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上料的花生入味装置,包括入味罐、输送器、储料箱和下料斗,所述入味罐顶部开口,所述输送器设置在入味罐一侧,所述输送器的进料端设置在储料箱内,所述输送器的出料端设置在入味罐顶部开口的上方,所述下料斗与输送器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自动连续向入味罐中加料,一方面能避免人工爬高加料,提高安全性,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加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上料的花生入味装置
本技术属坚果制作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上料的花生入味装置。
技术介绍
多味花生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对煮熟的花生果进行入味处理,传统的处理方法:将煮熟刚出锅的花生果直接置于入味料液中浸泡。浸泡入味通常在入味罐中进行,但是罐体高度过高,需要人工爬高到罐口将带入味的花生倒入入味罐中,十分麻烦,安全性低,且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花生入味装置。一种便于上料的花生入味装置,包括入味罐、输送器、储料箱和下料斗,所述入味罐顶部开口,所述输送器设置在入味罐一侧,所述输送器的进料端设置在储料箱内,所述输送器的出料端设置在入味罐顶部开口的上方,所述下料斗与输送器的出料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斗为布袋,且所述布袋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扎带。进一步的,所述扎带包括扎带头和带体,所述带体的一侧设置有齿纹,所述扎带头上设置有贯穿的锁孔,所述锁孔内设置有锁舌,所述锁舌的一端与锁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锁舌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带体配合的锁钩,所述锁舌的两侧通过连接臂连接压帽,所述压帽设在与锁舌相对的一侧内壁中。进一步的,所述锁钩与锁孔内壁之间还设有弹性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能实现自动连续向入味罐中加料,一方面能避免人工爬高加料,提高安全性,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加料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花生入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下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扎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上料的花生入味装置,包括入味罐10、输送器20、储料箱30和下料斗40,所述入味罐10顶部开口,所述输送器20设置在入味罐10一侧,所述输送器20的进料端设置在储料箱30内,所述输送器20的出料端设置在入味罐10顶部开口的上方,所述下料斗40与输送器20的出料端固定连接。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花生进行入味操作时,打开入味罐10顶部的罐盖,通过输送带等输送装置向储料箱30中输送煮熟的花生果,输送器20在电机21的作用下开始工作将花生果从储料箱30中向上提升并从出口进入下料斗40中,只要将下料斗40的出口对准入味罐10的开口,这样,便能实现自动连续向入味罐10中加料,一方面能避免人工爬高加料,提高安全性,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加料效率。如图2所示,所述下料斗40为布袋,且所述布袋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扎带41。将下料斗40设置为布袋可以充分利用其柔性,便于直接将下料斗40的下料口放置在入味罐10的开口中,向入味罐10供料,不使用时则能用扎带41将布袋扎起,一方面能防止花生从下料斗40中漏出,另一方面能避免下料斗40设置在入味罐10的开口影响其他操作。如图3所示,上述的扎带41包括扎带头411和带体412,所述带体412的一侧设置有齿纹,所述扎带头411上设置有贯穿的锁孔413,所述锁孔413内设置有锁舌414,所述锁舌414的一端与锁孔41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锁舌41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带体412配合的锁钩,所述锁舌414的两侧通过连接臂连接压帽415,所述压帽415设在与锁舌414相对的一侧内壁中。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扎带41可以实现锁紧和解锁,锁紧时直接将带体412穿进锁孔413,通过锁舌414与带体412的配合即可实现锁紧,当将压帽415向锁孔413内按压时,通过连接臂带动锁舌414运动,从而使锁钩脱离带体412,这样便能将带体412从锁孔413中抽出,进而完成解锁,这样更加贴合实际的工作需求,即能自由调整布袋出料口的口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接臂及压帽415与扎带头411为非连接结构,即压帽415可以受按压在扎带头411内产生运动,同时连接臂为刚体,这样能更好地带动锁舌414运动。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锁钩与锁孔413内壁之间还设有弹性凸起416,弹性凸起416用于为锁舌414提供复位的弹性力,从而保证锁舌414的锁紧功能正常。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上料的花生入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味罐(10)、输送器(20)、储料箱(30)和下料斗(40),所述入味罐(10)顶部开口,所述输送器(20)设置在入味罐(10)一侧,所述输送器(20)的进料端设置在储料箱(30)内,所述输送器(20)的出料端设置在入味罐(10)顶部开口的上方,所述下料斗(40)与输送器(20)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斗(40)为布袋,且所述布袋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扎带(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料的花生入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味罐(10)、输送器(20)、储料箱(30)和下料斗(40),所述入味罐(10)顶部开口,所述输送器(20)设置在入味罐(10)一侧,所述输送器(20)的进料端设置在储料箱(30)内,所述输送器(20)的出料端设置在入味罐(10)顶部开口的上方,所述下料斗(40)与输送器(20)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斗(40)为布袋,且所述布袋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扎带(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花生入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41)包括扎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思汉,方铁路,王景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乐方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