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轨客车车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厢,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城轨客车车厢。
技术介绍
例如公开号为CN202186385U一种铁路客车车厢及铁路客车。铁路客车车厢包括:车体侧墙、车体顶棚及相对设置在车体侧墙上的塞拉门,在塞拉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覆盖塞拉门机构的塞拉门罩板;在车体侧墙上、对应每个塞拉门罩板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调整支架,每个调整支架上设置有安装螺纹孔,通过穿过塞拉门罩板并螺接于安装螺纹孔中的安装螺栓将所述塞拉门罩板固定到所述车体侧墙上。该技术提供的铁路客车车厢,可以方便、快速的拆卸塞拉门罩板,提高了铁路客车车厢的装配效率,更加方便了塞拉门机构的日常维护,同时也简化了塞拉门罩板的结构,进一步降低了铁路客车车厢的制造成本;但该客车车厢不便于在出现灾情的情况下位于中心的乘客在拥挤情况下进行观察周围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可以便于在出现灾情的情况下位于中心的乘客在拥挤情况下进行观察周围环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包括车厢底局部(1)、藏口(101)、脚踏(6)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局部(1)的中心旁设有藏口(101),脚踏(6)与车厢底局部(1)间隙配合连接,脚踏(6)位于所述藏口(101)内,车厢底局部(1)的下方安装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脚踏(6)实现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包括车厢底局部(1)、藏口(101)、脚踏(6)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局部(1)的中心旁设有藏口(101),脚踏(6)与车厢底局部(1)间隙配合连接,脚踏(6)位于所述藏口(101)内,车厢底局部(1)的下方安装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脚踏(6)实现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架(102)、基座Ⅰ(103)、电动伸缩杆Ⅰ(104)、推板(105)、基架Ⅰ(2)、轴Ⅰ(201)、受力杆Ⅰ(202)、槽口(203)、轴Ⅱ(204)、受力杆Ⅱ(205)、轴Ⅳ(208)和基架Ⅱ(209),所述基架Ⅰ(2)固接在脚踏(6)的下端,基架Ⅰ(2)下部的左右两侧各固接一个轴Ⅰ(201),受力杆Ⅰ(202)设有两个,两个受力杆Ⅰ(202)的一端各转动连接在两个轴Ⅰ(201)上,两个受力杆Ⅰ(202)的另一端各设有一个槽口(203),两个受力杆Ⅰ(202)上各固接一个轴Ⅱ(204),两个轴Ⅱ(204)分别位于两个槽口(203)的中部,受力杆Ⅱ(205)设有两个,两个受力杆Ⅱ(205)的一端对应地转动连接在两个轴Ⅱ(204)上,两个受力杆Ⅱ(205)的另一端各转动连接在两个轴Ⅳ(208)上,两个轴Ⅳ(208)各固接在基架Ⅱ(209)上部的左右两侧,基架Ⅱ(209)固接在底架(102)上,底架(102)固接在车厢底局部(1)的下端,车厢底局部(1)的下端固接两个基座Ⅰ(103),两个基座Ⅰ(103)上各固接一个电动伸缩杆Ⅰ(104),两个电动伸缩杆Ⅰ(104)的活动端各固接一个推板(105),两个推板(105)分别位于两个受力杆Ⅰ(202)外侧,两个推板(105)能够分别推动两个受力杆Ⅰ(202)向内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轴Ⅲ(206)和受力轮(207),两个受力杆Ⅰ(202)的外部各固接一个轴Ⅲ(206),两个轴Ⅲ(206)上各转动连接一个受力轮(207),两个受力轮(207)对应地与两个推板(105)的内端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手扶柱(3)、垫环(301)、键槽(302)、浮套(303)和键(304),所述手扶柱(3)固接在车厢底局部(1)上端的中心,手扶柱(3)的中部固接垫环(301),手扶柱(3)的上侧设有键槽(302),浮套(303)滑动连接在手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娟,杨媛媛,李亚,葛小西,李攀科,原方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