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廷龙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铸造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98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铸造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铸造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升降组件、移动组件、转位组件、固定组件和打磨棒,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上,且两组所述升降组件位于第一固定板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汽车铸造件进行固定,然后对汽车铸造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打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设备在对汽车铸造件打磨时,无法对汽车铸造件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打磨,有的地方需要人工打磨,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铸造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件加工用表面处理
,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铸造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将液态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叫铸造件,铸件结构设计:保证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要求、考虑铸造工艺和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铸件结构设计合理与否,对铸件的质量、生产率及其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常用的铸造件有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铸钢等,有色金属有铸造铜合金、铸造铝合金、铸造锌合金等,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铸件是汽车产品零部件的重要构成之一,汽车铸造件的应用及发展是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汽车铸造件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打磨,现有的打磨设备,在对汽车铸造件进行打磨时,不方便调节,不能对汽车铸造件进行方方面面的打磨,后续一些打磨设备打磨不到的地方,需要人工去打磨,降低了对汽车铸造件的生产效率,工人的劳动力增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铸造件进行打磨时,不方便调节,不能对汽车铸造件进行方方面面的打磨,后续一些打磨设备打磨不到的地方,需要人工去打磨,降低了对汽车铸造件的生产效率,工人的劳动力增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铸造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座、升降组件、移动组件、转位组件、固定组件和打磨棒,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上,且两组所述升降组件位于第一固定板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两组所述升降组件的工作端上,所述转位组件设置在移动组件的工作端上,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转位组件的工作端与所述固定组件对应,所述打磨棒设置在转位组件上。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升降组件均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台、齿条、升降台、升降电机和升降电机,所述第一滑轨竖直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滑轨内开设有移动槽,所述齿条设置在第一滑轨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台卡设在第一滑轨的移动槽内,所述升降台设置在第一滑台的一侧,所述升降电机固定设置在升降台的内侧,所述第一转动齿轮设置在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转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和两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块设置在第一滑台的上方,两组所述固定部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滑台的两侧,两组所述固定部件的工作端均位于固定块的上方。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固定部件均包括夹紧气缸、齿排、第二滑轨、第二转动齿轮、第一螺纹杆、固定座、U形板、第二螺纹杆、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夹紧气缸呈竖直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滑轨设置在夹紧气缸伸缩端一侧上,所述齿排设置在第二滑轨内,所述第二转动齿轮与所述齿排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齿轮中间设有转轴,所述第一螺纹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在转轴的两侧,所述固定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设置在转轴的两端,所述U形板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座的下方,所述第二螺纹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设置在U形板上,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二螺纹杆相啮合,所述固定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杆均贯穿U形板并设置在第二螺纹杆上,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第二固定板中设有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架、移动件和第一联动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升降组件工作端上,所述支撑架呈框架状,所述移动件设置在支撑架内,所述第一联动件设置在移动件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件包括支撑板、移动电机、第三转动齿轮、第四转动齿轮、齿链和移动板,所述支撑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间隔设置在支撑架内,所述移动电机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下方,所述第三转动齿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转动齿轮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板的两端,所述第四转动齿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四转动齿轮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两端,所述其中一个第三转动齿轮设置在移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链套设在所述第三转动齿轮和第四转动齿轮上,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开口,所述移动板贯穿所述连接板上的开口设置在齿链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固定柱、套筒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外侧,所述套筒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套筒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柱上,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两个套筒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转位组件包括转动件和第二联动件,所述转动件固定设置在移动板上,所述第二联动件设置在转动件上,所述第二联动件的工作端与所述移动板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电机、第三固定板、第五转动轮、第六转动轮、第一皮带和连接柱,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移动板一侧的上方,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端设置在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五转动轮设置在转动电机输出轴的底端,所述第六转动轮设置在第三固定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皮带套设在所述第五转动轮与所述第六转动轮上,所述连接柱设置在第六转动轮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第七转动轮、第八转动轮、第二皮带、第四固定板和连接轴,所述第七转动轮设置在连接柱上,所述第八转动轮设置在第七转动轮的一侧,所述第二皮带套设在所述第七转动轮与所述第八转动轮上,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七转动轮和第八转动轮的下方,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第四固定板设置在第八转动轮上,所述打磨棒设置在连接轴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组件对汽车铸造件进行固定,防止汽车铸造件移位导致破损,然后通过升降组件带动移动组件进行上下移动,通过移动组件带动转位组件变换位置,方便对汽车铸造件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打磨,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汽车铸造件进行固定,然后对汽车铸造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打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设备在对汽车铸造件打磨时,无法对汽车铸造件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打磨,有的地方需要人工打磨,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其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夹紧气缸运作带动第二滑轨内的齿排向前做水平运动,齿排运作时带动与之相啮合的第二转动齿轮转动,第二转动齿轮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两个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带动与之相啮合的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转动时带动两个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板竖直移动,第二固定板向前移动时可将汽车铸造件夹紧,第二固定板向后移动时可将汽车铸造件松开,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将汽车铸造件固定,不会使它松开,防止在打磨的过程中汽车铸造件跳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汽车铸造件的破损率。其三: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五转动轮转动,第五转动轮转动时带动第一皮带转动,第一皮带转动时带动第六转动轮转动,第六转动轮转动时带动连接柱转动,通过连接柱转动带动第七转动轮转动,第七转动轮转动时带动第二皮带转动,第二皮带转动时带动第八转动轮转动,通过转位组件的设置可以对汽车铸造件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打磨,大大提高了对汽车铸造件的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铸造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升降组件(2)、移动组件(3)、转位组件(4)、固定组件(5)和打磨棒(6),所述底座(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第一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11)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组件(2)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且两组所述升降组件(2)位于第一固定板(11)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3)设置在两组所述升降组件(2)的工作端上,所述转位组件(4)设置在移动组件(3)的工作端上,所述固定组件(5)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1)上,所述转位组件(4)的工作端与所述固定组件(5)对应,所述打磨棒(6)设置在转位组件(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铸造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升降组件(2)、移动组件(3)、转位组件(4)、固定组件(5)和打磨棒(6),所述底座(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第一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11)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组件(2)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且两组所述升降组件(2)位于第一固定板(11)的两侧,所述移动组件(3)设置在两组所述升降组件(2)的工作端上,所述转位组件(4)设置在移动组件(3)的工作端上,所述固定组件(5)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1)上,所述转位组件(4)的工作端与所述固定组件(5)对应,所述打磨棒(6)设置在转位组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铸造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升降组件(2)均包括第一滑轨(21)、第一滑台(22)、齿条(23)、升降台(24)、升降电机(25)和第一转动齿轮(26),所述第一滑轨(21)竖直设置在底座(1)的一侧,所述第一滑轨(21)内开设有移动槽,所述齿条(23)设置在第一滑轨(21)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台(22)卡设在第一滑轨(21)的移动槽内,所述升降台(24)设置在第一滑台(22)的一侧,所述升降电机(25)固定设置在升降台(24)的内侧,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6)设置在升降电机(25)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6)与所述齿条(2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铸造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块(51)和两组固定部件(52),所述固定块(51)设置在第一滑台(22)的上方,两组所述固定部件(52)分别设置在第一滑台(22)的两侧,两组所述固定部件(52)的工作端均位于固定块(5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铸造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固定部件(52)均包括夹紧气缸(521)、齿排(522)、第二滑轨(523)、第二转动齿轮(524)、第一螺纹杆(525)、固定座(526)、U形板(527)、第二螺纹杆(528)、固定杆(529)和第二固定板(520),所述夹紧气缸(521)呈竖直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1)上,所述第二滑轨(523)设置在夹紧气缸(521)伸缩端一侧上,所述齿排(522)设置在第二滑轨(523)内,所述第二转动齿轮(524)与所述齿排(522)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齿轮(524)中间设有转轴,所述第一螺纹杆(52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525)设置在转轴的两侧,所述固定座(52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526)设置在转轴的两端,所述U形板(527)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座(526)的下方,所述第二螺纹杆(528)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528)设置在U形板(527)上,所述第一螺纹杆(525)与所述第二螺纹杆(528)相啮合,所述固定杆(529)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杆(529)均贯穿U形板(527)并设置在第二螺纹杆(528)上,所述第二固定板(520)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杆(529)上,所述第二固定板(520)中设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铸造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支撑架(31)、移动件(32)和第一联动件(33),所述支撑架(31)设置在升降组件(2)工作端上,所述支撑架(31)呈框架状,所述移动件(32)设置在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廷龙
申请(专利权)人:孙廷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