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带孔胶膜切割后变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06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带孔胶膜切割后变形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切刀:测量胶膜坯件(5)上中心孔(2)的宽度,在直切刀的右端面上铣削加工出弧形凹槽(8),确保弧形凹槽(8)的宽度大于中心孔(2)的宽度,同时确保弧形凹槽(8)的下边缘贯穿直切刀的刀刃(9),从而加工出切刀(10);S3、采用切刀(10)向下裁切胶膜坯件(5)的左端部,切刀(10)的刀刃(9)切入于胶膜坯件(5)内,胶膜坯件(5)的左端部的部分材料容纳于弧形凹槽(8)内,以在胶膜坯件(5)上形成与弧形凹槽(8)相配合的弧形凸起(1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带孔胶膜合格率、提高带孔胶膜切割质量、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带孔胶膜切割后变形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孔胶膜切割加工的
,特别是一种防带孔胶膜切割后变形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成品带孔胶膜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胶膜本体(1),胶膜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孔(2),胶膜本体(1)的侧边缘(3)为直边,胶膜本体(1)的两面均有弱粘性。现有加工带孔胶膜的方法是先将带中心孔(2)的胶膜坯件(5)粘接于工作台(4)上,然后采用直切刀(6)向下裁切胶膜坯件(5)的左侧多余部分如图2所示,从而得到所需的带孔胶膜。切割后发现,侧边缘(3)向中心孔(2)方向凹陷而形成弧形面(7)如图3~4所示,而这种产品为不合格产品,不符合生产要求,其形成弧形面(7)的原因为:I、直切刀(6)裁切胶膜坯件(5)后,在切割面上产生切应力,而直切刀(6)与中心孔(2)之间的材料宽度小,抗切应力强度小,因而导致在切应力下,胶膜坯件(5)的侧边缘向中心孔(2)方向凹陷,因而形成弧形面(7)。II、胶膜坯件(5)粘接于工作台(4)上,直切刀(6)切割胶膜坯件(5)时所产生的切应力全部作用在胶膜坯件(5)的侧边缘上,切应力将胶膜坯件(5)侧边缘的材料向中心孔(2)方向挤压,因为形成弧形面。因此亟需一种提高带孔胶膜合格率、提高带孔胶膜切割质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提高带孔胶膜合格率、提高带孔胶膜切割质量、提高产品质量的防带孔胶膜切割后变形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带孔胶膜切割后变形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切刀:测量胶膜坯件上中心孔的宽度,在直切刀的右端面上铣削加工出弧形凹槽,确保弧形凹槽的宽度大于中心孔的宽度,同时确保弧形凹槽的下边缘贯穿直切刀的刀刃,从而加工出切刀;S2、将离型膜水平的放置于工作台上;将胶膜坯件放置于离型膜的顶表面上;S3、采用步骤S1中的切刀向下裁切胶膜坯件的左端部,切刀的刀刃切入于胶膜坯件内,胶膜坯件的左端部的部分材料容纳于弧形凹槽内,以在胶膜坯件上形成与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弧形凸起,当刀刃接触到离型膜后,即可切割出带有弧形凸起的成品带孔胶膜,由于在成品带孔胶膜的侧边缘上成型出有弧形凸起,弧形凸起补偿了位于中心孔与胶膜坯件之间的材料向中心孔方向凹陷变形,当将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后,弧形凸起变成直边,从而提高了带孔胶膜的合格率,同时提高了带孔胶膜切割质量。所述弧形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切刀的顶部设置有刀柄,刀柄安装于切割机的动力端上。所述中心孔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状。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在成品带孔胶膜的侧边缘上成型出有弧形凸起,弧形凸起补偿了位于中心孔与胶膜坯件之间的材料向中心孔方向凹陷变形,当将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后,弧形凸起变成直边,从而提高了带孔胶膜的合格率,同时提高了带孔胶膜切割质量。本专利技术在切刀切割胶膜坯件时,由于胶膜坯件与离型膜的粘接力小,因此当切刀在切割胶膜坯件时,胶膜坯件相对于工作台朝远离切刀方向滑动,从而消除了切应力,有效的避免了胶膜坯件侧边缘的材料向中心孔方向凹陷,进一步的提高了带孔胶膜切割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成品带孔胶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直切刀切割胶膜坯件侧边缘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切割出的带孔胶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切割胶膜坯件侧边缘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切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右视图;图8为图5中切割出的成品带孔胶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胶膜本体,2-中心孔,3-侧边缘,4-工作台,5-胶膜坯件,6-直切刀,7-弧形面,8-弧形凹槽,9-刀刃,10-切刀,12-离型膜,13-弧形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一种防带孔胶膜切割后变形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切刀:测量胶膜坯件5上中心孔2的宽度,中心孔2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状,在直切刀的右端面上铣削加工出弧形凹槽8,弧形凹槽8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确保弧形凹槽8的宽度大于中心孔2的宽度,同时确保弧形凹槽8的下边缘贯穿直切刀的刀刃9,从而加工出切刀10如图6~7所示;S2、将离型膜12水平的放置于工作台4上;将胶膜坯件5放置于离型膜12的顶表面上如图5所示;S3、采用步骤S1中的切刀10向下裁切胶膜坯件5的左端部,切刀10的刀刃9切入于胶膜坯件5内,胶膜坯件5的左端部的部分材料容纳于弧形凹槽8内,以在胶膜坯件5上形成与弧形凹槽8相配合的弧形凸起13,当刀刃9接触到离型膜12后,即可切割出带有弧形凸起13的成品带孔胶膜如图8所示,由于在成品带孔胶膜的侧边缘上成型出有弧形凸起13,弧形凸起13补偿了位于中心孔2与胶膜坯件5之间的材料向中心孔2方向凹陷变形,当将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后,弧形凸起13变成直边,从而提高了带孔胶膜的合格率,同时提高了带孔胶膜切割质量。此外,在切刀10切割胶膜坯件5时,由于胶膜坯件5与离型膜12的粘接力小,因此当切刀10在切割胶膜坯件5时,胶膜坯件5相对于工作台4朝远离切刀10方向滑动,从而消除了切应力,有效的避免了胶膜坯件5侧边缘的材料向中心孔2方向凹陷,进一步的提高了带孔胶膜切割质量。所述切刀10的顶部设置有刀柄,刀柄安装于切割机的动力端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带孔胶膜切割后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S1、加工切刀:测量胶膜坯件(5)上中心孔(2)的宽度,在直切刀的右端面上铣削加工出弧形凹槽(8),确保弧形凹槽(8)的宽度大于中心孔(2)的宽度,同时确保弧形凹槽(8)的下边缘贯穿直切刀的刀刃(9),从而加工出切刀(10);/nS2、将离型膜(12)水平的放置于工作台(4)上;将胶膜坯件(5)放置于离型膜(12)的顶表面上;/nS3、采用步骤S1中的切刀(10)向下裁切胶膜坯件(5)的左端部,切刀(10)的刀刃(9)切入于胶膜坯件(5)内,胶膜坯件(5)的左端部的部分材料容纳于弧形凹槽(8)内,以在胶膜坯件(5)上形成与弧形凹槽(8)相配合的弧形凸起(13),当刀刃(9)接触到离型膜(12)后,即可切割出带有弧形凸起(13)的成品带孔胶膜,由于在成品带孔胶膜的侧边缘上成型出有弧形凸起(13),弧形凸起(13)补偿了位于中心孔(2)与胶膜坯件(5)之间的材料向中心孔(2)方向凹陷变形,当将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后,弧形凸起(13)变成直边,从而提高了带孔胶膜的合格率,同时提高了带孔胶膜切割质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带孔胶膜切割后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加工切刀:测量胶膜坯件(5)上中心孔(2)的宽度,在直切刀的右端面上铣削加工出弧形凹槽(8),确保弧形凹槽(8)的宽度大于中心孔(2)的宽度,同时确保弧形凹槽(8)的下边缘贯穿直切刀的刀刃(9),从而加工出切刀(10);
S2、将离型膜(12)水平的放置于工作台(4)上;将胶膜坯件(5)放置于离型膜(12)的顶表面上;
S3、采用步骤S1中的切刀(10)向下裁切胶膜坯件(5)的左端部,切刀(10)的刀刃(9)切入于胶膜坯件(5)内,胶膜坯件(5)的左端部的部分材料容纳于弧形凹槽(8)内,以在胶膜坯件(5)上形成与弧形凹槽(8)相配合的弧形凸起(13),当刀刃(9)接触到离型膜(12)后,即可切割出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李云仕白垣胜石安陈世斌方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