯后长时间没有操作,延时模块到达延时时间后,控制模块(6)收到延时模块的信号后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器装置(4)发出报警信号;B、当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有人进入电梯后,且电梯电控系统接收到电梯上升或下降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6),若乘客在轿厢内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林宝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