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46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包括固定外壳、开关触发组件、开关组件及信号发生器;所述开关触发组件及开关组件均固定于固定外壳内;所述信号发生器与开关组件及电梯控制系统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固定于电梯轿厢门上,当儿童牵引绳、领带、衣裙、提兜等轻软之物被夹于电梯门时,电梯垂直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被夹信号通知电梯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停止运行,从而避免伤害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日益增多,而电梯作为目前最普遍且方便的垂直升降工具,与市民生活联系愈加紧密,已成为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通行工具。2019年电梯登记数量达709.75万台,部分城市年增电梯1万台以上,与之相应的是电梯相关安全事故逐年上升,其中以狗绳或儿童牵引绳事故最为触目惊心。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普遍采用触板式开关或红外光幕保护装置。其中触板式开关灵敏度低,反应迟钝,触发之需要一定的接触力,往往在开关触发时伤害已经发生;而红外光幕虽然较为灵敏,但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支持,国内常用的有24线光束到194线光束不等,成本很高,且红外光幕对儿童牵引绳、领带、衣裙、提兜等轻软之物识别较差。如图1-2所示,饲养人携带宠物乘坐电梯时,若出现宠物进入电梯而饲养人未进入电梯的情况,即宠物与牵引绳把手分别位于电梯轿厢内外,则电梯轿厢带动宠物移动时,牵引绳把手会被楼层地面或天花板卡住,从而在电梯轿厢移动到一定距离时拉扯牵引绳并对宠物造成伤害。牵引绳把手在电梯轿厢内、宠物在电梯轿厢外电梯移动造成伤害的情况如图3所示。成人携带儿童乘坐电梯时,若儿童手腕系有牵引绳,且儿童与牵引绳把手分别位于电梯轿厢内外,也会发生类似情况。综上所述,电梯系统急需某种装置来及时检测夹绳情况并产生信号到控制系统,从而暂停电梯运动,防止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绳状和细软物体被夹的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外壳、开关触发组件、开关组件及信号发生器;所述的固定外壳内设有开关触发组件及开关组件;所述信号发生器与开关组件及电梯系统相连;所述的装置设于电梯轿厢门上。优选的,所述的开关触发组件包括探测杆、中轴及复位弹性元件;所述的固定外壳一侧设有通孔,探测杆一侧穿过通孔抵靠于固定外壳内侧,另一侧位于固定外壳外;所述的探测杆及复位弹性元件设于中轴上,并可绕中轴转动。优选的,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为扭簧。优选的,所述的开关组件包括导电材料或微动开关。优选的,所述的导电材料呈“匚”形;分别设于固定外壳内部一侧,以及探测杆一侧;探测杆尾部设有第一“匚”形导电材料,固定外壳内部设有第二“匚”形导电材料;第一“匚”形导电材料与第二“匚”形导电材料分别通过导线与信号发生器相连。优选的,所述的微动开关包括按钮、COM触头,NC触头;所述的按钮设于固定外壳内侧,探测杆抵靠于按钮上,COM触头与NC触头通过导线与信号发生器相连。优选的,所述的装置至少为2个。优选的,所述的探测杆水平伸出电梯门3mm-8mm。即超过电梯左门与电梯右门之间的缝隙,又不至于伸出过长,以免影响通行并减少探杆损坏的风险。优选的,所述的装置分别设于距离轿厢底部5-7cm处,即牵引绳垂点高度的位置、轿厢底部80-90cm处,即比我国成人手功能高中位数略高的位置。工作原理:位于固定外壳外侧的探测杆一端被细软异物牵动继而在中轴限制下开始旋转,当探测杆旋转达到一定程度后触发开关组件,开关发送信号到信息发生器,进而将信号发送至电梯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收到信号后暂停电梯轿厢动作并通知工作人员以防止电梯轿厢继续运动造成伤害,故障排除后探测杆在扭簧作用下回到原位。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本专利技术可检测目前防夹人系统无法检测的细软物体,如牵引儿童、宠物的细小绳状物、裙摆、提兜等,可防止意外发生;另外本专利技术防夹效果佳、价格低廉、易于安装和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夹绳问题简要模型正视图(左)侧视图(右);图2为宠物位于轿厢内-电梯移动造成伤害示意图;图3为宠物位于轿厢外-电梯移动造成伤害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剖面;图5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剖面;图6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示意图主视图(左)侧视图(右);图7为含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静止图;图8为宠物位于轿厢内-电梯移动触发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9为宠物位于轿厢外-电梯移动触发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10为开关组件为导电材料的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剖面;图11为开关组件为导电材料的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剖面;图12为开关组件为导电材料的本专利技术异常状态剖面图;图13为开关组件为微动开关的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剖面;图14为开关组件为微动开关的本专利技术异常状态剖面图。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4-5所示,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板17固定于电梯轿厢门上,包括固定外壳11、开关触发组件12、开关组件13及信号发生器14;固定外壳11内设有开关触发组件12及开关组件13;开关触发组件12包括探测杆121、中轴122及扭簧123;固定外壳11一侧设有通孔,探测杆121一侧穿过通孔抵靠于固定外壳11内侧,另一侧伸出固定外壳11;探测杆121及扭簧123设于中轴122上,并可绕中轴122转动,具体的,探测杆121上设有探测杆卡槽16,固定外壳11内设有固定外壳卡槽15,扭簧123一端固定于探测杆卡槽16内,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外壳卡槽15内;开关组件13包括导电材料或微动开关;信号发生器14与开关组件13及电梯系统相连。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的装置1需垂直放置2个于电梯轿厢门上,其中一个放在距离轿厢底部5cm,即牵引绳垂点高度的位置,另一个放在距离轿厢底部80cm,即比我国成人手功能高中位数略高的位置;探测杆121水平伸出电梯轿厢门3mm-8mm,即超过电梯轿厢门缝。如图7-9所示,当宠物分别在电梯轿厢内、外,及轿厢分别向上向下移动的时,细小绳状异物被夹在电梯门中间,探测杆121由于伸出电梯门而被细小绳状异物牵动继而在中轴122限制下开始旋转,探测杆121旋转达到规定程度后触发开关组件13,开关组件13发送信号至信号发生器14,进而将信号发送至电梯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收到信号后暂停电梯轿厢动作并通知工作人员,以防止电梯轿厢继续运动造成伤害,故障排除后探测杆在扭簧作用下回到原位。上述开关组件13包括导电材料或微动开关。具体的,当开关组件13为导电材料,如图10-12所示,探测杆121尾部设有第一“匚”形导电材料131,固定外壳11内部设有第二“匚”形导电材料132;第一“匚”形导电材料131与第二“匚”形导电材料132分别通过导线连接信号发生器14。当电梯门已关闭且细小绳状异物被夹在电梯门中间时,轿厢正常运转并产生垂直位移,探测杆121左端由于伸出电梯门而被异物牵引受到压力并在中轴122的限制作用下产生旋转,探测杆121尾部的第一“匚”形导电材料131与固定外壳11内部的第二“匚”形导电材料132接触,信号发生器14的电路接通并开始产生信号,电梯控制系统收到信号后暂停电梯动作并通知工作人员,故障排除后探测杆121在扭簧123作用下回到原位,信号发生器14电路中断。具体的,当开关组件为微动开关,如图13-14所示,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外壳(11)、开关触发组件(12)、开关组件(13)及信号发生器(14);所述的固定外壳(11)内设有开关触发组件(12)及开关组件(13);所述信号发生器(14)与开关组件(13)及电梯系统相连;所述的装置设于电梯轿厢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外壳(11)、开关触发组件(12)、开关组件(13)及信号发生器(14);所述的固定外壳(11)内设有开关触发组件(12)及开关组件(13);所述信号发生器(14)与开关组件(13)及电梯系统相连;所述的装置设于电梯轿厢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触发组件(12)包括探测杆(121)、中轴(122)及复位弹性元件;所述的固定外壳(11)一侧设有通孔,所述探测杆(121)一侧穿过通孔抵靠于固定外壳(11)内侧,另一侧位于固定外壳(11)外;所述的探测杆(121)及复位弹性元件设于中轴(122)上,并可绕中轴(12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组件(13)包括导电材料或微动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振民贾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