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82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便利、实现量产和实现质量稳定的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一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包括:底板,底板上后侧设有大模具;气缸,底板上前侧安装有气缸;倒料机构,底板上前侧设有倒料机构;上模散热机构,底板上后侧设有上模散热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料斗向后运动,使料斗的出料口位于大模具的上方,再将加热好的钢液倒入料斗中,钢液通过料斗进入大模具内,实现倒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铝锭加工过程中,铸造是基础工艺,先将铝液注入模具中,待冷却成铸坯后取出浇铸成品,该步骤是决定铝锭质量好坏的关键一步,由于浇铸时铝液温度要求高,铝液中含气较多,浇铸成品气孔多,表面发暗,严重时产生热裂纹,在制作过程中凹型模具表面粗糙,质量不稳定。专利申请CN208083390U,公开日为20181113,公开了一种铝锭模具,包括有上模具、浇铸管道、平衡杆、离心杆、浇铸口、外模具、离心槽、外型通气孔、内模具和内型通气孔等,通过将铝液倒入浇铸管道,铝液通过浇铸管道进入离心槽,转动离心杆,对铝液进行搅拌离心处理,再通过外模具和内模具对铝液制作成铝锭模具,然而,该设备手动操作较多,生产效率低,无法实现量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操作便利、实现量产和实现质量稳定的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铝锭模具制作操作不便利、无法实现量产和无法实现质量稳定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便利、实现量产和实现质量稳定的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大模具;气缸,底板上安装有气缸;倒料机构,底板上设有倒料机构;上模散热机构,底板上设有上模散热机构。进一步的是,倒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底板上设有四个第一支架;第一导套,四个第一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导套;移动块,第一导套上均滑动式设有移动块,移动块与气缸伸缩杆连接;料斗,两个移动块之间连接有料斗。进一步的是,上模散热机构包括:导向杆,底板上均设有导向杆;定位套,两个导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定位套;盖板,两个定位套之间连接有盖板;凸模,盖板底部设有凸模;第一压缩弹簧,两根导向杆上均绕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导向杆和定位套连接;出气盖杆,盖板顶部均滑动式设有出气盖杆;第二压缩弹簧,两根出气盖杆上均绕有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盖板和出气盖杆连接。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拉动机构,底板上设有拉动机构,拉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套,底板上均设有第一转套;第一转轴,两个第一转套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直齿轮,两根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直齿轮;直齿条,移动块上均设有直齿条,直齿条与直齿轮啮合;转轮组件,底板上设有四个转轮组件,两个转轮组件与两根第一转轴连接;第一拉绳,转轮组件与定位套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的数量为两根。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卡紧机构,底板上设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包括:第二导套,底板上设有四个第二导套;拉动板,同侧的两个第二导套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拉动板;卡块,两个拉动板上均设有两个卡块;第三压缩弹簧,拉动板上绕有第三压缩弹簧,第三压缩弹簧数量为四根,第三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导套和卡块连接。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去气泡机构,大模具内壁设有去气泡机构,去气泡机构包括:推拉杆,大模具上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两根推拉杆;震动板,同侧的两根推拉杆之间均设有三个震动板;第四压缩弹簧,推拉杆上绕有第四压缩弹簧,第四压缩弹簧数量为四根,第四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推拉杆和大模具连接。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敲击机构,底板上设有敲击机构,敲击机构包括:第二转套,底板上设有五个第二转套;第二转轴,一侧的三个第二转套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另一侧的两个第二转套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敲击凸轮,两根第二转轴上均设有敲击凸轮;第三转套,底板上设有第三转套;转向轮,第三转套上部设有转向轮;第二拉绳,第二转轴与盖板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传动组件,两根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料斗向后运动,使料斗的出料口位于大模具的上方,再将加热好的钢液倒入料斗中,钢液通过料斗进入大模具内,实现倒料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向上拉动出气盖杆,第二压缩弹簧伸展,打开盖板上的出气口,将热气排出,实现上模散热效果;3、本专利技术通过直齿条与直齿轮啮合,从而带动直齿轮反向转动,直齿轮带动第一转轴反向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转轮组件反向转动,使第一拉绳舒展,第一压缩弹簧复位,从而带动盖板向上运动,实现拉动效果;4、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压缩弹簧复位,从而带动卡块相向运动,进而带动拉动板相向运动,对盖板进行卡紧,实现卡紧效果;5、本专利技术通过松开推拉杆,第四压缩弹簧复位,从而带动推拉杆向外运动,进而带动震动板向外运动,使震动板敲打模具外壳,将气泡排出,实现去气泡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倒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模散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拉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卡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去气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敲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板,2、大模具,3、气缸,4、倒料机构,41、第一支架,42、第一导套,43、移动块,44、料斗,5、上模散热机构,51、导向杆,52、定位套,53、盖板,54、凸模,55、第一压缩弹簧,56、出气盖杆,57、第二压缩弹簧,6、拉动机构,61、第一转套,62、第一转轴,63、直齿轮,64、直齿条,65、转轮组件,66、第一拉绳,7、卡紧机构,71、第二导套,72、卡块,73、第三压缩弹簧,74、拉动板,8、去气泡机构,81、震动板,82、推拉杆,83、第四压缩弹簧,9、敲击机构,91、第二转套,92、第二转轴,93、敲击凸轮,94、第三转套,95、转向轮,96、第二拉绳,97、传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有底板1、大模具2、气缸3、倒料机构4和上模散热机构5,底板1上后侧设有大模具2,底板1上前侧安装有气缸3,底板1上前侧设有倒料机构4,底板1上后侧设有上模散热机构5。当人们想要制作凹型模具时,可使用这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首先,使用者启动气缸3,气缸3伸缩杆向后伸长,气缸3伸缩杆带动倒料机构4向后运动,使倒料机构4位于大模具2的上方,再将加热好的钢液倒入倒料机构4中,钢液通过倒料机构4进入大模具2内,通过按压上模散热机构5,使上模散热机构5向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底板(1)上设有大模具(2);/n气缸(3),底板(1)上安装有气缸(3);/n倒料机构(4),底板(1)上设有倒料机构(4);/n上模散热机构(5),底板(1)上设有上模散热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底板(1)上设有大模具(2);
气缸(3),底板(1)上安装有气缸(3);
倒料机构(4),底板(1)上设有倒料机构(4);
上模散热机构(5),底板(1)上设有上模散热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倒料机构(4)包括:
第一支架(41),底板(1)上设有四个第一支架(41);
第一导套(42),四个第一支架(41)之间连接有第一导套(42);
移动块(43),第一导套(42)上均滑动式设有移动块(43),移动块(43)与气缸(3)伸缩杆连接;
料斗(44),两个移动块(43)之间连接有料斗(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模散热机构(5)包括:
导向杆(51),底板(1)上均设有导向杆(51);
定位套(52),两个导向杆(51)上均滑动式设有定位套(52);
盖板(53),两个定位套(52)之间连接有盖板(53);
凸模(54),盖板(53)底部设有凸模(54);
第一压缩弹簧(55),两根导向杆(51)上均绕有第一压缩弹簧(55),第一压缩弹簧(55)两端分别与导向杆(51)和定位套(52)连接;
出气盖杆(56),盖板(53)顶部均滑动式设有出气盖杆(56);
第二压缩弹簧(57),两根出气盖杆(56)上均绕有第二压缩弹簧(57),第二压缩弹簧(57)两端分别与盖板(53)和出气盖杆(5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铝锭制作的凹型模具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拉动机构(6),底板(1)上设有拉动机构(6),拉动机构(6)包括:
第一转套(61),底板(1)上均设有第一转套(61);
第一转轴(62),两个第一转套(61)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62);
直齿轮(63),两根第一转轴(62)上均设有直齿轮(63);
直齿条(64),移动块(43)上均设有直齿条(64),直齿条(64)与直齿轮(63)啮合;
转轮组件(65),底板(1)上设有四个转轮组件(65),两个转轮组件(65)与两根第一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海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宇丰铝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