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轨道补焊循环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991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轨道补焊循环生产系统,包括铺设在地面的环形磁体轨道和能沿环形磁体轨道移动的RGV重载小车,环形磁体轨道上设置有一个上料工位、一个下料工位和若干焊接工位,RGV重载小车用于将待加工工件依次运输至上述工位,RGV重载小车上还设置有单轴变位机,单轴变位机上固定有供待加工工件放置的放置板,放置板上设置有固定待加工工件的固定夹具,单轴变位机能驱动放置板转动。能通过工件的一次夹装,实现工件的多工位的多角度焊接加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轨道补焊循环生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环形轨道补焊循环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的生产领域,尤其是车架的生产,通常要对车架进行焊接加工。在大部分的焊接生产线上,工位固定在厂房布局之中,在工位上实现焊接生产,需要利用吊具对需要焊接的工件进行吊装,装夹在固定的工位上,等待该工位焊接完成,再松开装夹吊装,工人抬着工件移送至下一个工位,至下一工位装夹进行下一工位的焊接,以此完成对工件的焊接生产需求。另外要实现工件的反复装夹,吊装工件的活动范围较大,对厂房生产线的吊装要求较高,工人反复装夹,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从而生产节拍比较低,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重复装夹,对工件本身来说有精度误差,在移送过程中极易损坏工件,影响工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轨道补焊循环生产系统,能通过工件的一次夹装,实现工件的多工位的多角度焊接加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形轨道补焊循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地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轨道补焊循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地面的环形磁体轨道(1)和能沿环形磁体轨道(1)移动的RGV重载小车(2),所述环形磁体轨道(1)上设置有一个上料工位、一个下料工位和若干焊接工位,所述RGV重载小车(2)用于将待加工工件依次运输至上述工位,所述RGV重载小车(2)上还设置有单轴变位机(3),所述单轴变位机(3)上固定有供待加工工件放置的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上设置有固定待加工工件的固定夹具(41),所述单轴变位机(3)能驱动放置板(4)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轨道补焊循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地面的环形磁体轨道(1)和能沿环形磁体轨道(1)移动的RGV重载小车(2),所述环形磁体轨道(1)上设置有一个上料工位、一个下料工位和若干焊接工位,所述RGV重载小车(2)用于将待加工工件依次运输至上述工位,所述RGV重载小车(2)上还设置有单轴变位机(3),所述单轴变位机(3)上固定有供待加工工件放置的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上设置有固定待加工工件的固定夹具(41),所述单轴变位机(3)能驱动放置板(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轨道补焊循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轴变位机(3)包括固定在RGV重载小车(2)上的主动座(31)和被动座(32),所述主动座(31)内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驱动贯穿主动座(31)的主动法兰盘(33)转动,所述被动座(32)内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能沿其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被动座(32)固结有被动法兰盘(34),所述放置板(4)为两个且分别与主动法兰盘(33)和被动法兰盘(34)固结,所述待加工工件固定在两个放置板(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轨道补焊循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焊接工位上均设置有一个位于环形磁体轨道(1)正上方的排烟罩(51),所述排烟罩(51)通过固定在环形磁体轨道(1)一侧的立柱(5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形轨道补焊循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焊接工位上还设置有为其供应焊丝的焊接送丝机构(6),所述焊接送丝机构(6)设置在排烟罩(51)一侧,所述环形磁体轨道(1)的两侧还设置有与焊接工位对应设置的操作踏板(7)。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环形轨道补焊循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GV重载小车(2)包括水平设置的车板(21),所述单轴变位机(3)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孙鹏程沈亮亮张子彬邹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