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39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原料混合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包括釜身,所述釜身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孔,进料孔的内壁与进料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釜身顶部的右侧与抽气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抽气泵的输入端与抽气管连通,所述釜身顶部的中央与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该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通过设置挡板、V型板、第二电机和过滤板,使得通过第二电机控制V型板旋转,从而控制装置出料和出料的类型,通过设置抽气泵和抽气管,使得装置中化工原料混合产生的废气可被抽出,避免污染空气,通过设置刮板,使得装置中化工原料混合产生的固体颗粒不会残留在装置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原料混合装置
,具体为一种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
技术介绍
化工釜又称化工反应釜,其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反应釜中的原料经混合搅拌,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态或液态的反应物。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化工釜混料装置,但是这些化工釜混料装置普遍存在在将化合物排出反应釜时,反应釜内部产生的有害气体也随之散发到空气中,且在排出一些颗粒状固态反应物时,反应物容易堵塞住出料管。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934943U提出了一种化工釜混料装置,包括化工釜主体,所述化工釜主体的前侧安装有控制器,且化工釜主体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化工釜主体的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机安装座,所述化工釜主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化工釜主体的底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出料管。本技术通过抽气泵、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抽气盖、外固定螺纹、内固定螺纹、进料管和废气收集箱,在化合物在化工釜主体内混合反应完毕后,在排料之前,可以方便的将化合物在化工釜主体内反应产生的废气抽取收集起来。但是该装置无法将化工原料混合之后产生的固体颗粒和溶液分离,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解决了无法将化工原料混合之后产生的固体颗粒和溶液分离,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包括釜身,所述釜身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孔,进料孔的内壁与进料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釜身顶部的右侧与抽气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抽气泵的输入端与抽气管连通,所述釜身顶部的中央与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釜身的顶部与主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转轴顶部的外壁与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顶部与滑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与釜身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杆远离主转轴一侧的底部与毛刷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毛刷的底端与刮板靠近其一侧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刮板中央的顶部与主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转轴前后两侧外壁的中部均与四组搅拌杆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釜身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底部与挡板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挡板的前侧壁与V型板左侧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V型板右侧的后端与过滤板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V型板底部的前侧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与支撑板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釜身中部的外壁与托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托板底部的四角均与一组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位于支撑板左右两侧的支撑腿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与一组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相对面的距离和夹角均等于V型板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距离和夹角的两倍。优选的,所述釜身顶部内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柱外壁的顶部与滑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的宽度与滑动柱的直径相等。优选的,所述搅拌杆远离主转轴的一侧和刮板的底部均与釜身内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底部和抽气管的底部均与旋转杆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上均匀开设有多组过滤孔,过滤孔的直径小于化工原料混合后产生的固体颗粒的直径。(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通过设置挡板、V型板、第二电机和过滤板,使得通过第二电机控制V型板旋转,从而控制装置出料和出料的类型,通过设置抽气泵和抽气管,使得装置中化工原料混合产生的废气可被抽出,避免污染空气,通过设置刮板,使得装置中化工原料混合产生的固体颗粒不会残留在装置上。2、该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通过设置滑动槽,使得旋转杆和毛刷的部分重量被滑动柱分担,从而使得釜身顶部的受力更加均匀,通过设置两组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和夹角,使得挡板和过滤板不会偏离原本的运动轨迹,通过设置毛刷,可对釜身内壁进行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釜身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V型板处示意图。图中:1、进料管;2、釜身;3、支撑腿;4、抽气泵;5、第一电机;6、托板;7、支撑板;8、滑动柱;9、旋转杆;10、毛刷;11、刮板;12、滑动槽;13、抽气管;14、主转轴;15、搅拌杆;16、挡板;17、V型板;18、限位板;19、第二电机;20、过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包括釜身2,釜身2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孔,进料孔的内壁与进料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釜身2顶部的右侧与抽气泵4的底部固定连接,抽气泵4的输入端与抽气管13连通,釜身2顶部的中央与第一电机5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穿过釜身2的顶部与主转轴14的顶部固定连接,主转轴14顶部的外壁与旋转杆9固定连接,旋转杆9的顶部与滑动柱8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动柱8与釜身2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旋转杆9远离主转轴14一侧的底部与毛刷10的顶端固定连接,毛刷10的底端与刮板11靠近其一侧的顶部相接触,刮板11中央的顶部与主转轴14的底部固定连接,主转轴14前后两侧外壁的中部均与四组搅拌杆15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釜身2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底部与挡板16的顶部相接触,挡板16的前侧壁与V型板17左侧的后端固定连接,V型板17右侧的后端与过滤板20的前侧壁固定连接,V型板17底部的前侧与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9的底部与支撑板7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釜身2中部的外壁与托板6的内壁固定连接,托板6底部的四角均与一组支撑腿3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7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位于支撑板7左右两侧的支撑腿3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具体的,为了保持挡板16和过滤板20的运动轨迹,支撑板7顶部的左右两侧均与一组限位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限位板18相对面的距离和夹角均等于V型板17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距离和夹角的两倍,限位板18会限制V型板17的位置,从而限制挡板16和过滤板20的位置。具体的,为了使装置受力更加均匀,釜身2顶部内壁开设有滑动槽12,滑动柱8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包括釜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釜身(2)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孔,进料孔的内壁与进料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釜身(2)顶部的右侧与抽气泵(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抽气泵(4)的输入端与抽气管(13)连通,所述釜身(2)顶部的中央与第一电机(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穿过釜身(2)的顶部与主转轴(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转轴(14)顶部的外壁与旋转杆(9)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9)的顶部与滑动柱(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8)与釜身(2)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杆(9)远离主转轴(14)一侧的底部与毛刷(1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毛刷(10)的底端与刮板(11)靠近其一侧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刮板(11)中央的顶部与主转轴(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转轴(14)前后两侧外壁的中部均与四组搅拌杆(15)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釜身(2)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底部与挡板(16)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挡板(16)的前侧壁与V型板(17)左侧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V型板(17)右侧的后端与过滤板(20)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V型板(17)底部的前侧与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9)的底部与支撑板(7)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釜身(2)中部的外壁与托板(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托板(6)底部的四角均与一组支撑腿(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7)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位于支撑板(7)左右两侧的支撑腿(3)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成分化工原料高效混合釜,包括釜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釜身(2)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孔,进料孔的内壁与进料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釜身(2)顶部的右侧与抽气泵(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抽气泵(4)的输入端与抽气管(13)连通,所述釜身(2)顶部的中央与第一电机(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穿过釜身(2)的顶部与主转轴(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转轴(14)顶部的外壁与旋转杆(9)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9)的顶部与滑动柱(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8)与釜身(2)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杆(9)远离主转轴(14)一侧的底部与毛刷(1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毛刷(10)的底端与刮板(11)靠近其一侧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刮板(11)中央的顶部与主转轴(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转轴(14)前后两侧外壁的中部均与四组搅拌杆(15)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釜身(2)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底部与挡板(16)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挡板(16)的前侧壁与V型板(17)左侧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V型板(17)右侧的后端与过滤板(20)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V型板(17)底部的前侧与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9)的底部与支撑板(7)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所述釜身(2)中部的外壁与托板(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建英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