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路制带机构、供带机构及叠焊机加工汇流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991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旁路制带机构、供带机构及叠焊机加工汇流带的方法,旁路制带机构包括包括位移机构、第一第二供带机构、第一第二固定夹钳手、第一第二切刀机构、拉带机构,旁路供带机构包括汇流带导向归正机构、汇流带水平搬运机构、汇流带垂直搬运机构,汇流带导向归正机构包括设有第一第二端部定位机构、中间定位机构的横梁,汇流带水平搬运机构包括左伺服模组、右伺服模组,汇流带垂直搬运机构包括与左右伺服模组连接的左右Z向伺服模组,左Z向伺服模组、右Z向伺服模组浮动连接横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叠焊机加工汇流带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旁路制带机构、供带机构及叠焊机加工汇流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旁路制带机构、供带机构及叠焊机加工汇流带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汇流带制带机构通常采用单一方向的制带方式,只能装备一卷料盘,从一侧拉切汇流带,节拍滞缓,增加了上料工时,降低了生产效率,拉切的汇流带通过供带机构搬运,当汇流带长度过长时容易产生弯曲变形,若没有及时归正会影响汇流带焊接精度,搬运过程中汇流带易脱落,导致整体加工成本高,此外,汇流带的搬运过程中,叠焊机运行流畅性和稳定性差,容易出现联动不同步引起的卡顿问题,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旁路制带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制带机构只能单向制带、节拍滞缓、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旁路制带机构,包括包括位移机构、第一供带机构、第二供带机构、第一固定夹钳手、第二固定夹钳手、第一切刀机构、第二切刀机构、拉带机构,所述第一供带机构、第二供带机构分别布置在所述位移机构的两侧用于安装汇流带带卷,所述第一固定夹钳手、第二固定夹钳手安装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旁路制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位移机构(39)、第一供带机构(40)、第二供带机构(41)、第一固定夹钳手(42)、第二固定夹钳手(43)、第一切刀机构(44)、第二切刀机构(45)、拉带机构(46),所述第一供带机构(40)、第二供带机构(41)分别布置在所述位移机构(39)的两侧用于安装汇流带带卷,所述第一固定夹钳手(42)、第二固定夹钳手(43)安装在所述位移机构(39)上用于分别对应夹持两侧汇流带,所述第一切刀机构(44)、第二切刀机构(45)安装在所述位移机构(39)上分别对应与第一固定夹钳手(42)和第二固定夹钳手(43)相配合并用于对汇流带进行裁切,所述拉带机构(4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旁路制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位移机构(39)、第一供带机构(40)、第二供带机构(41)、第一固定夹钳手(42)、第二固定夹钳手(43)、第一切刀机构(44)、第二切刀机构(45)、拉带机构(46),所述第一供带机构(40)、第二供带机构(41)分别布置在所述位移机构(39)的两侧用于安装汇流带带卷,所述第一固定夹钳手(42)、第二固定夹钳手(43)安装在所述位移机构(39)上用于分别对应夹持两侧汇流带,所述第一切刀机构(44)、第二切刀机构(45)安装在所述位移机构(39)上分别对应与第一固定夹钳手(42)和第二固定夹钳手(43)相配合并用于对汇流带进行裁切,所述拉带机构(46)安装在所述位移机构(39)上由位移机构(39)驱动往复运动用于拉切两侧汇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路制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机构(46)包括双杆气缸(46a)、分别与所述双杆气缸(46a)连接的两个U形推杆(46b)、分别与两个所述U形推杆(46b)连接的用于固定汇流带的两个压钳(46c)。


3.一种旁路供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带导向归正机构、汇流带水平搬运机构、汇流带垂直搬运机构,所述汇流带导向归正机构包括横梁(12),所述横梁(12)上依次紧密排布有第一端部定位机构、中间定位机构、第二端部定位机构,每个定位机构均包括用于放置汇流带的托板、设于托板上的定位基准板和气缸归正机构,所述第一端部定位机构和第二端部定位机构还分别包括设于托板上用于定位汇流带的汇流带导向轴(5)、以及用于真空吸附汇流带的汇流带吸附机构,汇流带落在托板上后由两端汇流带导向轴(5)初定位并通过各定位机构的气缸归正机构进行归正定位后由汇流带吸附机构吸附固定以进行搬运;所述汇流带水平搬运机构包括安装在左伺服模组安装板(14)上的左伺服模组(17)、安装在右伺服模组安装板(33)上的右伺服模组(34);所述汇流带垂直搬运机构包括通过左Z向伺服模组安装板(20)与左伺服模组(17)连接的左Z向伺服模组(19)、通过右Z向伺服模组安装板(35)与右伺服模组(34)连接的右Z向伺服模组(36),所述左Z向伺服模组(19)、右Z向伺服模组(36)上分别对应连接有左Z向伺服模组连接板(18)、右Z向伺服模组连接板(27),所述左Z向伺服模组连接板(18)、右Z向伺服模组连接板(27)上分别对应浮动连接有左横梁浮动安装板(21)、右横梁浮动安装板(28),所述左横梁浮动安装板(21)、右横梁浮动安装板(28)分别与所述横梁(12)的两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旁路供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托板(6)、设于所述第一托板(6)上的第一定位基准板(1),所述中间定位机构具有两个,包括第一中间定位机构和第二中间定位机构,所述第一中间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托板(7)、设于所述第二托板(7)上的第二定位基准板(8),所述第二中间定位机构包括第三托板(10)、设于所述第三托板(10)上的第三定位基准板(11),所述第二端部定位机构包括第四托板(13)、设于所述第四托板(13)上的第四定位基准板,所述第一托板(6)、第二托板(7)、第三托板(10)、第四托板(13)依次紧密排布在所述横梁(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旁路供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归正机构包括归正气缸(3)、与所述归正气缸(3)连接并由归正气缸(3)驱动对汇流带进行归正定位的归正夹爪(2),所述归正气缸(3)通过气缸安装板(4)安装在托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锦湖辛中将高维扬蔡之良李泉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联鹏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