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显示器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59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脑显示器线束,包括显示器线束,所述显示器线束有四层组成且分别由外层、缓冲层、加强层和绝缘层组成,所述外层的内环与缓冲层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层的内环与加强层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该电脑显示器线束,通过第一缓冲层的顶部与底层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层,固定层的顶部同样开设有透气孔,两个相邻的缓冲板与第一缓冲层形成三角形,进而使得缓冲板具备三角形的稳定性,当线束在不小心被人踩踏时或当重物压过时,使得缓冲板在受到冲击力后可以更加稳定的进行压缩与复位,进而更好对碰撞力进行二次缓冲,进而使得线束可以更好的对电路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脑显示器线束
本技术涉及线束
,具体为一种电脑显示器线束。
技术介绍
线束(circuitgroup)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而线束是显示屏与主机相连接的一个重要部件;目前一些线束是直接由绝缘材料包裹而成;但是由于一些显示屏的线束较长,在与主机相连接时会有部分线束掉落在地面,而当电线束受到外部挤压、冲击,引起电线束内电线绝缘层损坏,导致电线之间的短路,进而使得显示屏的数据显示造成影响,使得使用者的数据造成遗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脑显示器线束,具备对碰撞力进行缓冲,使得线束可以更好的对电路进行保护等优点解决了由于一些显示屏的线束较长,在与主机相连接时会有部分线束掉落在地面,而当电线束受到外部挤压、冲击,引起电线束内电线绝缘层损坏,导致电线之间的短路,进而使得显示屏的数据显示造成影响,使得使用者的数据造成遗失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脑显示器线束,包括显示器线束,所述显示器线束有四层组成且分别由外层、缓冲层、加强层和绝缘层组成,所述外层的内环与缓冲层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层的内环与加强层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层的内环与绝缘层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层有五层且分别由顶层、方格网孔层、骨架层、第二方格网孔和底层组成,所述顶层的底部与方格网孔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方格网孔层的底部与骨架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层的底部与第二方格网孔固定连接,所述底层的底部与第二方格网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层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缓冲层有三层且分别由第一缓冲层、缓冲板和固定层组成,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底部与缓冲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的底部与固定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的前侧开设有第二透气孔。优选的,所述缓冲板为“W”形,所述缓冲板分别与第一缓冲层和固定层形成三角形。优选的,所述固定层的底部与加强层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层的顶部同样开设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层的顶部与底层的底部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脑显示器线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电脑显示器线束,通过第一缓冲层的顶部与底层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层,固定层的顶部同样开设有透气孔,缓冲板分别与第一缓冲层和固定层形成三角形,进而使得缓冲板具备三角形的稳定性,当线束在不小心被人踩踏时或当重物压过时,第一缓冲层先对其进行第一次缓冲,当冲击力到达缓冲板时,缓冲板通过与第一缓冲层、固定层形成三角形,使得缓冲板在受到冲击力后可以更加稳定的进行压缩与复位,进而更好对碰撞力进行二次缓冲,进而使得线束可以更好的对电路进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重物对电路线的损伤,进而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加安全的使用线束。2、该电脑显示器线束,通过骨架层由横线与纵线垂直交织而成的网格,倾斜的横线纵线交织形成的多个三角形网格构成,骨架层的底部与第二方格网孔固定连接,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同时通过方格网孔层与骨架层、第二方格网孔的配合,使得外层更加的稳定牢固,同时通过透气孔与第二方格网孔、骨架层和方格网孔层的相互配合,使外层在电路线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更快的散发,并使外层可以更好的对电路线进行保护,进而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加安全的使用线束进行工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线束因电路长时间进行工作后,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的散发进而加快线束老化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线束的老化速度减慢,使得线束可以更好的对电路线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脑显示器线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显示器线束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缓冲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显示器线束、2外层、201顶层、202方格网孔层、203骨架层、204第二方格网孔、205透气孔、206底层、3缓冲层、301第一缓冲层、302第二透气孔、303缓冲板、304固定层、4加强层、5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脑显示器线束,包括显示器线束1,显示器线束1有四层组成且分别由外层2、缓冲层3、加强层4和绝缘层5组成,外层2的内环与缓冲层3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缓冲层3的内环与加强层4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加强层4的内环与绝缘层5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绝缘层5为绝缘材料,绝缘层5可以防止电路线的电流外泄对人们的身体安全造成伤害,绝缘层5的内环设置有电路线,加强层4可以对电路线进行限制,防止电路线散乱使得电路线更加的紧密,外层2有五层且分别由顶层201与方格网孔层202、骨架层203、第二方格网孔204和底层206组成,顶层201的底部与方格网孔层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方格网孔层202为横线与纵线垂直交织而成方形网格层,通过方格网孔层202的网格使得显示器线束1内部电路线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产生的热量可以更加快速的进行散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显示器线束1可以更好的对电路线进行保护,方格网孔层202的底部与骨架层203的顶部固定连接,骨架层203由横线与纵线垂直交织而成的网格,倾斜的横线纵线交织形成的多个三角形网格构成,骨架层203的底部与第二方格网孔204固定连接,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同时通过方格网孔层202与骨架层203和第二方格网孔204的配合,使外层2在电路线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更快的散发的同时更加的稳定,并使其可以更好的对电路线进行保护,底层206的底部与第二方格网孔204的顶部固定连接,底层206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205,透气孔205的可以使得电路线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的进行散发;通过骨架层203由横线与纵线垂直交织而成的网格,倾斜的横线纵线交织形成的多个三角形网格构成,骨架层203的底部与第二方格网孔204固定连接,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同时通过方格网孔层202与骨架层203和第二方格网孔204的配合,使得外层2更加的稳定牢固,同时通过透气孔205与第二方格网孔204、骨架层203和方格网孔层202的相互配合,使外层2在电路线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更快的散发,并使外层2可以更好的对电路线进行保护,进而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加安全的使用线束进行工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线束因电路长时间进行工作后,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的散发进而加快线束老化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线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脑显示器线束,包括显示器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线束(1)有四层组成且分别由外层(2)、缓冲层(3)、加强层(4)和绝缘层(5)组成,所述外层(2)的内环与缓冲层(3)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层(3)的内环与加强层(4)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层(4)的内环与绝缘层(5)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层(2)有五层且分别由顶层(201)、方格网孔层(202)、骨架层(203)、第二方格网孔(204)和底层(206)组成,所述顶层(201)的底部与方格网孔层(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方格网孔层(202)的底部与骨架层(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层(203)的底部与第二方格网孔(204)固定连接,所述底层(206)的底部与第二方格网孔(2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层(206)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2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脑显示器线束,包括显示器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线束(1)有四层组成且分别由外层(2)、缓冲层(3)、加强层(4)和绝缘层(5)组成,所述外层(2)的内环与缓冲层(3)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层(3)的内环与加强层(4)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层(4)的内环与绝缘层(5)的外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层(2)有五层且分别由顶层(201)、方格网孔层(202)、骨架层(203)、第二方格网孔(204)和底层(206)组成,所述顶层(201)的底部与方格网孔层(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方格网孔层(202)的底部与骨架层(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层(203)的底部与第二方格网孔(204)固定连接,所述底层(206)的底部与第二方格网孔(2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层(206)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显示器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浩龙文何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威电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