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38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其包括:步骤S1、换新前测量并记录内纵壁的厚度数据;步骤S2、根据厚度测量数据对待换新区域进行分段划分并分期进行施工,且每期施工包括步骤S21预制新内纵壁分段、步骤S22开设工艺孔、步骤S23安装吊装吊环以及工装架耳板、步骤S24安装工装吊环并布置卷扬机、滑轮组以及吊物架并对新内纵壁分段进行吊装以及步骤S25对新内纵壁分段装配、焊接、涂漆并清洁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安排并规范化工艺流程,对待进行换新修复的内纵壁区域进行分段划分并进行分期施工,对工程进行合理拆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使得能够快速进行换新修复,且不会引起船体主体结构的变形,有效缩短整船修理周期,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维修改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船市未见明显好转,运营中的船舶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航运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船东要求修船企业能够在尽可能短的周期内快速、保质保量地完成船舶整个的修理改装工作。船舶上由于总体布置(舱室划分、舱室布置等)、抗沉性、船体强度及使用要求等的需要,在船体舱室内设置有舱壁结构,其包括有横舱壁(横壁)与纵舱壁(纵壁);对于用以载运散装石油或成品油的液货运输船舶(又称油船或油轮),为了确保海上石油运输安全,现有用于运输石油的均为双壳油船,其指船侧具有内外两层壳板的运油“船舶”,即设置有内外两层舱壁结构。一般地,双壳油船的货油舱与压载舱相邻设置,其通过纵壁结构分隔,其中朝向液货舱一侧的壁板为内纵壁,朝向压载舱一侧的壁板为外板,所述内纵壁以及所述外板之间通过骨架固定连接,内纵壁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框架,所述框架顶部与主甲板固定焊接,内纵壁底部设置有斜坡板。由于货油舱内部的腐蚀环境比较复杂,温度变化频繁,舱内空间包含多种气体,如O2、CO2、SO2以及从原油中释放的H2S,较多双壳油轮内纵壁结构锈蚀严重,需要大面积换新,并沉积着油泥,如何快速对内纵壁结构进行大面积换新修复,同时不会引起船体主体结构的变形,满足船东以及船检的要求,对缩短整艘船舶的修理周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其具有工序安排合理、工程质量高、施工周期短以及施工成本低的优点。一种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其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步骤S1、在内纵壁换新前,测量并记录内纵壁的厚度数据;步骤S2、根据厚度测量数据对待换新区域进行分段划分,并按照分段划分情况分期进行施工;对于每期施工,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S21、预制新内纵壁分段;步骤S22、在对应分段上方的主甲板开设工艺孔,对旧内纵壁分段进行清洁、切割以及拆除;步骤S23、根据预制得到的新内纵壁分段的结构特点,在待换新区域的原船结构上安装吊装吊环以及工装架耳板;步骤S24、在工艺孔周围安装工装吊环并布置卷扬机、滑轮组以及吊物架,利用卷扬机、滑轮组以及吊物架将步骤S21预制得到的新内纵壁分段吊装自所述工艺孔吊装至待换新区域;步骤S25、在船舶舱室内侧利用预先安装的工装架耳板搭设工装架,沿所述工装架对新内纵壁分段进行装配、焊接、涂漆并清洁;随后拆除工装架,并回封该分段上方主甲板的工艺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通过合理安排并规范化工艺流程,对待进行换新修复的内纵壁区域进行分段划分并根据分段划分情况进行分期施工,对工程进行合理拆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使得能够在尽可能短的周期内快速进行换新修复,且不会引起船体主体结构的变形,有效降低内纵壁换新工程该贯穿整个修理周期的长线工程对其他修理工程造成的影响,缩短整船修理周期,降低施工成本。进一步地,步骤S21中所述新内纵壁分段为在固定式胎架上进行预制,所述固定式胎架的平面度为±2mm,从而确保预制得到的新内纵壁分段具有良好的平面度,在装配时能够很好地与原船结构进行结合,避免对船舶的使用造成影响。进一步地,步骤S22中开设工艺孔为在主甲板依次开设用以吊装并搭设梅花架的第一工艺孔、用以吊装并搭设倒挂架的第二工艺孔以及用以吊装新内纵壁分段的第三工艺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工艺孔为在所述第二工艺孔的基础上扩大形成。进一步地,步骤S22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S221、在主甲板上开设所述第一工艺孔后,安装工艺孔护栏,自所述第一工艺孔吊装梅花架材料进入舱室,在舱室底部的斜坡板上搭设梅花架,并利用所述梅花架清理斜坡板上的油泥;S222、在主甲板上开设所述第二工艺孔后,自所述第二工艺孔吊装倒挂架材料进入舱室,在舱室顶部利用主甲板纵骨搭设倒挂架,并利用所述倒挂架对所述第二工艺孔进行扩张得到所述第三工艺孔,同时割除船舱框架与主甲板之间的焊缝;S223、自所述第三工艺孔吊装吊笼架材料进入舱室,安装工艺孔护栏,在舱室对应框架位置处搭设吊笼架,并利用所述吊笼架清理框架面板上的油泥;割除框架并吊出舱室,拆除所述梅花架、倒挂架以及吊笼架并吊出;S224、自舱室外侧对待换新区域的内纵壁进行切割并吊出。通过先开设第二工艺孔,在舱室内搭设倒挂架并利用所述倒挂架对所述第二工艺孔进行扩张得到第三工艺孔的设置,能够降低在主甲板上开设大尺寸工艺孔的难度;同时通过所述梅花架以及所述吊笼架的设置,使得能够更好地对旧内纵壁分段以及舱室内部框架进行清理以及拆除。进一步地,步骤S224中为将旧分段切割成长度不超过3m的分段,且所述分段的四角暂不切除,待该分段吊装固定后再完全切除。进一步地,在每期施工的步骤S25中焊接进行至总焊接进程的70%时开始进行下一期施工,便于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进一步地,步骤S221中开设所述第一工艺孔后在孔壁沿周向安装圆形管材;步骤S222中开设所述第三工艺孔后在孔壁沿周向安装圆形管材,以上设置能够避免工艺孔孔壁尖锐的边缘对吊装的钢丝绳等造成损坏。进一步地,步骤S25中所述工装架为沿所述新纵壁分段与原船结构的横向对口以及纵向对口搭设,便于进行焊接。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船舶舱室内纵壁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内纵壁待换新区域上方主甲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船舶舱室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倒挂架与所述主甲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第三工艺孔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工装架耳板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吊装吊环安装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新内纵壁分段吊装过程一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新内纵壁分段吊装过程二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新内纵壁分段吊装过程三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新内纵壁分段吊装过程四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其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步骤S1、在内纵壁换新前,测量并记录内纵壁的厚度数据;步骤S2、根据厚度测量数据对待换新区域进行分段划分,并按照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n步骤S1、在内纵壁换新前,测量并记录内纵壁的厚度数据;/n步骤S2、根据厚度测量数据对待换新区域进行分段划分,并按照分段划分情况分期进行施工;/n对于每期施工,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n步骤S21、预制新内纵壁分段;/n步骤S22、在对应分段上方的主甲板开设工艺孔,对旧内纵壁分段进行清洁、切割以及拆除;/n步骤S23、根据预制得到的新内纵壁分段的结构特点,在待换新区域的原船结构上安装吊装吊环以及工装架耳板;/n步骤S24、在工艺孔周围安装工装吊环并布置卷扬机、滑轮组以及吊物架,利用卷扬机、滑轮组以及吊物架将步骤S21预制得到的新内纵壁分段吊装自所述工艺孔吊装至待换新区域;/n步骤S25、在船舶舱室内侧利用预先安装的工装架耳板搭设工装架,沿所述工装架对新内纵壁分段进行装配、焊接、涂漆并清洁;随后拆除工装架,并回封该分段上方主甲板的工艺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S1、在内纵壁换新前,测量并记录内纵壁的厚度数据;
步骤S2、根据厚度测量数据对待换新区域进行分段划分,并按照分段划分情况分期进行施工;
对于每期施工,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S21、预制新内纵壁分段;
步骤S22、在对应分段上方的主甲板开设工艺孔,对旧内纵壁分段进行清洁、切割以及拆除;
步骤S23、根据预制得到的新内纵壁分段的结构特点,在待换新区域的原船结构上安装吊装吊环以及工装架耳板;
步骤S24、在工艺孔周围安装工装吊环并布置卷扬机、滑轮组以及吊物架,利用卷扬机、滑轮组以及吊物架将步骤S21预制得到的新内纵壁分段吊装自所述工艺孔吊装至待换新区域;
步骤S25、在船舶舱室内侧利用预先安装的工装架耳板搭设工装架,沿所述工装架对新内纵壁分段进行装配、焊接、涂漆并清洁;随后拆除工装架,并回封该分段上方主甲板的工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所述新内纵壁分段为在固定式胎架上进行预制,所述固定式胎架的平面度为±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开设工艺孔为在主甲板依次开设用以吊装并搭设梅花架的第一工艺孔、用以吊装并搭设倒挂架的第二工艺孔以及用以吊装新内纵壁分段的第三工艺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舱室内纵壁大面积换新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艺孔为在所述第二工艺孔的基础上扩大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舱室内纵壁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相凡柳锡能张恒王吉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