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位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78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9
一种穴位按摩仪,包括按摩仪主体和穴位按摩组件;所述按摩仪主体呈弧形,所述按摩仪主体的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按摩仪主体的内侧设有若干所述穴位按摩组件,所述穴位按摩组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通过按摩仪主体呈弧形以及梳齿的设置,使得按摩仪可直接穿戴于头部。另外,通过穴位按摩组件的设置,使得按摩力度可以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位按摩仪
本技术涉及穴位按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穴位按摩仪。
技术介绍
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疾病可能乘虚而入,给健康带来隐患。同时,久坐、缺乏运动与不正常的饮食习惯等会造成体内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减慢,身体中的毒素就会因无法正常代谢而囤积下来,许多病痛就此出现。头部分布了许多穴道,通过对头部经穴的按摩能让具有血管收缩功能的交感神经和具有血管松弛功能的副交感神经得到刺激,从而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摄氧量,缓解疲劳、消除紧张焦虑。实践证明,经常敲击按摩经穴,还能改善头毛囊下末梢血管血液循环,可使头发得到滋养,头发乌黑,防止脱落。目前,头部按摩保健类的产品大多为手持式按摩仪,使用时需要手动来回操作,消费者无法判断各有效穴位位置,因而无法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操作。另外,手持式按摩仪在长时间操作之后,会造成手部酸痛,而且按摩力度不易掌控,力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按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手持式按摩仪在长时间操作之后,会造成手部酸痛的缺陷,提供一种穴位按摩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穴位按摩仪,包括按摩仪主体和穴位按摩组件;所述按摩仪主体呈弧形,所述按摩仪主体的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按摩仪主体的内侧设有若干所述穴位按摩组件,所述穴位按摩组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可选地,所述穴位按摩组件包括套筒、活动轴、弹簧、限位环、环形胶圈、限位螺丝、触头座和触头;所述活动轴穿设于所述套筒,所述活动轴的两端穿出所述套筒,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动轴的第一端超出所述套筒的部分的外周上,所述限位环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轴的第一端的端部,所述环形胶圈、所述限位螺丝和所述触头座向远离所述套筒的方向依次套设在所述活动轴的第二端超出所述套筒的部分的外周上,所述触头套设于所述触头座。可选地,所述套筒的内壁和外壁均绝缘,所述套筒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环设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两端伸出所述套筒的外壁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套筒与所述按摩仪主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穴位按摩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穴位按摩组件在所述按摩仪主体的内侧呈矩阵排布。可选地,所述触头为软胶触头。可选地,所述按摩仪主体的内侧的两长边设有梳齿。可选地,所述按摩仪主体的一端的外侧设有调节按钮,所述按摩仪主体的另一端的外侧设有指示灯和电源接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穴位按摩仪,通过按摩仪主体呈弧形以及梳齿的设置,使得按摩仪可直接穿戴于头部。另外,通过穴位按摩组件的设置,使得按摩力度可以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穴位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穴位按摩仪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穴位按摩仪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穴位按摩仪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穴位按摩仪的穴位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按摩仪主体;12.梳齿;13.调节按钮;14.指示灯;15.电源接孔;20.穴位按摩组件;21.套筒;22.活动轴;23.弹簧;24.限位环;25.环形胶圈;26.限位螺丝;27.触头座;28.触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属于“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设置、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居中元部件、居中结构间接设置、连接。另外,本技术实施例中若有“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常规放置状态或使用状态,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特征、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也不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穴位按摩仪,包括按摩仪主体10和穴位按摩组件20。按摩仪主体10呈弧形,整体形状为一个发箍状,贴合头部,可以直接戴于头部。按摩仪主体的内部设有电路板,用于连接电源以及各电气部件,从而为各电气部件提供电力。按摩仪主体10的内侧设有若干穴位按摩组件20,穴位按摩组件20与电路板连接。穴位按摩组件20包括套筒21、活动轴22、弹簧23、限位环24、环形胶圈25、限位螺丝26、触头座27和触头28。活动轴22穿设于套筒21,活动轴22的两端穿出套筒21,活动轴22可沿套筒21的轴向双向滑动。活动轴22的第一端超出套筒21部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23,当活动轴22滑动压缩或拉伸弹簧23时,弹簧23可以防止活动轴22滑动幅度过大,同时又可以将活动轴22滑动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弹簧23的弹性势能,有利于节约能源。活动轴22的第一端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24,既能防止活动轴22单向滑出套筒21,又能固定弹簧23。活动轴22的第二端超出套筒21的部分的外部远离套筒21的方向依次套设有环形胶圈25、限位螺丝26和触头座27,触头28套设于触头座27。环形胶圈25用于防止活动轴22往复滑动过程中与限位螺丝26发生碰撞产生损坏,同时也能够减少噪声。限位螺丝26用于限制活动轴22滑动的位置防止活动轴22滑出套筒21。触头座27与触头28的形状相配合,能够将触头28与活动轴22固定连接,触头28在滑动时能够带动触头28运动,触头28在运动过程中敲击头部,从而达到按摩的效果。套筒21的内壁和外壁均绝缘,套筒21的内外壁之间环设有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的两端伸出套筒的外壁与电路板连接。当电路板通电在电磁感应线圈产生变化的电磁场时,活动轴22受到电磁场作用而运动沿着套筒21的轴向滑动。套筒21的内壁和外壁均绝缘是为了防止当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电磁场时套筒21的内壁和外壁对电磁场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活动轴22受到电磁感应而运动的效果。套筒21与按摩仪主体10固定连接。穴位按摩组件20在按摩仪主体10的内侧呈矩阵排布,能够覆盖头部不同位置的穴位,从而对不同穴位进行按摩。触头28需选用硬度适中的材料,硬度太大会损伤头部,硬度太小会影响按摩效果,本实施例中,触头28为软胶触头。按摩仪主体的内侧的两长边设有梳齿12,用于固定按摩仪防止按摩仪滑落。按摩仪主体的外侧的一端设有调节按钮13,能够对电路板的电流电压进行调节,从而对穴位按摩组件20进行控制。按摩仪主体的外侧的另一端设有指示灯14和电源接孔15,指示灯14用于显示按摩仪的工作状态,电源接孔15用于外接电源为按摩仪提供电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仪主体和穴位按摩组件;/n所述按摩仪主体呈弧形,所述按摩仪主体的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按摩仪主体的内侧设有若干所述穴位按摩组件,所述穴位按摩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仪主体和穴位按摩组件;
所述按摩仪主体呈弧形,所述按摩仪主体的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按摩仪主体的内侧设有若干所述穴位按摩组件,所述穴位按摩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按摩组件包括套筒、活动轴、弹簧、限位环、环形胶圈、限位螺丝、触头座和触头;所述活动轴穿设于所述套筒,所述活动轴的两端穿出所述套筒,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动轴的第一端超出所述套筒的部分的外周上,所述限位环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轴的第一端的端部,所述环形胶圈、所述限位螺丝和所述触头座向远离所述套筒的方向依次套设在所述活动轴的第二端超出所述套筒的部分的外周上,所述触头套设于所述触头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内壁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松刘琳娜江安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